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晓妮诗歌:一同飞翔,一起疼痛

(2016-08-10 22:45:21)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佳作导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佳作导读》之
    李晓妮诗歌:一同飞翔,一起疼痛

 

    电影院里有什么?有梦。总统因为有梦而成为总统,小偷因为有梦而成为小偷,诗人因为有梦而成为异想天开的人——梦成就了所有的奇迹。梦把现实变成了幻境,也把幻境变成了现实。而诗人,则把梦变成了诗歌。
    2007年5月16日,在为戛纳电影节60大寿献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里,35位大导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其中安哲罗普洛斯答曰:有大师;康查洛夫斯基答曰:有记忆;侯孝贤答曰:有家国的历史;克劳德·勒鲁什答曰:有个人成长史;蔡明亮答曰:有梦;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答曰:有感动;沃尔特·塞勒斯答曰:有语言的狂欢;达内兄弟答曰:有小偷意想不到的温情;比尔·奥古斯特答曰:有温暖的谅解;陈凯歌答曰:有公益广告……。
    其实无论怎样的答案,都共同印证了早已去世的俄罗斯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用书名作出的答案:《雕刻时光》。他说:“时间本身,奔驰穿越镜头,相遇并结合在一起”。他一生都是在以诗人的身份,用电影“诗意”地诠释着在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中所展开的生命意义。

李晓妮的《故乡的电影院》显然是怀旧的,她的怀旧不是简单的对生活过去时的回顾,因为“雕刻时光”是对生活现场的旧回顾也是新认知。《故乡的电影院》构成的回忆要素是丰富的,有光线的变幻,有心理的悸动,有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交织,有神秘的女巫,有懵懂中的爱情……电影院是放映电影地方,也是一个特殊的精神场,电影里的生活和实际生活互相交织,构成特殊的相悖与和谐。

    优秀诗人的涌现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有的早慧,有的晚成;有的生活在艺术信息相对集中的城镇,有的则生活在信息“稀薄”的边远小城。来自云贵高原黔南都匀的李晓妮,属于后者。我从她的诗歌里看不到城市生活的喧嚣,看不到对生活的表面解读,看到的是一位诗人跌宕而坚定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与外部世界对峙的时候,她并不张皇失措,而是坦然表达自己的体验。描写生活表象永远不是诗人的任务:“事过多年,那座发光的老电影棚已经坍塌”。物质的生活是容易消失的,难于消失的是蕴藏在物质形象背后的精神。藏在老电影院背后的精神是什么呢?“新站起的豪华的电影院/豪华美人,每片指甲都散发着沼气,迷醉的肉体”,李晓妮通过对电影院变迁的解读,写出了一种生活的紧张感,甚至是惨败感。

在解读李晓妮诗歌的时候,我想到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审美上的差别:西方重解剖,东方重感悟。施蛰存先生认为对现代诗“既要求解,又要求不甚解,仿佛得之即可”。

李晓妮诗歌,无疑是重视形象和次生形象的,她在《故乡的电影院》通过意象群的营造,向读者展示了雕刻在她心中的时光。诗歌里的意象飞蛾各自飞来,又各自消失,构成特殊的生命链条以及多样的生活可能性。
    一同飞翔,一起疼痛。李晓妮居住在边城,地理位置的边缘化,使她较少地受到诗坛风向变化的影响,眼光清澈,内心干净,作品禁得住精神层面的推敲和时间的印证。


附:李晓妮诗歌

《故乡的电影院》

 

嘘,很多很多年前,我们在它白色的银幕上失身

在春天会变成黑色的燕子,跟随着白鹭飞向天际

光来了,房间暗了,银幕活动了,它像幽灵一般召唤我们

我们就使劲地成为电影光里的飞蛾,挤出翅膀里的奶汁

遍地牛羊,群星闪烁,死去的外婆栩栩如生

更为精致的是信封里的女巫,不管不顾地吃四喜丸子

可怜的手指不懂得爱情,像是笨拙的红萝卜躲在信封外面

“来吧,小妮子,这里是天堂”,我藏在我的衣领里,不敢抬头

 

事过多年,那座发光的老电影棚已经坍塌

街道上多了戴口罩和面具的人,新站起的豪华的电影院

豪华美人,每片指甲都散发着沼气,迷醉的肉体

那盏灯通向山顶的灯没有亮,藏在欲望的后面

毛茸茸的陷阱,诱惑我失去自我,进入它

和世界残存的谷物一起发霉,丢失生命里的纱巾

清洁的皮肤就成了独裁者飞扬的战旗

玫瑰们躺在我的怀里,发出最后的呻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