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地诗歌:朴素是优秀诗人的成熟标志
诗人谷地长期担任华北油田文联和作家协会主席,他厚朴、谦逊、勤勉、真诚、悉心,华北油田系统内一茬又一茬在省内甚至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作家诗人,都得到过他“兄长式”的提掖与呵护。赢得这样的口碑,一半是华北油田素有的良好传承和工作职责使然,另一半则是一个人的品德所发出的能量。品德是一种“自我建筑”和“自我修行”;但一个能够带动和影响他人的人,必然会创造出“群体建筑”的奇观——这样的人,很容易辨识,因而受到敬重。我想,华北油田活跃且具规模的创作团队,应该算是这样的奇观吧。
近年来,谷地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在“勤奋地钻进”,收获非常丰硕:2007年,谷地的第五本诗集《坚硬的记忆》出版;2009年,谷地与其他五位诗人合著的《石油的六种向度》出版;2012年,谷地与其他两位诗人合著的《诗选》(汉英)出版;同时,诗集《石油的名义》也即将出版,谷地兄嘱我批评之——毋容置疑,这是一次挚友之间的重要的心灵对话。
顾名思义,《石油的名义》是“石油题材”的作品。所谓“行业写作”的良莠纷争一直以来都是文学批评家热衷鼓噪的,甚至是某些人手中的大棒,一些写作者因此有意绕开“行业题材”,改弦更张去经营“小我”的凤巢。然而谷地却异常坚定地向着他内心深处的“石油”掘进再掘进,他在追寻什么呢?抑或惯性,抑或沉凝,抑或坚守?抑或痴迷不悟,抑或命运指引,抑或心灵“震悚”
?读完《石油的名义》中的全部作品,我找到了答案:谷地所追寻的远非“自喷井”上的油花,而是“古潜山”岩层下熊熊燃烧的火焰。谷地是这样叙述他心中的非凡景象的:“听到火在叫喊/胸中就鼓荡起升腾的激情/即使在漆黑的夜/也阻不住真实的光源和温暖//我们开成一朵鲜红的花/飞成一只红蝴蝶/与火焰一起开放或飞舞//是火就应该在一起燃烧/我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那诱人的跳动/我们始终没有/失去对火的信任和追求//也许在生命的内部/早就种下一颗火种//(《地火》)”。
火鸟
火鸟 火鸟
血脉中最激烈的生命
鸣叫声在黑褐色的岩石中
来回穿行
这样,任何荒寂的地域
也不再空洞
我们追逐火鸟
在火鸟到过的地方
筑巢
——《追逐火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几乎所有的局部战争都能找到石油的影子。60多年前,刚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曾被宣判为贫油国,年产量只有12万吨,而中东地区的日产量就高达15万吨。石油成了新中国的心病。经过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石油人”的艰苦奋斗,如今,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飞驰着超过1亿辆汽车,超过2亿辆机动车。历史需要可靠的见证者——亲历、现场、实录。谷地在华北油田工作了30年,平原,山岳,大漠,草原,谷地跑遍了华北油田所有的工作点。2006年6月,省内10多名诗人随谷地驱车1000多公里,到达工作环境最恶劣的内蒙草原二连分公司体验生活,诗人们见证了“石油人”对祖国的赤诚——走进冀中大平原/走近洁白的采油房/积淀千年的农业思想/被现代工业的光芒照亮//《石油观念》。
一个诗人抒情的“大义”与“小情”,是相对于诗人生命本质而言的,“大义”即诗人的担当,“小情”即诗人的颖悟;它们是矛盾双方的纠葛,是一体两面的双重境界,是内心情绪的两次渲泻--但无论“大义”或者“小情”,诗歌都只能建设在诗意上。诗意是人性中最难洞察的精神闪念,常常会被身边簇拥的华美词汇所遮蔽,就像石油藏身在地壳中一样。诗意是生活的结晶,而不是词汇的结晶。只有当石油与水彻底分离后,石油的意义才能够确立。《石油的名义》中的众多篇什,“大义”与“小情”相互兼容,达到甚至超越了这重境界。