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佳作导读》之
李见心诗歌:不穿肉体地爱你
诗性是人性的闪电,而不是道德的硕果——诗性,是更高更纯粹意义上的道德,诗性照亮人性,超越人性。诗性是人性稍纵即逝的灿烂,在人性的天空中,诗性绝不会选择朗日和风时出现,暴风骤雨来临前,诗性才会横空出世。
李见心诗歌,正如我所描述的“人性的闪电”。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是精神质量的现身。这种“等待”的姿态,有其“视觉”的对应场:人生。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写到:“你得到特许,可以是琐屑的,短小的,普普通通的,你有权利把你的所见、所感,引入词语的一种纤细的世界里,你会为此而感到兴致盎然;你自己(或是由你自身出发)有权利建立起自己的名气;你的句子,不管它是怎样的,将阐述一种寓意,将放出一个象征,你将变得深厚:以可能有的最小的代价,使你的作品变得‘内容充实’”。“一个不会出现的人”并不改变诗人“等待”的预设,“等待”中的不期待,即“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反而将这种“视觉”放大: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生的人
等待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
吴冠中说:“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所以,“一个不会出现的人”才能够最终成就“等待”本身。
李见心说:“思维的乐趣像飞鸟,却不是飞鸟本身,而是它在天空中任意画出的一条条自然又奇妙的曲线,诱惑着我们撒出网去捕捞”。显然,李见心描述的“飞鸟”的诱人曲线,正如戏剧家塞谬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描述的流浪汉的“曲线”。
《不穿肉体地爱你》和《颜色控》中反复跳跃铺排的诗潮,准确热烈的情绪,以及重度强调的色彩冲击,狂飙而奔放,狂张而激情。这似乎在格调上离开了《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中的“端正与坚韧”;然而,透过极致的感官体验所造成的神经质一般的机敏,我发现其中的“端正”仍字正腔圆,“坚韧”仍清晰可辩,变化的是趣味,本质一如既往。这也印证了李见心借用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话:“我只会着迷于本质,形式是水到渠成的”。《不穿肉体地爱你》已然超越了情爱的单一范畴,成为人性的启迪与象征。
《出场》则把语言的“道义”推向了道德的“诗意”。“我把自己的身体打扫干净——”、“我把自己的心灵打扫干净——”、“我还要把周围的空气洗干净——”:最后——/我还要把我多余的亲人/多余的朋友,多余的爱情/也扫地出门//还有多余的欲望多余的思想多余的诗篇/全都统统洗掉,直到把我洗得/像不存在一样真实/像真实一样虚空//现在,我把自己的身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像一个朝代打扫完另一个朝代的战场//。《出场》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李见心式的思维大器和排场,凸显了让同行不能轻视的实力。
柏拉图说:“诗人是代神说话的人”。李见心的诗歌《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不穿肉体地爱你》、《颜色控》、《要给就给你最好的》,均以“女性”立场开口说话,均以“女性”视角透视自然与人性,透视生理的色彩与悸动。“远离技巧”和“远离杂沓”的叙述态度,使李见心诗歌,自信、简便、务实、清洁、灵巧。手段和技巧,对李见心而言,就像女人身上除了乳房、臀部之外的赘肉。
这是“别无选择”的《颜色控》: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迷恋紫色/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像粘在丁香丛中的蜜蜂/不能自拔//。
这是已成追忆的《要给就给你最好的》:不是我不给你/要给就给你最好的、最初的——/给你瓷器做的玫瑰无暇的童贞、初笄的嘴唇//不是我不爱你/要爱就给你最完整的、最圆满的——/给你金子做的蔷薇。/结果的思想、芳香的肩//。李见心的《要给就给你最好的》,讲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爱,而是人性中最朴素的感恩觉悟,是人性本质意义的回归与突围。《要给就给你最好的》精短巧制,对青春期的回忆和感伤,既有甜,又有涩。我认为,这是一种等量的匹配。
