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玉荣评论

(2013-12-01 20:25:24)
标签:

原创

分类: 评论简明


                           思想因深刻而高贵,诗歌因独立而朴素

                                        梅玉荣
                        

http://image.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1-25/UF380867984001244880463.jpg

    春天总是孕育在银色世界里,怀着一份童话与诗意的心境,我盼到了简明老师寄来的邮件:一本厚厚的诗集《高贵》和同样一本厚厚的诗集《朴素》。这雪中的馈赠,是一份珍贵的精神大餐。
    就着冬日的炉火,我细细享用这份大餐:
    
    
向上与向下

    诗歌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短短的几行文字,可以迅速将心灵拉近,引发共鸣。读好诗是一种幸福,诗歌被人读懂也是一种幸福。我用心阅读简明近作几十首,获得了一些真切的感受。我注意到诗人精神立足点是“向上”的,而表达着眼点则是“向下”的。他有着非常坚定的诗歌立场,清晰而冷静,不媚俗,不取宠,这也许源于他所经受的“情感与精神”的磨砺吧。正像他在《保持一种向上的姿态》中所说:“我将自己埋进写字台里/像一枚不屈不挠的钉子”,不屈不挠,这正是诗人的姿态。请看下面这首小诗:

    

    不曾跪下,我们当中没有人这样卑微
    把脑袋削尖,向上运动
    捍卫古老的秩序
    
    站立有时比跪下姿态更低
    团结,并且向下用力
    牢固我们浑然一体的思想

    
    这首诗读来像果敢的宣言。诗人借“塔”这一沉默的物体,表达了一种坚守的人生立场。“向上运动”与“向下用力”,这样鲜明的语言,显示着思维的力度与深度,读来铿锵,刚劲有力。再看这首:

    南寺掌山寨

    南寺掌从掌故出发。沿途
    你能听到它们拔节抽穗的声响
    
    天上掉下来的山寨,天上掉下来的
    人间烟火。八十户山水
    三百八十多口张氏景观
    沿着八十度角的山体、水道和风向
    朝天上长
    
    它们缠绕,时间穿越空间
    它们排斥,生存大于生活
    它们巧夺天工,一峰双影
    永远以侧面示人
    
    南寺掌的香火
    下接地气,上接天光

    南寺掌山寨,我并不知道它在何方,但同中国无数的山寨类似,它也是“从掌故出发”,并发出“拔节抽穗的声响”,有着历史的沧桑感与现实的生动感。诗人用“天上掉下来的/人间烟火”,“朝天上长”,“巧夺天工”等来形容这山寨的精致与独特。而更深刻的是诗人的感悟:“南寺掌的香火/下接地气,上接天光”,这一结语深刻而苍凉,更是人间至理。香炉长盛,需要“下接地气”与“上接天光”,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想,为诗,同样也要:向上,使精神崇高;向下,使根基牢固。
        
   
动物与风景
    
    简明诗作取材广泛,用笔精妙。既有抽象的情感描述,也有具体的物事刻画,从雪花、玩具、塑料袋、到家具、情人节、哑巴兄弟等。仅《高贵》和《朴素》诗集中,便涉及到哲学、战争、故土、爱情、自由等诸多题材。而我这里要特别谈到的,是他有关动物与风景的诗作。请先看这首诗:
    
    蜜蜂


    从风身边经过,蜜蜂忙忙碌碌
    经营自己的家园,正如经营自己的祖国
    春播秋割,春种秋收
    蜜蜂的劳动,横贯春秋
    
    蜜蜂,并不知道自己名叫蜜蜂
    看上去,它们多少有些愚昧
    它们的飞行里程,刚好
    能够抵达一座花园
    它们的运输能力,刚好
    能够抵达一座城堡
    
    它们随身携带的誓言,刚好
    能够抵达人类的良知

    
    对蜜蜂的书写,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而诗人这首诗却能独辟角度,用精妙的语言来揭示人性中病弱的一面。第一节中,诗人用较常规的手法描写蜜蜂“忙忙碌碌”的生活与“横贯春秋”的劳动,到第二节从人类的视角来评判蜜蜂,“看上去,它们多少有些愚昧”,有了这样的铺垫后,诗人写道:“它们的飞行里程,刚好/能够抵达一座花园/它们的运输能力,刚好/能够抵达一座城堡”;为什么是“刚好”?这样略带狡黠的智性表达,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当我们读到最后一句,不能不为之动容:“它们随身携带的誓言,刚好/能够抵达人类的良知”。蜜蜂给人类的启迪有多少?诗人不明确回答,而是点到为止,恰如蜜蜂那拼尽性命的一蛰,刺痛了人性的弱点,刺中了人类的要害。   
    平中出新,常中见深,这就是简明诗作的特点。像《飞翔的蜘蛛》中结尾两句“心灵的动力惊世骇俗/真正的飞翔无需翅膀”,更是经典妙句,动人心魄!其他像《细菌》、《老鼠语录》都是这类融形象传达与哲思隽语于一炉的诗作。再看他对风景的选择与描写:
    
