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社会世态炎凉吗?

(2008-01-22 16:45:4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魏强毅

女性心理学

两性

婚姻

女人

男人

情感

 

中国社会世态炎凉吗?

 

魏强毅

 

我的一位朋友在人生的起伏中,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世态炎凉”。在他成功之时朋友很多,应酬很多,当他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朋友走了,妻子也走了。记得《她比烟花寂寞》的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故事。“你只会拉大提琴,你除了这个便一无所有。如果你哪一天放弃了大提琴,你讲什么也不是。”在一种被关注和被冷落的背后,人们被驱赶着生活,似乎失去了生活的真正含义。成功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不受别人控制,反而可以控制别人。

 

孔子的“儒学”还不够深入,在强调尊卑礼仪的时候,又培养了中国人渴望成为上上人的一种欲望。所谓“尊卑有序”,人人都想成为别人尊敬的对象,并且渴望通过这种权力来控制别人。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文化对思想的禁锢是无可置疑的。然而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下,人与人之间除了某些热情的帮助以外,似乎也只是剩下“趋炎附势”了。在让自己变成“强者”的道路上,曾经的确上演过一幕幕“不折手段”的悲惨大戏。

 

“福在深山有远亲,贫在闹市无人问”的状态似乎已经是文化的一种使然。但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某段时间内,中国人之间的互帮互助、热情奉献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雷锋同志”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是这种精神风貌在利益的趋势下,又开始逐渐转变成了“各自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在繁华的都市背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真正的朋友少了,邻里之间更是被一扇“防盗门”所阻隔。曾在某份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一位少女,猝死家中,直到家中的臭味薰到了隔壁的邻居,才得知事情真相。”看到这篇报道以后,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冷漠到了某个极点呢?

 

在繁忙的工作中,面对自己的领导或者客户,不少人都要卑躬屈膝,笑脸相迎。这就是所谓的“巴结”。有的人送钱,有的人送人,还有的人送东西,不一而足。记得曾经某篇报道写到:××局长共受贿1000万余元,情妇6人。这些权势之人,如不是在“众星捧月”之下,能够肥足至此吗?又看见某篇报道说:某领导在就任期间,家中客人不绝,送礼不断。自从卸任以后,便门庭冷落。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拍人马屁的可笑嘴脸,同时也可以看到那些被人拍的苦涩无奈。世界是无常的,今天拍别人,明天被人拍,最后无人理,演绎出一曲“世态炎凉”的大戏。

 

压力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景象已经成为现实。在竞争面前,同事之间没了“战友的情谊”,有了“敌人的互相挖坑”。由此引发的一个新词儿“打小报告”。或许你是一个打小报告人,或许你是被打的人。不管怎样,生活在世界上,就要去经历那种被打和打的过程。

 

为何为出现如此的状况,为何会让人“苦于经营人际关系”,为何要让人违背良心说话办事呢?

 

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那种“尊卑关系”。在国外的企业中,有能者上,面对自己的领导,不用拍马屁,也可以活的倍儿滋润。那种对事不对人的生活关系,着实让人轻松很多。而在中国,除了工作,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还要伺候好老板,种种行为都被演绎成“奴才伺候主子”的封建关系。那又该如何解决呢?

 

目前在中国大都市里流行“社区交流活动”,这其实就是一种邻里间的沟通,但是力量显得薄弱。尤其在广东那些沿海开发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到了冰点,有的就是互相欺骗或尔虞我诈。即使表面关系非常亲密,一旦你失势,将会被其他人抛弃。

 

世态炎凉的处境,最好的一种解决方式,当然就是那首歌所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不过,这只是一种期盼,而真正要改变还必须从改变人的奴役心态开始。这得靠教育,并要渗透民主的意识。最近跟一个澳门的朋友聊天,她反反复复的讲到,中国大陆人的民主意识非常薄弱,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权力,不知道自己要尽什么义务。

 

80后,一代随着西化思想成长的一代,民主的意识稍微加强,就获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否定。认为80后是难挑大梁的一代,是蜜罐里成长的一代。殊不知,80后的成长将会改变中国的一种固有形态,在网络的带动下,“世态炎凉”的现状将会得以改观。然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必须要抓的,还是那句老话。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于身处底层的人而言,不要因为身份卑微而屈膝;对于身处高位的人,不要因为权势而得意。只有人人都有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上演众多的“世态炎凉”。真正的朋友需要的是内心的交流,只要人人不虚伪,世界将会和谐美满。你能做到永远不虚伪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