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 叙事形态学研究(2)荷马史诗

(2007-04-02 06:37:35)
分类: 对话模式(学术)

§3.3


叙事形态学研究(2)

荷马史诗

 

这场战争是希腊人的原罪,是他们的悔恨。

――S.薇依《在期待之中》[1]

 

我们在分析《神曲》的形态的时候,发掘了她的环形结构,这种结构显而易见,却没有人阐释过。由地狱、炼狱和天国的构造决定的这种环形结构,很显然是一种明显不过的环形结构。但是,当我们这样来研究荷马史诗的时候,在“地理”上并没有一种可资直观感受的环形结构。

而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2],随着对荷马史诗阅读的深入,荷马学研究者们发现,荷马史诗存在一种严密、精致、奇特的结构,这种结构遍布作品的方方面面,统摄了全部细节,从大到小,从篇到段,从段到句,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它也是一种环形结构;与神曲不同的是,荷马史诗的环形结构属于叙事意义上的,十分隐蔽,要对全部作品熟稔,才能从整体上才予以把握的。环形结构的发现,对荷马史诗的文本阅读是一种突破。

荷马史诗是六音步诗。同样遵守我们在音值矩阵中阐释的基本观点。所以本章以分析荷马两部史诗的形态为主,对其他问题暂作搁置,比如对荷马史诗的产生年代、编撰译介情况,以及荷马到底存不存在等问题都不做涉及[3]

荷马史诗中的环形是几何的,但并不一定就是圆圈,而是指这样一些形态,相同或相似的要素、观点、理念,于史诗的前头出现过,到结尾处又冒出来了,这种重复是“环”,当该单元中一系列元素以某种顺序出现,例如A-B-C……,然后又在结尾处以相反的顺序出现,……C-B-A,这是一系列的“环”。它们的存在,有时候是一字不差的。整个上讲,荷马史诗存在统摄全诗的大环,也存在着各种渐次缩小的环。我们依次来看看。

 

伊里亚特

Ιλ谅

《伊里亚特》总共叙述了51天中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5个夜晚和15个白天。亚力三大城的学者按照希腊字母表把《伊里亚特》分作了24卷,《奥德赛》也是。所以,目前它也就是24卷,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分法。在这24卷中,存在着各种环结构,先看《伊里亚特》中最大的一个环结构。

一,整环

每一卷都存在对应的卷,是孪生、姊妹篇,全诗的这种结构关系如下:

伊里亚特

第1卷………………………………………………第24卷

第2卷……………………………………第23卷

第3卷…………………………第22卷

……

 

1-9-1-12-1-1-1-1--出使――1-1-1-1-12-1-9-1

第1卷              第24卷

战 埋 筑 小          大 战 埋 竞

斗 葬 墙 战          战 斗 葬 赛

 

表3.3.1 伊里亚特形态

(C.H Whitman)

 

二,卷与卷之间的环

我们来看看开头一卷和最后一卷之间的“环结构”,即第1卷和第24卷之间的环形结构:

 

第1卷主要场景:

 

+a.拒绝克律塞斯,文艺和火葬用的柴堆

+b.主要将来的聚会和争吵

+c.忒提斯与阿喀流斯,安慰他并答应带信给宙斯

+d.忒提斯与宙斯,后者接受了英雄的请求

+e.诸神吵吵闹闹的聚会,赫拉反对宙斯

 

第24卷主要场景:

 

-e.诸神的争执,尽管有变化,赫拉仍然是敌对阵营的首领

-d. 忒提斯与宙斯,得知由于阿喀流斯虐待赫克托尔的尸体,诸神已不再支持他

-c. 忒提斯与阿喀流斯,安慰他并给他带来宙斯的信息

-b. 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a. 赫克托尔的葬礼

其他卷次也有对应关系;这是卷与卷之间的环形结构;

 

三,连续多卷之间的大环

1.第3~7卷之间构成的大环;

2.第18~22卷之间构成的大环。

 

以第3~7卷之间构成的环为例:

 

>(1)休战誓约

   >(2)长老会议――海伦(城墙观战)

      >(3)帕里斯与莫涅拉奥斯决斗

         >(1)潘达罗斯的箭(厚颜无耻)

