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网络诗歌佳作评赏(下) |
分类: 网络诗歌佳作评赏/上下 |
人类对于熟识如手指的物事,会在内心深处烙下潜意识的影像和图景,如春花与秋月,沙漠与草原,陆地与海洋,那些特定的色彩情绪是不需要刻意去想象的,它们总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艺术视野里,栩栩如生。比如“麦子”意象,所潜伏的色彩是决绝的黄色,折射出终极的人生意蕴。诗人海子和诗人方向都是“麦地”的终极歌者,他们在诗歌的“麦地”里痛苦自燃,前者卧轨自杀,后者服毒而亡;而画家凡·高更是在完成了《麦地上的乌鸦》之后,自毙于麦地。他们的诗与画,因此具有了指纹意义。
清荷铃子诗歌轻盈灵巧,意象自然跳跃。读《青蓝》,读出的是曼妙舞姿,读出的是青衣红袖,那饱蘸爱情之墨、在天地间挥就的青蓝色调的麦苗写意,既有国画中的清雅,又别具油画的质感。第一节,“风就在那排指尖上”,是画境,亦是化境。“抵达黎明”、“抵达田埂上的村庄”,“秋色”饱满起伏,而“在那里/我们的声音,在相逢时/突然陌生”,仿佛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现代版,产生一种《诗品》中“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妙境。第二节,诗意有了油画的凹凸感,所有的动作,“快”以及“弯下”都服务于“站着”,使“像麦苗一样站着爱你”,凸显出情感分量,不僵硬也不乏味,抵达吴乔《围炉诗话》中“文,则饮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的境界。最后一节,呈收笔之势:“我不能松开幸福的蓝/我想飞”。清荷铃子倾心营造的“工笔”与“意笔”,又何止关照了爱情,其余情缭绕,动人心魄。
《立冬》也以青色麦苗象征生命韵致,“青青的小麦苗”,因“我们体内”的“抽穗”的声音,而染上憧憬的暖色:“青青的声音就滑进麦苗的根部/发出抽穗的声音,我听懂了/那是我们体内的声音”;“大地正托着我的腮/立冬被我埋进昨夜/立春,所有的快乐/都是我们自己的”。“根部”与“大地”、“体内”与“自己”都具有归属的意义。毫无疑问,清荷铃子的青色麦苗已然成为生命的底色:“让红燃烧成青/让青回家”。
附:清荷铃子诗歌
青蓝
风就在那排指尖上。秋色
顺着河的流向抵达黎明
抵达田埂上村庄。在那里
我们的声音,在相逢时
突然陌生
我决定像麦苗一样站着爱你
以整个麦地的青和天空的蓝
以飞燕的快,吻你
以秋风弯下的弧,吻你
为什么我只记得这个傍晚?
我想飞--”
立冬
我说:“青青的小麦苗”
青青的声音就滑进麦苗的根部
发出抽穗的声音,我听懂了
那是我们体内的声音
我还怕什么?
大地正托着我的腮
立冬被我埋进昨夜
立春,所有的快乐
都是我们自己的
让薄暮中脆弱的红回来
坐在我的身边
让红燃烧成青
让青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