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入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灵魂跋涉

(2009-10-12 12:48:12)
标签:

文学批评

分类: 评论简明



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09/2009-10-12/77968.html

深入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灵魂跋涉

           ——《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读后

 
                                  未经批判的生命是无价值的。
                                     ——苏格拉底

 

                                             青海湖

 
    今年5月24日,简明老师和他的学生薛梅教授来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他下榻的长安大酒店给我赠送了他新近出版的书《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册简明著  下册简明  薛梅著)。那天午饭后整整一个下午,我们在酒店喝茶聊天。他说这些年比较辛苦,单位的工作要力求做得最好,还要抽出大量时间来写作,他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写东西,多年来从未间断。在翻阅这两本厚重的大书时,我由衷地感慨他的勤奋与坚持不懈,换来了今天丰硕的收获。三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阅读网络诗歌,遴选出涵盖中国网络诗歌的优秀之作,并给予了深刻独到的评析。可以说,这两本书的出版,为提升网络诗歌的地位,打破网络诗歌与纸质诗歌的界限,强化人们对网络诗歌的认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它完成了一个优秀诗人、评论家长期以来对网络诗歌全面梳理和深入探究获取阶段性成果之心愿;它以前所未有的独特性、权威性、学术性、可读性和诗学理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在青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引用这句话并非拿来自诩我是一个到了“成熟的年龄”、生活经验丰富的读者,而恰恰是联想到简明和薛梅老师评论的特色,包含了这样的“细节、层次和含义”的,但我也愿意从读出“更多的意义”方面寻找到一些通道,来分享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和认识。那么就从学术性、权威性、艺术性三个方面来介入吧。
    首先是学术性。《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是两本诗歌“评赏”的书。“评赏”有别于“批评”,文学批评更具严肃性,评赏则具亲和力和激赏性。但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诗歌最为内在的本质未变,诗歌评判的标准也未变。文学欣赏的经验告诉我们,读者在阅读阐释文本时,总会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渗入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审美体验和美学理念,根据自己的阅读视野,选择恰当的解读角度和解读策略。这样,才能使文本的意义得到解释,文本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简明和薛梅作为评赏者,他们对大量文本的梳理、筛选、对文本个性化的阐释,本身就渗透着他们的文学修养、诗学理论和美学标准。表现在文本上,其学术价值就在于他对当下蓬勃崛起的、新生文学领域的网络诗歌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阅和考察,然后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网络诗歌的思想性、艺术性给予了恰当的价值评判。无论从昭示诗歌创作上的新风向,还是纠正发展中的些许偏差,无论揭示诗歌审美上的新动向,还是报告诗歌创作上的新趋势,以及评赏文本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方面,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
    经过多年来的阅读与写作实践以及诗学研究,简明不但在诗学领域有了独特的思考,提出并构建起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还开拓了新的批评领域,为填补中国网络诗歌的研究开了先河。这些思考、研究、经验、体悟和珍珠一样撒落在书中的闪光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他的价值体系,也为后来者研究网络诗歌乃至中国诗歌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提供了文本依据。
    其次是权威性。这两本书收录了活跃在网络上的169位诗人的诗歌及其评赏文章。从我所了解到的情况,简明从着手写第一篇诗歌赏析开始,到这本书编撰完成,其间经历了三年多时间。记得2006年前后,我曾经和简明在《绿风》诗歌论坛当过版主,他同时还担任了多家诗歌论坛的版主。三年多来,他深入到一线采样,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不断跑读各个诗歌论坛和诗人博客里的诗歌,发现和评点好诗,应该说他占有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他所阅读的这些诗歌作者横贯东西,遍布大江南北,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惟名家,不薄新锐,从50年代到80后诗人都涵盖在内。这些网络诗人思想活跃,性格各异,有的挑战权威,反叛传统,追求艺术上的独树一帜,先锋前卫令人侧目;有的孤傲自赏,独具小楼成一统;有的血气方刚,桀骜不驯;更多的则不求闻达,默默地写自己的诗。