李见心这些“务实击净”的诗歌作品,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思考一:几乎所有的诗歌评论家,为什么口中无物,语序失常,是因为锦内无藏,缺乏自信;多半以上的女人,为什么浓妆艳抹,人马杂遝,是因为衣内无秀,信心失重。
思考二:好端端的一句话或一首诗,为什么会变成废话呢;这是嘴巴的错误,还是眼睛、耳朵的错误?说者有意,听者无心。有人听的话叫话,无人听的话,还叫不叫话;有人听懂的话叫话,无人听懂的话,还叫不叫话;在语言传播的途中,是什么力量,消灭了它本身所承担的使命和意义呢?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是一部过滤废话的装置或机器。
思考三:诗歌作品,往往成于诗歌中的核心喻义;大量的分行文字,为什么像树叶一样随风而过,难以进入阅读者的记忆系统呢?这是因为,这些文字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之间的神奇关系,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的诗性价值,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的诗性动力;这些分行文字如同行尸走肉,缺失灵魂。
人届中年,李见心早已脱离了“才华写作”阶段。李见心说:“诗歌写到最后,拼的不是语言、思想,而是思维的诗意”。思接学理,我同意她的观点。而我要提示的是;尽管李见心很可能会幸运地遇到“暖冬”,但“冬储”是必须的,足够的储量才能化有至无,才能迎来恒量的“澎湃”和精神世界的“第二春”。
附:李见心诗歌
《不穿肉体地爱你》
我在淘米时想起你
米粒立即变得晶莹剔透
我在擦拭灰尘时想起你
灰尘立即颤抖得想哭
我在独坐黄昏时想起你
落日立即变得金黄、缓慢
我在读书时想起你
文字立即走出来与我跳舞
每个文字的间隙都藏着你的仁慈
每个文字都是你的身影
我的眼睛跳不出这些文字的米粒
我的心靠你喂养
我对别人微笑,那是为了取悦于你
我对别人冷漠,那是为了忠贞于你
我与别人玩游戏,那是为了刺激你
我与别人恋爱,那是为了爱你
我新生的一根白发,是为了你
我拔掉它,也是为了你
我活着,是为了你
死,也是为了你
我向你倾诉痛苦,你就是苦难之神,轻声抚慰
我向你泄露秘密,你就是秘密本身,不长嘴唇
我沉默,你的影子就会出血
我快乐,你的影子就会喊出声音
而你——
你就像上帝从不穿肉体
就让我这么不穿肉体地
——爱着你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无人经过
等待无人喝采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生的人
等待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
等待一场哭,生命那么小
等待一场睡眠,死亡那么大
等待一场等待,过程般虚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我的等待才是等待
那个人也才是那个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比第一个人还早,比最后一个还晚
比死神还迟到的人
《出场》
我把自己的身体打扫干净——
用鲜花洗脸
用露水洗头
用泪水洗伤口
洗得——
连皱纹都开出了花朵
连伤痕都展翅欲飞
连指甲都臧不了心跳
我把自己的心灵打扫干净——
用花香洗灵魂
用蝴蝶洗翅膀
用死亡洗新生
洗得——
连痛苦都变得透明
连影子都没有死角
连灰尘都想不起爱情
我还要把周围的空气洗干净——
用夜鹰洗清黑夜
用百灵洗开黎明
用诗歌洗去白日的浮躁和平庸
最后——
我还要把我多余的亲人
多余的朋友,多余的爱情
也扫地出门
还有多余的欲望多余的思想多余的诗篇
全都统统洗掉,直到把我洗得
像不存在一样真实
像真实一样虚空
现在,我把自己的身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像一个朝代打扫完另一个朝代的战场
我准备迎接你,我只为迎接你——
我神圣的君主
——出场
(你会来的,否则我就不会来了
我就不会把自己洗成了水本身
干净到沸腾,干净到平静
为迎接你,打扫完了今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