比如《偶然》、《《地火》、《追逐火鸟》、《石油观念》、《古潜山》、《感动》、《两棵树》、《车站》、《季节的边缘》、《沼泽》、《钻进》等等;谷地的诗没有一个词是强加给读者的,追求朴素,懂得节制,这是一个优秀诗人的成熟标志。朴素是一种内力,它用最普通的方式深入人心,却极少人能够做到;如同人人都知道直线是最便捷的传递路径,但未必人人都能在语言叙述过程的曲折中找到直线。我欣赏这样的朴素简洁从容的叙述,像一节一节的输油管,一下子就把油气从地心送上钻塔和高空——“喷涌的原油来自地层深处/采油树扎根三千米/根深蒂固,永远不会畏惧/寒冬和酷暑//”《石油观念》;“那山看上去离得很远/可它们好像就长在/我们的手掌之上/伸出钻杆般刚韧的手指/就会触摸到它们的额头//也不要说山和我们之间/几千年没有回声/我们交流感情的方式/是血液与血液的/奔涌//《古潜山》;“果汁走出果肉/果汁失落在杯中/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你,杯子一样/等待果汁/我,果汁一样/等待杯子/这一切不容选择//季节匆匆而过/叶子纷纷而落/挂在枝头的/一个个空洞的果壳/种子早已踏上征途//”《偶然》——
偶然是一只破碎的杯子
必然也是一只破碎的杯子
浓郁的汁在果肉中
等待了许久许久
《偶然》在第一节用一只“破碎的杯子”的意象,开门见山地强调了偶然与必然之间相互依存又结果各异的矛盾关系,期待放生的果汁已经等候得太久了,这是一种向生而死、死而后生的等待。只要“走出”去,便会有“失落”,母体毕竟是遮风挡雨之所:“寻求的过程/总是偶然和必然/反复碰撞的/过程//”。没有说教,只有揭示。其实,在所有的说教者中,最成功的是上帝,最失败的还是——上帝。
谷地的诗歌创作在近年来达到了阶段性高峰。他的自豪与质朴,他的开阔与练达,他的执着,他的坦然,都淋漓尽致地淌漾在字里行间。在谷地的诗集《石油的名义》即将出版之即,我选录了他未曾在纸媒上发表过又贴于博客上的几首诗,收入《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精华本),这完全符合此书的入选“三”原则。
世上根本不存在天才,所谓天才,就是没有任何才能的人。认真做人,诚实写作,谷地的诗歌创作实践告诉我们:“行业题材”虽具“破坏力”,但也最具创造性。“石油题材”是一座富矿,它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到与之相匹配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石油是大地的血液,那么诗歌就是诗人的血液,在谷地奉献给读者的作品中,它们同出一脉,油水分离,纯正芳香。
附:谷地诗歌
偶然
偶然是一只破碎的杯子
必然也是一只破碎的杯子
浓郁的汁在果肉中
等待了许久许久
果汁走出果肉
果汁失落在杯中
既是一种偶然
也是一种必然
你,杯子一样
等待果汁
我,果汁一样
等待杯子
这一切不容选择
季节匆匆而过
叶子纷纷而落
挂在枝头的
一个个空洞的果壳
种子早已踏上征途
走向温暖的另一个季节
这个时候,依着一棵树
看飘落的白发一样的
叶子
怎样化为泥土
我们的脚印
开始腐朽
果汁呢
杯子呢
在视觉之外
在灵感之外
还有什么
寻求的过程
总是偶然和必然
反复碰撞的
过程
追逐火鸟
一群又红又亮的火鸟
和我们相依为命
你被一种设想击伤
浓重的血一滴一滴
贮满地球发达的洞隙
后来的一段日子很长很长
让我们盼望得焦灼不安
耐不住漫漫黑夜
振翅飞出
每一片羽毛都是光明的火种
每一只眼睛都放射出热情
火鸟
火鸟
火鸟
血脉中最激烈的生命
鸣叫声在黑褐色的岩石中
来回穿行
这样,任何荒寂的地域
也不再空洞
我们追逐火鸟
在火鸟到过的地方
筑巢
之后,关于我们的一切行踪
都长满火鸟飞翔的翅膀
石油观念
走进冀中大平原
走近洁白的采油房
积淀千年的农业思想
被现代工业的光芒照亮
即使是寒冷荒凉的冬季
年轻的太阳也离我们不再遥远
风吹来雪飘来
给采油房增添神秘的色彩
喷涌的原油来自地层深处
采油树扎根 三千米
根深蒂固,永远不会畏惧
寒冬和酷暑
采油女工穿行在农田小路
思考的却不是春种冬藏
她们牵挂的是油气产量
和股票的升降
红色的工装与绿色的植物
更有白色的采油房
在平原是这样的鲜活
这样的平和吉祥
农业的大地
工业的石油
融合融入融洽
古老而年轻
深厚而磅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