            >(2)阿伽门农统帅大军

               >(3)神明参战

                 狄奥墨得斯的战功(Diomedeia)

                < (3)神明撤走

            <(2)赫克托尔统帅大军

         <(1)赫克托尔在特洛亚(威严无比)

      <(3)赫克托尔与埃阿斯决斗

   <(2)长老会议讨论海伦的事情

<(1)休战誓约(埋葬)

 

在这个大环中,第3~4卷与第6~7卷对应;第4~6又是一个环中环。

 

四,相邻两卷构成的环

如,第18卷和第19卷;第20卷和第21卷。以第20卷和第21卷的环形结构为例:

 

>诸神参战

   >诸神对应停战,除非有人妨碍阿喀流斯

      >埃涅阿斯(盟军)碰上阿喀流斯――(得救)

          >赫克托尔(特洛亚人)碰上阿喀流斯――(得救)

 

平原上的杀戮

…………………………………………………………………………

              河水中的杀戮

 

         <吕卡昂(特洛亚人)碰上阿喀流斯――(被杀)

      <埃斯特罗帕奥斯碰上阿喀流斯――(被杀)

   <斯卡曼德罗斯发大水,妨碍阿喀流斯。赫菲斯介入

<希腊神打败特洛亚神

 

五,跨卷之间的环结构

例如第4卷457行起至第6卷237行之间构成的环:

 

+A 杀死七人,轮番为特洛亚人和阿开奥斯人(4.457~538)

+B 杀死七人,全部出自阿开奥斯人之手(5.1~83)

+C 潘达罗斯射伤狄奥墨得斯(5.84~143)

+D 杀死八人,一次两人,都出自狄奥墨得斯之手(5.144~165)

    狄奥墨得斯杀死潘达罗斯(5.166~296)

+E 狄奥墨得斯打伤埃涅阿斯(5.297~310)

    狄奥墨得斯打伤阿佛罗狄忒(5.311~430)

-E 狄奥墨得斯攻击埃涅阿斯(5.431~518)

-D 杀死八人,轮流出自两个特洛亚人和三个阿开奥斯人之手(5.519~626)

-C 特勒波勒墨斯被杀,萨尔佩冬受伤(5.627~669a)

-B 杀死七人,都出自奥德修斯之手(5.669b~670)

-A 杀死六人,都出自阿瑞斯和赫克托尔之手(5.679~710)

     阿瑞斯杀死佩里法斯(5.711~849)

    狄奥墨得斯打伤阿瑞斯(5.850~909)

    十一个阿开奥斯人杀死十五人(6.1~72)

    狄奥墨得斯与格劳科斯(6.73~236)

 

六,单卷构成的独立环

如第8卷:

 

>黎明

   >诸神的会议以及宙斯夸口

      >打雷――狄奥墨得斯

         >赫克托尔率军进攻

                天上的场景

            阿伽门农的祈祷和预兆

            埃阿斯与透克罗斯

         <赫克托尔驱赶希腊人

      <打雷――赫拉与雅典娜

   <特洛亚人的会议以及赫克托尔夸口

<黎明

 

七,半卷构成的小环

例如第2卷,第23卷前半部分构成的小环:

 

1.第2卷前半部分构成的小环:

 

>宙斯托来的欺骗性的梦

   >首领们的会议

     >1 集会――阿伽门农有意识的欺骗

       希腊人冲向船只。被奥德修斯和雅典娜制止

     <2 集会――奥德修斯等人无意识的欺骗

   <首领们的会议

<向宙斯献祭,拒绝祈求

 

2.第23卷前半部分构成的小环:

 

>拖曳赫克托尔的尸体,夸口不会埋葬他

   >阿喀流斯睡着――梦到帕特洛克罗斯

          葬礼

   <阿喀流斯睡着

<手记并埋葬骨灰

 

八,由谈话构成的微型环

1.如涅斯托尔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直陈表白:第一卷259~274行与第7卷129~160行之间构成的环;

2.如狄奥墨得斯在第6卷127行至143行之间的话;

3.如第24卷第599行~620行阿喀流斯对普里阿墨斯讲的话。

 

以狄奥墨得斯在第6卷127行至143行之间的话为例:

 

>威胁:不幸的父亲的儿子们才来碰我的威力(6.127)