    草原一日


    牧人昼出夜伏,永远这样日常
    清晨,把新鲜的牛粪
    从青草手里接过来,捧进毡房
    
    傍晚,把一天的劳累圈起来
    留在帐外。新鲜的喘息
    风一吹,便无影无踪了
    
    草原的潮涨潮落,叼在牧人手中
    太阳上山时,把它们放出来
    太阳下山时,把它们收回来
    顽固的习俗最适合在草原生长
    
    帐内的天空,比帐外还要自在
    奶牛沿着乳白色的河流
    回家,汹涌的奶水
    让牧人处在心惊肉跳的浪尖上
    
    毡房每时每刻都在享受飘泊
    像草原上的石头,藏在草原心里
    结结实实地抱紧大地

    
    草原在读者的想像中,多半应该是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而这首描写草原的诗,却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与气质,“草原的潮涨潮落,叼在牧人手中”;“顽固的习俗最适合在草原生长”;前者将草原平静的生活场面给动态化了,后者则为草原人民的生活抹上一点诙谐的印记。而结尾“毡房每时每刻都在享受飘泊,句中的“享受漂泊”,则揭示了草原生活的本真:也许单调,也许顽固,而对于草原人来说,这样的漂泊生活是他们所喜爱的,是他们一生的享受,他们“像草原上的石头,藏在草原心里/结结实实地抱紧大地”,踏实而无怨无悔。    
    
    
智慧与哲理
    
    简明诗作以哲理见长,丰富的阅历与生活的积淀,使他对人生对社会甚至对内心都有很深入地挖掘。他不仅很多诗作打上哲理的烙印,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读诗札记》,都是些智慧的火花,是生活的瞬间华彩,也是思维的长久结晶。  
    
    归宿


    或许是一群鸟,或许是一阵风
    我知道,它们钻进了天空的心脏
    
    我的这些会飞的朋友
    行踪诡异,精通隐身术
    
    我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无法一一找到,它们的归宿

    
    此诗仅对鸟与风的描绘十分简洁,“它们钻进了天空的心脏”,鸟的无影,风的无踪,再寻常不过了,诗人却用一句哲语提升了诗的境界:“我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无法一一找到,它们的归宿”,读到这里,我们何尝不会明白:自己也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既不知道鸟与风的归宿,更不知道人生的归宿,世界的归宿。这世界寥阔而苍凉,人,只是其中一个渺茫的尘芥。    
    
    


    20岁,我们嚼豆,佐以诗
    30岁,我们嚼豆,佐以酒
    40岁,我们品酒,佐以豆
    50岁,我们品茶,佐以豆瓣
    60岁,我们数豆,佐以说明书

    
    
这首诗有趣。诗人说过“诗无趣无相,人无趣无品”。简洁的罗列,恰似人生一幕幕简单而浓缩的情景剧:20和30岁时,有着激情梦想,吃豆时谈诗斗酒,40岁时,从理想到现实,恰如从酒到豆的转化,50岁时,从容淡泊,60岁时,豆子吃不得了,徒剩老眼昏花。这里的“豆”,是现实生活的一种高度象征,它圆溜溜的外形和刚劲的口感,颇值得玩味。而诗,酒,茶,豆瓣,说明书等各种滋味的加入,更使此诗回味无穷。    
    
    
高贵与朴素
    
   
 诗评家谢冕说过“诗歌应该是高贵的”。简明说:“高贵呈现内心的向度。”我赞同这种说法。高贵,不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高贵,是一种诗歌态度,是一种与低俗卑鄙划清界限的态度。我对那些垃圾诗派下半身之流是鄙视的,也不喜欢低劣的口语诗,我觉得,粗制滥造和下流庸俗是对诗歌的亵渎,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肆意践踏。诗评家张同吾说:“《朴素》,让我沉思,也让我感奋,凭着简明的才情勃发,可以花团锦簇,可以五彩缤纷,可以锦心绣口,可以绚烂迷人,他却崇尚朴素。因为朴素是一种格调,是一种境界,是对驳杂的剥离,是对喧嚣的净化,是绚丽的升华,是美学的极至。朴素是鲁迅后院那棵枣树,落尽了叶子只剩下树杆,但它知道落叶的梦,秋后要有春;也知道小红花的梦,春后还是秋。江河是朴素的,它却能载舟覆舟惊涛袭岸;山峦是朴素的,它却能支撑起五彩的天空使之四季轮回;土地是朴素的,却含融着万民歌哭、千古思怨、逆臣贼子、忠骨英魂;真理是朴素的,它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对决、生命涅槃、日月更迭、拔云驱雾、重见青天”。
    简明的诗,保持着高贵的气节,没有一丝媚俗的根苗。我想他的诗集取名《高贵》,后又取名《朴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为诗的宗旨和美学追求吧。如他《虚幻的雪莲》中写道:
    
