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如何在强奸式的婚姻中生存?

(2008-05-05 12:23:53)
标签:

魏强毅

女性心理学

两性

男人

女人

婚姻

情感

女人如何在强奸式的婚姻中生存?

 

魏强毅

 

有位朋友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说道:“生活就像强奸,要么拒绝,要么享受”。细细品味,感悟其中的哲理。发觉婚姻也是如此,要么感觉幸福,要么感觉冷淡或者痛苦。

 

人们常说“期望越高,伤害就越大”。婚姻失败者,就是无形中对婚姻寄托了太多。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婚姻握得越紧,失去的就越快。我想,目前还在经受婚姻困扰的人们,应该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生活的。

 

经济、物质和年龄等问题都阻碍着婚姻前进的脚步,但即使在物质化的社会中,爱情也并不完全是被物质所取代,毕竟我们对爱情还存在某些幻想和渴望。所以,客观因素成为了婚姻破坏的关键,其实这是人类进行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透过经济、物质和年龄现象,我们就能够明白,它背后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经历和理想”等主观因素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可怕吗?其实并不可怕,反而这种差异可以吸引彼此的眼光。我想能够从陌生走进婚姻殿堂的男女往往是为彼此的差异化着迷。但这种差异化又会让婚姻破裂,因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本性始终无法改变。“差异”成为了婚姻的双刃剑,有人为此狂欢,有人为此哭泣。

 

如何去把握其中的尺度,如何能让经济、物质和年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呢?

 

曾经有位小女孩对我说“老魏,为什么婚姻会如此的复杂”。我只能回答她说“婚姻原本并不复杂,只是大家把它想复杂了。如果在大家都想复杂的情况下,你一人单纯,那自然会成为感情攻击的对象!”有点牵强,但我并不希望女人在婚姻中痛苦轮回。毕竟地球在转动,年龄在改变,婚姻没了,自己还得继续活着。就如那位朋友说的“生活就犹如强奸,要么拒绝,要么享受。”

 

“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换个说法,就是男人要了解女人,女人也要去主动了解男人。最好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并且用自己的思维去衡量身边的人。

 

“男女大不同”是爱情关系的指南,男女不只沟通的方式不同,想法、感觉、认知、反应、爱情、需求、表达、感激的态度等等也大不相同。可惜的是,人总有改变别人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就好像一位朋友对我说的那样“她希望她的思想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这样才不会有被孤立的感觉”。婚姻中,如果没有认同,也会感觉到冷冰冰的。

 

但现实中的人们并不明白如何去获得别人的认同,要么采取“强制性”的趋同,改变对方;要么就采取“强制性”的迎合,被迫服从对方。这两种方式并不可靠,因为在一段时间后,要么你的精神世界崩溃,要么他的精神世界出轨。男人错误地期待女人要以男人的方式思考、沟通和反应;女人也错误地期待男人要以女人的方式去感觉、沟通和反应。我们都忘了男人和女人应该是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关系充满了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

 

所以,清楚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在与异性相处时,可大大地减少许多迷惑。当女人埋怨你不解风情时,你就应该明白女人对爱情存在“浪漫”的诉求;当男人埋怨你不能支持他的事业时,你就应该明白男人对自己的理想和包袱存在“实现”的诉求。若你能很好的了解对方的差异点时,你就不会在女人要求你对她的装扮提出意见时,你连看都不看,就说“不错”;同样,当男人要你去理解他的理想与奋斗时,你不会埋怨他不知道照顾家庭,并且到处找碴儿。

 

男人和女人存在差异,我们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也就是说,男人无法改变女人,女人也最好不要奢求可以改变男人,因为那只是徒劳。如果你非要去改变,无疑只能给对方“一种无形的压力”,婚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破碎了。当然,我们在生活中,有必要建立家庭的核心,和文化中心。这就需要男人或者女人去引导对方,而不是强制性给予。其实,引导就是“认同”的过程,在承认差异的情况下,“认同”越多,婚姻就越幸福。

 

时间是考验爱情的最好标准,说的其实就是,多段时间让彼此去了解,让彼此去接受对方的差异,让彼此去化解婚姻中存在的摩擦等等。如果时间流逝了,而彼此的关系并没有进步,没有能够走进对方的心理,那么婚姻自然就会掉进悬崖。

 

本文逻辑存在跳跃,但核心思想即是“男女存在差异,并且都要去接受这个现实。当你的丈夫做了一件你无法理解的事情时,你应该想,或许从男人的角度出发,他的做法是对的。如果你能够接受你丈夫的做法是正确的,那么你就对他产生了认同。可以说明,他与你就不会在婚姻的死胡同中转悠,而是迎来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