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璨诗歌:天才之路是诗人自己开掘的
中国诗歌,是世界上唯一先法度再自由的文体。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共305首诗歌作品;《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均为乐名。“风”为民乐,“雅”为官乐,“颂”为舞乐,所以说,“乐”即中国诗歌最早的法与道。西汉李延年的《佳人曲》,被认为是最早的五言格律诗的雏形。而始于民国,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现代诗歌,则像一夜之间被解放的“小脚”女人一样,从此不再为形所羁,逐渐走上取意求神、风骨合韵的崭新道路。
高璨的新诗集取名《诗经未说完的秘密》,缘自她最早的阅读启蒙,还是第n次阅读《诗经》的新体会?我非常好奇。高璨在九岁时就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在中学时代就摆脱了“应试”阅读,逐步形成了以兴趣与写作相结合的宽阔视野和求知好奇的阅读习惯。这在她的早期写作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也使高璨较为轻松地可以同时进入几个文学园地去尝试“耕耘”。一个人的阅历和学养,从她的作品中很容易辨识,它们就像天才之光,无法遮挡——
我的书掷在生长的时空中
翻书人也不是我
秒进秒退的光线
它吃下它的父亲随后委命于它的儿子
……
两个人的交流
实质上是两个世界的切磋
——《表象外衣》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一段时期,史称:盛唐。唐朝是诗的王国,群英荟萃,诗篇繁富。高璨生长在西安,西安古称长安,她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凡遇见必有感悟
重叠时空
我们借用了你的光荣
花灯之处旧年燃着火把
你保护的城早已易主
——《城墙2》
评判一段历史,正如评价一个诗人,它需要时间的过滤器。一个人的成长,是身体长高、视野渐宽渐远;一个诗人的成长,是心灵修真修善修美、情怀博爱万物。紧盯着眼前的人,不可能走得太远。一个人的内在品格最终决定:这个人能够走多远。
山外有雨
风中带着云和水的喘息
睡莲开了又开 仍是同一朵
两翼的袅袅红金鱼 水中炊烟
——《山外有雨》
“袅袅红金鱼
水中炊烟”,绝妙的比喻。比喻的意义,不在用一个事物拟指了另一个事物,而在于,唤醒或激活了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神奇联系。学者钱钟书以长篇小说《围城》而名扬中西。《围城》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所以,《围城》是一部写给知识分子读的书,钱钟书极尽“闲笔”之功,书中精妙的比喻,比比皆是:“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给大众瞻仰。”、“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比喻在高考作文中深得判卷老师的喜爱。但是,在诗歌创作中,它却不是诗歌审美的核心要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歌美学中的物我相契,天人合一,装饰了高璨的诗歌并帮助她出色完成了现实角色与理想角色的转换,客观角度到主观角度的建立,成全了如指掌高璨诗歌中悠远思绪或历史意味的道法:花开在两步之外/我该怎么去?//天在蓝它的眸子/水在淌它的心事/有昼
有夜 又一日//《山外有雨》;水的流动
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习惯//也许
水走着走着/就停不下来了/而山
休息着休息着/就不再想动了//《流动》。
诗歌只传达内心的经验。所以里尔克说:“经验即诗歌”。高璨诗歌纯美而富有内在情感的张力,诗意中既有心灵的风景,又有“小径通幽”的阅读经验和生命想象。篇章雅致,眉目隽秀,抒情样式轻巧空灵,叙述语言跳跃有度、收放自由,所传达的诗歌精神和人文情怀都较为纯正。高璨作为一个年龄小、诗龄长的女诗人,没有沾染的放任、浮夸的习气,潜心阅读,并匠心独具地用“读万卷书”之长,补“行万里路”之缺,这是一个让人侧目的高起点。
伍尔夫说:天堂就是缓慢的阅读时光。所以高璨说:
轻轻的轻轻的
总有些慢慢的光阴像倒流
树弯腰捡起的叶子
花儿重描的花瓣妆容
布谷鸟吞下的回声
慢慢的慢慢的
总有些轻轻的事情好像没有发生
在过去 或是未来 反正不是现在
——《味道》
诗性是人性的闪电,而不是道德的硕果——诗性,是更高更纯粹意义上的道德,诗性照亮人性,超越人性。诗性是人性稍纵即逝的灿烂,在人性的天空中,诗性绝不会选择朗日和风时出现,暴风骤雨来临前,诗性才会横空出世。
高璨诗歌,正如我所描述的“人性的闪电”——
先祖说
泄露天机者
应遭天谴
——《博物馆》
如果有人对高璨的诗歌产生误读,我能断言,他们误读的是人,而不是诗。高璨是一个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状态的诗人,因为她年轻;高璨是一个强行给你深刻印象的人,包括诗,因为她年轻。为人率真,但不是心智上浅薄,而是心灵上的透明;为诗奇诡,但不是手段上的善变,而是情理上的多重与汹涌。
一首让人过目难忘的诗歌作品,往往成于诗歌中的核心喻义;大量的分行文字,为什么像树叶一样随风而过,难以进入阅读者的记忆系统呢?这是因为,这些文字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之间的神奇关系,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的诗性价值,还没有发现或找到事物的诗性动力;这些分行文字如同行尸走肉,缺失灵魂。
高璨的《岁月是一条透明的狗》中,“岁月是一条透明的狗/疯言疯语
横冲直撞/从不透露给行路者正确的预言/为赶上最后一口稠酒/跑得飞快/将路边摆设撞得粉碎/那摆设在人间还有别称/叫梦想/它没有醉
酒从不醉人/梦是酒精的鼻祖/至今配料不明//”,一个诗性的意象,一瞬间就照亮了人性。
还有《洞穴论》,笔锋凌厉,一种深入骨髓的震撼,可谓难得佳作:就像从蛇开始的宗教/将撒旦讲作蛇//先知只需要一个/最先背叛祖先的人//而大多数的凡人要留下/来构成这个理论//。
高璨年轻勤奋,我看好她的前程。
附:高璨诗歌
岁月是一条透明的狗
岁月是一条透明的狗
疯言疯语 横冲直撞
从不透露给行路者正确的预言
为赶上最后一口稠酒
跑得飞快
将路边摆设撞得粉碎
那摆设在人间还有别称
叫梦想
它没有醉 酒从不醉人
梦是酒精的鼻祖
至今配料不明
占了三分之二空气
与氧气平起平坐
拉时光的爪子
它的表情都是我写过的故事
贪恋时光 即使
打过很多次狂犬疫苗
依然无比期待某个转角
遇到一条狂吠的狗
用一生让它安静下来
没有臣服的岁月驯化的主人
只是我们都静静走着
再不惧怕失去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