>但是如果你是一位永生的神明(6.128)

>我可不愿意同天神作战(6.129)

>因为吕库克尔戈斯同天神对抗,也没有活得长(6.130~131)

详细阐述这个范式(6.132~139a)

<他短命,因为他为他为全体有福的神明所憎恨(6.139b~140)

<所以我不愿意同永生永乐的神明斗争(6.141)

<但如果你是凡夫俗子……(6.142)

<威胁:你就走近来,快快过来领死(6.143)

 

九,平行环结构

 

以第22卷为例:

{

{

 

(1)普里阿摩斯的哀求

    (2)赫卡柏的哀求

        (3)赫克托尔的自言自语

         绕特洛亚城的追赶

         天平,打嘴仗

{

           拖走尸体

(1)普里阿摩斯的恸哭

    (2)赫卡柏的恸哭

       (3)安德罗马克的恸哭

 

小结:

根据以上例子,我们将体现在《伊里亚特》中的环形结构形态略作归类:

(1)孤立、完整、闭合环结构;

(2)轴对称环结构;

(3)群环结构,或者说复环结构;有同心圆,外环套内环,内环套小环等情况;

(4)平行环结构;

(5)当然,也有些不完全环结构,变现出松散,模糊,变性等症状。

 

 

 

奥德赛

Οδνσ搔

 

《奥德赛》叙述了40天里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是16个白天和18个夜晚。

“奥德赛”本义是奥德修斯的漂流。奥德修斯是伊塔卡王,远征特洛亚的主将之一。所以,整体上看,《奥德赛》从结构上可以分作两部分,即史诗的前半部分讲奥德修斯回家之前的所发生的一切,第1~12卷;后半部讲述奥德修斯回来后如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第13~24卷。如果将史诗划分为三部分则是:第1~4卷:特勒马科斯的故事;第5卷~12卷:奥德修斯战后的流浪;第13~24卷:奥德修斯返家后夺回宝座。进一步将史诗划分为五部分则有:

(1)第1~2卷:奥德修斯回归之前的伊塔卡;

(2)第3~4卷:特勒马科斯外出到皮洛斯和斯巴达寻找父亲;

(3)第5卷,奥德修斯乘坐木筏从奥古吉埃到斯科里埃;

(4)第6~12卷,奥德修斯在斯科里埃岛与费埃克斯人一起回忆他来这之前的一些事情;

(5)第13~24卷,奥德修斯在伊塔卡。

《伊里亚特》以环形几何结构为主,《奥德赛》则主要是平行几何结构;《伊里亚特》多为“+A,+B,+C,+D,+E……-E,-D,-C,-B,-A”这种形式,而《奥德赛》则是“A,B,C,D,E……A,B,C,D,E”这种形式。试将表4.3.2与表4.3.1比较:

 

首先,平行的大环结构

 

┦肥鞍氩浚喊碌滦匏沟牧骼

A 第1~4卷:

伊塔卡

雅典娜&特勒马科斯

求婚人未能奉行恰当的待客之礼

特勒马科斯航行到皮洛斯和斯巴达

求婚人密谋杀死特勒马科斯

B 第5~8卷

到阿尔基诺奥斯宫殿的旅程

与年轻人之间的冲突和竞赛

隐性的比武招亲(公主)

不为人知的奥德修斯的身份

C 第9~12卷

奥德修斯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变成一个歌手

向费埃克斯人讲述他的经历

赢得王后阿瑞塔的支持

地狱、母亲、特洛亚英雄

 

ナ肥蟀氩浚喊碌滦匏够丶液蟮幕疃

A第13~16卷

伊塔卡

雅典娜&奥德修斯

欧迈奥斯模范的待客之礼

特勒马科斯从斯巴达和皮洛斯回来

奥德修斯和特勒马科斯筹划杀死求婚人

B第17~20卷

到奥德修斯宫殿的旅程

与乞丐打斗并与求婚人发生冲突

隐性的比武招亲(王后)

不为人知奥德修斯的身份

C 第21~24卷

奥德修斯向求婚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变成一个弓箭手

赢得王后的信任

向佩涅洛佩重述他的历险

地狱、特洛亚的英雄、父亲

 

