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笔记
23
在我们的阅读经历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厌倦感,读物中的混沌、浅薄、矫揉造作、自作多情,对读者智力的轻视和不恭敬,充斥在多种文本中,使当下的书写与阅读这一对“天使的翅膀”,变得似乎水火不相容,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症结何在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书写者的技能在下降,而阅读者的胃口在扩张。
24
现实中,许多写诗的人,要么太功利,要么太平庸,他们的人生,远不能进入高贵的境界中去,作品要么因为太即兴而流俗,要么因为太刻意而僵死;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媚己。
25
衡量和评价一个诗人的创作成就,最可靠的是方向与品质原则,最忌用的是数量与速度尺度。众所周知,在人类的近邻中,猪与老鼠的繁殖能力,恐怕远远超过了其它的诸如猴、狼、狐狸等胎生物钟,但是毫无节制的多产,并没有提升他们的智力结构、优化它们的遗传基因,反而显露出日渐退化的端倪;而在人类的视觉经验中,闪电与流星恐怕是最常见的神速事物了;人类同时也知道,闪电只能激活风雨,流星只能通往焚毁。
26
诗人必须从自我觉悟的进取和中枢神经的麻木不仁中,打开视野,找到出路。比如性别觉悟,比如器官觉悟,比如童话觉悟,比如爱情觉悟,比如宗教觉悟;一个不满足于“过去式”叙述套路的诗人,假若你找不到恭敬自我的认知途径,那你就老老实实去做一个好石匠或牧羊人;假若你找到了新的前所未察的自我,不要急于将你的发现告诉别人,你可以试着先告诉你自己。
27
好的诗歌应该保持着良好的艺术信念的清晰度:宽阔的人性自由和独立精神,它们正如艺术作品中所释放出的人格之光,也许正因为超越了文本意义,所以它们更容易被普通人识别。
28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