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樊诗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尽管心灵的声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但是,那些照亮过我们思想的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会使我们麻木的神经在一瞬间被击活,往往会使我们迟疑的灵魂在一瞬间茅塞顿开:那些正在感动着我们的灵感,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微弱颤音,也许正是被我们在昨天刚刚忽略掉的一些杂念或冲动,它们正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启迪我们。
“只有一种人让我警惕/那些老远赶来/说到诗/就一再风格风格的人/我总怀疑/他们借着诗人的名字/想把满天空的翅膀/收进笼子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樊樊这首“借诗说诗”的短诗,恰到好处地拟指了自己目前自由、开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创作态势和追求,我用这首诗的题目,作为评析文章的标题,说明我对樊樊创作状态的亢奋度是非常欣赏的。
樊樊,本名樊康琴,近年来使用“樊康琴”这个名字,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诗歌和随笔作品,可以说,“樊康琴”是一个本色的符号,而“樊樊”则是一个更为个性的符号,这也许就是“樊康琴”变成“樊樊”的原因之一吧。女人编织自己的服饰,正如编织自己的梦想;而诗人编织自己的名字,正如编织自己的词汇。在这方面,女人加上诗人,更具有神秘莫测的想象力和不可抑制的创造欲:“我体内的乌鸦褪去一分黑/明天。不!这一刻/我改用白色米粒喂养它//无缘无故的仇敌,素不相识的/拔毛人。请狠劲地拔//乌鸦变成白鸦/它会开口说话《黑羽》”。
“黑色的羽毛”与一个诗人的名字,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现在,它们纠葛在一起,似乎又有了某种神奇的暗合。
高扬诗歌独立精神的旗帜,宣称与一个时代“格格不入”或不相为伍;这种鲜明的言说立场,不仅仅是叛逆一切束缚自由意志的潮流或制度的个体强调,而是呈现了超越时代界限的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宽广度。《黑羽》隐蔽着诗人情绪的暗流和思想的暗箭,读者完全可以不理会,却万万不可被击中。樊樊不仅仅是一个使用暗语与世界对话的人,更可贵的是,她是一个使用暗语要求世界的人:“要为敌,就与一个时代为敌吧/不再恐惧时间的人/什么绳索能捆绑她于地板?//《地球从来不是一个大词》”。
使命感是诗人头顶上的另一个桂冠。尼采说:“想想吃草的那些牲口,它们不知道昨天或今天的意义;它们吃草,再反刍,或走或停,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忙于它们那点小小的爱憎,和此刻的恩惠,既不感到忧郁,也不感到厌烦”。我想,这也许就是诗人们用顽固的方式,存在于世的意义吧。
附:樊樊诗歌
黑羽
在镜中,几根黑色羽毛
镇静地散落
我体内的乌鸦褪去一分黑
明天。不!这一刻
我改用白色米粒喂养它
无缘无故的仇敌,素不相识的
拔毛人。请狠劲地拔
隔世的罪孽飘浮在半空
我只是看着
不流泪 不清扫 不惊讶 不反驳
乌鸦变成白鸦
它会开口说话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读诗的人
藏诗的人
在我的菜园子里
飞出飞进
张开翅膀
帮我写出一首诗的人
都是诗人
只有一种人让我警惕
那些老远赶来
说到诗
就一再风格风格的人
我总怀疑
他们借着诗人的名字
想把满天空的翅膀
收进笼子里
地球从来不是一个大词
要为敌,就与一个时代为敌吧
不再恐惧时间的人
什么绳索能捆绑她于地板?
我选择反向而飞
向着累死了九十九个鸟人的天空
独自敲打椭圆形的地球
我的亲人,你相信我,就要相信
是人心太贪嗔,太执拗。是词语太自私逼仄
而要自圆其说
天空 放不下一双翅膀
热爱 装不下娇嫩的花朵
信仰 立不起一座庙宇或教堂
而地球 从来不是一个大词
仅仅是天宇里的一粒微尘
它脆弱、敏感 疼痛。
多次毁损于
体内的风暴、雷电、汪洋、火山和贪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