表4.3.2 奥德赛形态

 

其次,既是几何平行又是几何环形的交叉环结构

 

这个平行结构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五个系列故事群,这些故事之间的关系即是环形几何结构,又是平行几何结构:

 

>A.1伊塔卡系列(第1~4卷)

>B.1斯科里埃系列(第5.282~8卷)

>C.1艾艾埃系列(第9~第11.332)

插话(11.333~382)

<C.2艾艾埃系列(第11.383~第12卷)

<B.2斯科里埃系列(第13.1~13.186a卷)

<A.2伊塔卡系列(第13.187b~24卷)

 

第三,群环结构/复环结构

如围绕沐浴(净化)展开的情节

 

A 特勒马科斯的沐浴(第3卷)

1.雅典娜(371)

2.涅斯托尔和儿子们(386~387)

3.沐浴与比喻(464~469)

4.旅行(477~497)

B 奥德修斯的沐浴(第6卷)

1.与瑙西卡娅相遇(127~197)

2.沐浴与衣服(224~228)

3.雅典娜美化奥德修斯及扩展的比喻(229~235)

第二次沐浴(第8卷)

2.衣服与沐浴(449~456)

1.与瑙西卡娅道别(457~468)

C 佩涅洛佩(第18卷)

1.拒绝沐浴(178~179)

2.雅典娜让她入睡并美化她(187~196)

3.奥德修斯去特洛亚时的离别故事(257~271)

C 奥德修斯(第19卷)

1.拒绝沐浴(336~348)

2.欧律克勒娅为他洗脚(386~392;467~471)

3.奥德修斯的故事,他的出生和伤疤(393~)

B奥德修斯的沐浴(第23卷)

3/2.雅典娜对他的美化及扩展的比喻(153~163)

1.与佩涅洛佩的相认与团圆(166~296)

A 拉埃尔特斯的沐浴(第24卷)

4.隐喻性的旅行(345~355)

3.沐浴(365~367)

1.雅典娜对他的美化(368~371)

2.多利奥斯和儿子们(387)

 

显然,A-A构成大环,B-B构成大环下的中环,C-C是小环。在这个环形结构包含环形几何结构和平行结构这两种情况。

 

小结:

《奥德赛》以平行几何结构为主,所以对它的环形结构的形态分析就略去了。这种平行几何结构也是一种环形结构。只是相对的线性化了。但不一定就会导致情节和结构的简单化。无疑地,无论是环形几何结构还是平行几何结构,它都具备一种建筑的秩序和美感,不仅如此,而且,在漫长而又没有书写活动的口头文学时期,这种方式对记忆史诗的内容是十分有帮助的。印度史诗的记诵也多少依靠一种结构,那么印度史诗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它和前面我们分析的环结构又有什么不同?

 



[1]杜小真、顾嘉琛译《在期待之中》(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刘小枫主编),(法)S.薇依(Simowe Weil 1909-1943)著。西蒙娜·薇依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解释这场战争:1.特洛亚战争是两兄弟对含的仇恨的最悲剧性的例证之一。这是雅弗对含的一场谋杀。在特洛亚人方面只有含的后代;而在对立阵营中一个也没有。2.荷马把特洛亚称为“神圣的伊利翁。”这场战争是希腊人的原罪,是他们的悔恨。在这种悔恨中,刽子手们值得部分继承他们的受害者灵感。相对于那些专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考古的观点,西蒙娜·薇依的观点还是不乏新意的。三联,1994.6,页161。

[2] 这些学者包括以下人物: W. van Otterlo, D. Lohman, C.H Whitman, Seth  L. Schein, Elizabeth Minchin, Seth Benardete ;W.B.stanford,Stephen V. Tracy,Joachim Latacz,Bruce Louden等,我们用来作形态分析的主要资料都来自以上诸位的学术研究成果;原文出处请参程志敏博士著《荷马史诗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伊里亚特》部分参页144~153;《奥德赛》部分参页240~251。《伊里亚特》参罗念生、王焕生译本;《奥德赛》参王焕生译本。

[3] 对于以上问题,作者本人基本认同维科在《新科学》第三卷“发现真正的荷马”一文中所阐释的观点。《新科学》,(意)维科著,朱光潜译,商务,1997.页439~4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