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章闻哲散文诗:天使与魔鬼是同一个人

(2016-07-20 23:14:00)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佳作导读

      章闻哲散文诗:天使与魔鬼是同一个人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佳作导读》之
    章闻哲散文诗:天使与魔鬼是同一个人
    众所周知,现代新诗用了近100年的曲折步履,艰难完成了自我塑型;在此前的整个20世纪,伴随新诗发展进程的,更常见的是对它的曲解、嘲笑、置疑、否定和排斥。评论家们从各自的诗歌立场和意图出发,对现代新诗存在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无情声讨。
    网络诗歌的崛起,给中国新诗带来的是彻头彻尾的冲击。网络诗歌在短短的十年间,以一发不可收拾的竞技热情,对陷入泥潭的以纸媒创作与传播的传统新诗进行了一次起死回生的刺激和推动。曾经被视若洪水猛兽的网络诗人们,以魔鬼的姿态出场,以天使的歌喉吟唱;以“半人半鬼”的崭新形象抢夺话语权,他们正在受到世人尤其是有识之士的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所有的语言探索者,最终都将走向放纵和疯狂。我这么说,并非认为章闻哲的极端“散文化”的诗歌道路,已经超越了经验积累和摸索前行的阶段,甚至已经抵达峰巅状态;恰恰相反,我认为章闻哲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只是从她语言的狂欢节中,发现了一颗桀骜不驯的心。
    布鲁姆说:魔鬼通过粉碎而创造。章闻哲的《你将有一只最美的耳朵》,成功地摆脱了“语法”的束缚,一个紧追一个的“疯狂”的意象呈现,像一群张牙舞爪的毒蝙蝠,在“第三种”听觉上叩击和震颤,在“第三种”视觉上腾空翻飞,应该说,它们极具冲击力:在你离开之前,你要开一朵红得发疯的花/这朵花将握住整个太阳的热量,不要害怕,就红三分钟/比火更火,比红更红,比毒更毒,比香更香,比硫酸更蚀骨。/你说让我把病一次性释放完,之后,你将成为一粒殷红的沙子/作为一种装饰品,镶嵌在他的耳朵上/成为他第三种听觉。视觉。思想/他的每一次侧耳/世人将会看到一次火焰//。
    我一直关注着章闻哲的创作。章闻哲是我见过的诗人中,操纵语言最宽广最自如也最来势凶猛的女诗人。《春天的蚂蚁》和《空心的纸张》可见一斑。坦率地说,我不清楚章闻哲已经说到了什么程度,或者在对谁说?只是感觉到她诉说的强度和语速,迫不及待和一吐为快,只是感觉到她这样的表述,由于使用了更精密的语法逻辑,崭新的语言构架,有种超凡脱俗的超前的美感:一些植物吟诗。发紫。隐居。一朵生,一朵死。神秘莫测。
    有难度的书写,不一定等同有难度的阅读。那些有意无意制造阅读障碍的书写者,大多是语言缺氧或情绪短路所致,与阅读者的智力几乎毫无关联。章闻哲是一个思想探险者,而非语言探险者。章闻哲诗歌,一旦进入,可谓思通百通;一旦被拒绝进入,说明你的思想成熟度还没有达到。
    魔鬼居住在哪里,天使又居住在何处?其实,天使与魔鬼住在同一个地方——天使与魔鬼是同一个人。
    诗人波德莱尔宣称:我会掘出一个地狱!章闻哲也能做到。2015年,章闻哲出版了她的散文诗理论专著《散文诗社会》,引起业内强烈震动——除了我,因为我在十年前已经“该说的都说过了”。

附:章闻哲诗歌

《你将有一只最美的耳朵》


你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们,你要离开了
在你离开之前,你要开一朵红得发疯的花
这朵花将握住整个太阳的热量,不要害怕,就红三分钟
比火更火,比红更红,比毒更毒,比香更香,比硫酸更蚀骨。
你说让我把病一次性释放完,之后,你将成为一粒殷红的沙子
作为一种装饰品,镶嵌在他的耳朵上
成为他第三种听觉。视觉。思想
他的每一次侧耳,世人将会看到一次火焰

《春天的蚂蚁》

铁栏杆发芽,稍后便喷涌出绿叶子,大片,盲目。护铁如花。
一些植物吟诗。发紫。隐居。一朵生,一朵死。神秘莫测。
而春天的蚂蚁,一回头,已长出翅膀


《空心的纸张》

一切恪守着各自的规则,坐在阴影里
与我毫无发生联系的症状
也许书在左边。是我的左边吗?
笔筒是橙色的,这个生动一点,我想到一只橘子

 

但是一声刺耳的汽笛,抹掉了这些于我不甚明了的物体
我隐身于纸背后,看不见自己的姿势
为了冲破这白纸,我为自己抓了一样道具:
一盏小巧的灯笼,红色。在现代的色相中,它无疑是夺目的。
但,与其说我不自觉地信任了它,不如说
它有它的自信:婉约、神秘
圆及红,丰满胜似果实。它像一个使者一样来到我的手中。


不久,纸上果然出现了一盏灯笼,红色的。
但仅仅是一盏灯笼。我依然淹没于白中,不露端倪
这让我虚弱,我似乎无法丢弃这白纸,似乎它的尊严亦远高于我
我只能远离,就像证明一具凡间肉身,确实是无法穿透一堵白墙那样
我只能远离,带着秘密离开,并且心存侥幸:
只要我不命名这白纸,便无人识破这白纸
他们也就永远不能叫出这白纸
除非,这白纸撕碎自己,发出琴键陷落时那种失控的尖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