而且诗歌流派纷呈,形式自由,风格多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简明老师广开胸襟,博览众诗,吸纳万千小溪,汇成了这条网络诗歌的大河。无疑,对这些繁复庞杂的诗歌文本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表达一个批评者的批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也给简明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我们就此也可以看出,这两本书之所以成型,得到诗歌界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不但因为它覆盖面广、被评者众,有广泛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两本书对中国网络诗歌考察研究的深入性、全面性和权威性程度是无可争辩的。期间所花费的心血、付出的心力、就可想而知了。对于网络诗歌的全方位研究,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第三是艺术性。这里说的艺术性是指评论的艺术风格。我们知道,诗歌评论的目的是挖掘、彰显作品的思想内涵,揭示文学现象的客观意义,进而对文本做出鲜明的价值裁定。在这个过程当中,评论风格将直接影响读者进入批评文本内核的难易程度,一篇清新、明快、机智、幽默又不失学理的评论,除了给人带来阅读快感,还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简明老师的评论摆脱了传统的文学评论模式,用最经济最直接的手法,一剑封喉,击中要害,让读者在一分钟内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好诗,好在哪里。他摆脱了那种文本细读之后对诗歌逐句逐段的释读方式,避免了弄不好将会造成对诗歌文本支离破碎的肢解的可能性,更没有学院派那种概念化式的呆板无趣的评论模式,而是深入诗歌内核,抓住最精要之处,将诗歌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一语道出,并用其诗学理论给予有力支撑。其中所贯穿的诗学理论,是他在长期的写作实践和阅读过程中高度概括、提炼出来的,是个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只有他有而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而在他们评论的策略上,可谓独具匠心。有的深入机理,直取核心;有的旁敲侧击,笔走偏锋;有的由人而文,人文相博;有的则正话反说,虚实相映。所以在评论角度和评论策略与方法上,因人而异、因诗而异,是活的不是死的,在我看来,这一点足以表明简明和薛梅在思想上和技艺上的日臻娴熟,这也是他们这本书的精彩之处。
    在该书的“边眉”处,我们看到作者列举了大量的读诗笔记,让人耳目一新。这些读诗笔记内容丰富,涉及到文学修养、诗学理论、美学理念、审美情趣、评论标准、阅读期待、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组成的综合特性。这些笔记大都三言两语,却新奇生动,机智幽默,不但增强了文本坚实的理论深度,还开拓了读者的思维,启发了读者的心智,扩大了读者的眼界。其笔法遒劲,谈锋犀利,直指事物本质,闪动着熠熠思辨之光。
    “我对网络诗歌骨子里所表现出来的‘民间的自由向往’和‘精神的火焰’,是推崇褒奖的;但对它偏颇无度和泼辣无忌的一面,也心存疑虑;过度的虚张声势是内心空虚徘徊的表现,旺盛的虚火终会导致艺术品质的内外兼泄。”简明老师对网络诗歌的充分肯定与隐忧在此可见一斑,这是简明为人为文最为真诚的一面,不虚妄,不回避,具有现实担当的品质。当然这也说明了在发展中的网络诗歌面前,一个人文学者以一颗平常心,保持冷静客观的研究心态,审视“网络”给诗歌带来的危机和生机,以见微烛幽的理论眼光“知其利而察其弊”,进一步引导其健康发展。但这并不影响中国网络诗歌崛起的事实,不影响这本书在促进中国诗歌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一个由诗人成长起来的文学评论家,简明有他得天独厚的对诗歌的感受力和解析力。所展现给读者的文本解读,犹如周汝昌先生在他的专著《千秋一寸心》中所写的“以心契心”,用自己的心接近文本,去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体验。读诗评诗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深入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进行灵魂跋涉的过程。灵魂的跋涉是艰难的举灯者又是引渡者,我们惟愿简明和薛梅老师以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陶冶精神,惠泽民众,也愿诗歌的光芒照耀那些独自走在路上的人,使更多的人因为诗歌而倍感温暖。

    网络诗歌正在蓬勃兴起。分为上、下两册厚重的《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及时填补了学术空白;有评论家认为,《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是一座高屋建瓴的诗歌教堂或一部浩瀚神明的诗歌教科书。评论家陈超说,这是一部真正的内行编选、评赏的佳作,有内行的点到为止,内行的直取要端,内行的深度会心,内行的舒放有致和快意引申(中国作家网)。

《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
上册 简明 著  下册 简明 薛梅 著

开本1/16  印张5 页码820  定价130
因诗人读者朋友要求,现办理邮购
邮购地址 050021 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河北省作家协会 王欣
(只购上册或下册,65元,请注明上册或下册)
不打折  不收挂号邮寄费  不受理其它方式的汇款
深入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灵魂跋涉

深入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灵魂跋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