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简明
简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69
  • 关注人气:4,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明点评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大梁江村》

(2016-04-13 09:37:26)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简明的随笔


简明点评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


樵夫

用石头做屋,用石头做坟

活成石头,死成石头

在石头上刻祖先的名字,刻神灵的名字

供奉全部来自石头

石头的庙宇,石头的神像,石头的墓碑

石头的烟火,飘过石头,飘过头顶,飘上天空

 

祖祖辈辈居住在石头里

没有人能够细数石头的年轮,千百年沉默的石头

用一种坚硬,一种无声,用一代又一代的生生死死

把石头一样朴实的基因,植入大山

石头里的人活着,太行山活着

 

缺水的太行山呵,干燥的地名

大梁江,上苍欠你一条江

    (简明点评)也许,你找不到另一种图腾,能像大梁江村的石头,这么直接了当地介入到生者的魂灵中;也许你没到过大梁江村,但一定记住了樵夫诗中的那些石头以及石头所呈现的文化沿革——这就是诗歌的力量,我们从中破译那些石头存在的意义,那些村民存在的意义。人类在地球上不过是一种初来乍到的生灵,我们对陌生的事物充满敬畏,并试图从大自然的万物生长中,寻找到与自已肉体和精神相匹配的灵犀。五行相生,阴阳交错,一旦我们破解了某种物质神秘的基因,我们就可以与之完美地交流,经脉畅通,薪火相传。

    这也许就是大梁村石头的意义吧。“石头的庙宇,石头的神像,石头的墓碑”,“用石头做屋,用石头做坟”,我们已经驻扎在这种物质里,连我们的烟火,也都具备了这种物质的品性。这是诗人与大梁村人共同完成的、对石头的实践和发现。

    石头造就了我们,我们亦使石头获得新生:“石头里的人活着,太行山活着//缺水的太行山呵,干燥的地名/大梁江,上苍欠你一条江”。也许,大梁江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坚硬,现在更需要一条河流的灌顶。发现,其实只是开始,审视,才是最终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