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闽老茂诗歌:心中的善就要扑出

(2008-03-18 20:33:26)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中国网络诗歌十年佳作导读

    南闽老茂诗歌:心中的善就要扑出

   
纯粹从写作的立场出发,南闽老茂的诗歌,具有更饱满的质感、更敏锐的语锋和更温情的姿态。“敏捷”与“温情”完美的统一到南闽老茂的诗歌作品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是立体的、交响的宏阔和淳厚,回味绵长。
    这是《心中的善感就要扑出》:而现在,我们情愿在城市沦落/一群麻雀灵动的羽翅,刚刚在身边惊散/把城市孤苦的剪影掠飞/我们心中的一切善感,就要扑出胸腔//。这是《饶桥小站》:只有村庄,在远远的地方捧着夕阳/多么像这条铁道/在饶桥小站这个枝节上,垂挂的一粒瓜果/温暖地目送,某种远行的姿势——/列车脱兔般的身体里,那些或躺或坐的/安稳的心//。你分明能够听见一个“流浪”的诗人,语气中的颤音。一个灵魂的“流浪者”,需要有一颗安稳的心。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显然,王昌龄学说,定位在诗之“格”上。我所谈论的“境界” ,是“诗格”与“人格”的通观并论,侧重关照诗歌产生的“源头”,即诗人的品格。

    让我们先回顾“母本”:在我中度近视的视力范围/一片草叶在地面上移动/依稀看见,几只蚂蚁/顶着一面巨大的天空在行走//我的一只脚停顿在/这面绿色天空上,不忍踩下//《顶着天空行走的蚂蚁》。因为一只鸟,这些绿还可以重些/重得将一个春天,坠在地上,和一只鸟的轻盈/形成包围:一个人那一刻的欢欣,在天地间//一只鸟占据一个春天,这样的空旷/山乡和都市一起留下的空旷/被一只鸟的点缀,提示了日复一日//《一只鸟的春天》。

    一个人的行走,却囊括了整个人类的大善美与大情怀;一只鸟的春天,还是我们日复一日歌咏的那个春天吗?诗人“写什么”在内,诗人“怎样写”在外,所以说,“写什么”体现境界和格调,“怎样写”体现技术和手艺。
    现实中,许多写诗的人,要么太功利,要么太平庸,他们的人生,远不能进入高贵的人格中去,作品因为太即兴而流俗,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媚己。
南闽老茂诗歌的境界是什么?是澄明平易中的人文关怀,是渊纯道正中的理想色彩。

附:南闽老茂诗歌

顶着天空行走的蚂蚁

在我中度近视的视力范围
一片草叶在地面上移动
依稀看见,几只蚂蚁
顶着一面巨大的天空在行走

在周末,我怀着补偿的心
送儿子上幼稚园
回头几步路,我的一只脚停顿在
这面绿色天空上,不忍踩下

我蹙了蹙步子,在这大马路上
那么多忙碌的情节在流连
没谁在乎,我的一点微小改变
和一小片绿色联想

一只鸟的春天

因为一只鸟,这些绿还可以重些
重得将一个春天,坠在地上,和一只鸟的轻盈
形成包围:一个人那一刻的欢欣,在天地间

因为一只鸟,一个人还可以往后退
退至历经的阳光与风雨中间,他双手扳动生活
像啼哭那样凝重,直至一只鸟向外轻飞远去
——它指着一个方向已经太久了

一只鸟占据一个春天,这样的空旷
山乡和都市一起留下的空旷
被一只鸟的点缀,提示了日复一日
而一个人在此立身
并不这样:心,一点点空去


心中的善感就要扑出

“嘿,麻雀!”几个人的呼叫
甩丢了尾音,车呼啸而过
一群麻雀扑楞飞散
它们歇脚的马路,轻薄似一页纸
随之晃动了几下
字眼翻飞,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
我们的话题那么松动,那么轻易被切入

我们回到原野清新,回到童趣故事里
捕捉麻雀,看
春天展开,一群孩子呆在拾穗的岁月
拔节身影。麻雀小巧的身子总在高处
扔下一两个啼叫啾啾

而现在,我们情愿在城市沦落
一群麻雀灵动的羽翅,刚刚在身边惊散
把城市孤苦的剪影掠飞
我们心中的一切善感,就要扑出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