    太阳把冰山的脑袋
    削尖,我在山下看它
    正如它在山顶看我。深邃往往
    越小越尖锐。在思想的尖峰上
    舞蹈,是多么危险的爱好
    一瞬间功夫,雪莲已经开败
    雪山内心的忧伤,扑面而来

    
    
这是诗人描绘的雪莲,“深邃往往越小越尖锐”,而雪莲则爱好“在思想的尖峰上舞蹈”,这样危险的舞蹈直接导致了雪莲的瞬间败落。而雪莲的开败,带来了“雪山内心的忧伤”。这雪莲,不就是一种高贵的精神么?不就是一种执着的态度么?不见容于世,更显出它的珍贵。“悲剧是将那些有价值的撕碎给人看”,雪莲的悲哀,其实也是高贵的遗落。诗语启人深思,催人警醒。    
    据我想来,诗歌本质高贵,自然不同流俗,在凡人俗子眼中自然有几分傲慢之态;从另一角度来说,对于那些卑劣鄙俗之人,真正的诗歌自然也不必哗众取宠,何妨傲慢待之?简明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方向与态度,其诗也便有几分“傲慢”的精髓了:
    
    醉酒记

  
    如今,我只与自己对饮,隔三差五
    老酒新瓶,朋友一茬茬斗转星移
    知己这器物,盛酒也盛岁月沧桑
   
    心不醉酒醉天下,六十七度的
    古往今来,不设防的此岸与彼岸
    它们东倒西歪,酒散便荒芜

    
    这首《醉酒记》颇有几分醉酒的味道。喝遍天下无敌手,便“只与自己对饮”;“隔三差五”,“老酒新瓶”,看来是常饮常醉;“知己这器物,盛酒也盛岁月沧桑”,视知己为“器物”,看来醉得不轻;“心不醉酒醉天下”,原来是酒醉心明;“六十七度”,想必是二锅头之类的烈性酒了;“酒散便荒芜”,荒芜的是田园还是心灵?
    几分太白潇洒,几分刘伶傲慢,恰在其中。
    
    卡夫卡自传

    我在地球表层刻下一刀
    简洁的刀法,与我的命运相似
    
    飞鸟留在天空中的体温
    只有天空才能感知
    风,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
    一直往低处走,反而成为高度
    我从未超越过别人,只完成了自我
    我走了相反的路
    
    我的偏执抑或深刻
    羞于后人勘测
        ——简明诗集《朴素》       

    
    这是一首给我印象深刻的诗。对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我的了解并不太多,但我想,仅一部《变形记》足以让人铭记终生。诗人用卡夫卡自述口吻来构建此诗。“我在地球表层刻下一刀/简洁的刀法,与我的命运相似”,这刻下的一刀,简洁又深刻,卡夫卡性格内向阴郁,生前并不出名,其命运恰如飞鸟过天空,飞过不留痕。但是这样一位“完成自我”的诗人,以他的经典力作传世,“一直往低处走,反而成为高度”,这样的高度,又有几人能抵达?“我的偏执抑或深刻/羞于后人勘测”,卡夫卡到底是偏执还是深刻,恐怕无需后人勘测的,因为思想的高度与深度,是无法勘测的。这首诗有点像诗人的自我写照,颇显其“傲慢”神韵。    
    “水流只撞击细节/一滴水,指引大海的流向”。我读简明的诗,费时较长,受益也颇深。正像诗人《读诗札记》中所说:“平面的词汇一旦被打开被激活,它就会上下翻飞,随风舞蹈。它就会有形体,有光亮,有灵性。”好诗需人赏,用心的阅读既是对诗人的告慰,也能促进读者的提高。我从他的诸多诗作中,感受了诗歌的魅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行。
    窗外仍是白雪皑皑,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之后,我祝愿简明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http://s5/mw690/001mdqGhgy6G4uDXOok84&690





   简明  本名张国明  诗选刊杂志社社长  一级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诗集《高贵》、《简明短诗选》》、《朴素》等9部;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感恩中华》等5部;《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作品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第八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诗歌作品入选上百种权威选本.

   简明地址:050021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编辑部  张国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