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孩怀孕是对父母教育的挑战吗?

(2008-05-10 20:02:22)
标签:

魏强毅

女性心理学

婚姻

两性

男人

女人

情感

小孩怀孕是对父母教育的挑战吗?

 

魏强毅

 

一个朋友通过QQ跟我谈起了一件令我很惊讶的事情:一个小女孩离家出走,并且怀孕!或许大人们并不能了解为什么孩子会做出如此的举动。

 

现代家庭教育成为了很多人深思的问题,曾经有很多人对我说“实在无法了解80后”。这种不理解包含了很多层面,比如80后的想法、80后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等等。如果将事情摊开了来说,其实父母与孩子都没有错。

 

父母为孩子铺设一条阳光大道,为孩子规划未来,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孩子想要自己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想要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原本也是情理之中。但双方的意见却不能那么的契合,因为孩子与父母的想法相距甚远。至于原因,罗列出来都会让人触目惊心。

 

那么如何才能够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得到很好的解决呢?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生活的这个年代的文化背景。孩子的天性是美好的,对社会也充满了好奇。如果父母强制性的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加给孩子,那就是一种“精神谋杀”。给孩子一个天真自由的童年,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呼唤。记得以前一位大学老师告诉我“孩子在现实的压力下是最脆弱的,学习、练钢琴、上补习班等等,原本天真的童年被父母摧残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渴望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让自己的下一代来实现是一个值得理解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

 

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未必有点牵强。孩子在教育下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且这和父母的想法是大相径庭的。当孩子没有能力去反抗父母的“思维强制时”,只能默默的承受,其实这就是孩子长大后对抗父母的起点。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而不是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再施加压力。孩子在学校里本身就有说不完的“困境”,比如每次考试后的成绩排名,比如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隐形竞争。如果父母这个时候还要说“你看人家怎么能够那么听话”之类的话,那么孩子的叛逆就会被逐渐激发。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对孩子说“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只是代表了一个人对题目的解答能力。”

 

最近一些80后的作家在商业的操作下成名了,原本并不是什么文学作品的书刊都被社会广为流传。原因就是,孩子们喜欢那种思想,喜欢那种叛逆和乌托邦式的人生观。那些东西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就是精神上的释放。一些叛逆的东西对孩子究竟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是值得考量的,但至少会给孩子带来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有时候是错误的。至于为什么错误,那就是父母不了解孩子,而孩子也不了解父母。互不了解的情况下,想要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效果,那就等于痴人说梦。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的问题,就是父母的疏忽。没有做到未雨绸缪本身就是父母的错误。如果孩子在做出了大人们认为错误的决定时,不加以说明就是批评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做错事情,因为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他不会考虑更多的因素。但是我很幸运的遇见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因为他从来就不批评我,并且鼓励我。每当我为做错的事情后悔与恐慌时,我的父亲都会站出来帮助我去想出解决的方法。处理完事情以后,他还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去做。在他的教育下,我的童年很美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何让父母之心得到孩子的认可,就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让孩子去承担,就有点不公平。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受到伤害了,父母应该站出来,他们做错事情了,父母应该加以引导。

 

尝试性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孩子,你希望父母怎么做呢?我真诚的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事情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告诉孩子,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