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补记:【老茶重评】99大渡岗圆宝七子饼茶。180CC壶投茶14克。前五泡浸茶20秒,六泡始延长时间。五项指标打分如下(满分10分):1、茶气体感7.5分。2、厚度冲击力7.5分。3、回甘生津7.5分。4、4至6泡转化度、油润感6分。5、耐泡度5分(第7泡出水味)。仓储:标准偏干48分。叶底转化匀齐。

2000年秋,云南西双版纳州政府组织下辖企业去香港招商,香港各行业商会对口接待。期间,港九茶行业商会的几位老茶商向国营大渡岗茶厂领导李正行介绍了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一书,并建议李试做一些普洱茶。这样就有了这第一批的所谓“99大渡岗圆宝七子饼茶”,这批茶的用料为易武野放大树茶。再后来,就有了创业者离开大渡岗成立昌泰茶行并制作“99易昌”。所以业界也有人称“99大渡岗”是“99易昌”的“哥”。
因为存放较干的原因,多年来,这款99大渡岗的转化程度一直在99易昌之后。也因为缺乏市场推手的原因,在知名度和价格上比之99易昌和99绿大树都要差一点。
在2011年的《品鉴集锦》中,我对这款茶有过点评:南方自然仓储,汤色棕红,第一泡即果香隐现,入口平和微涩,茶质厚重,滋味丰富,有层次感,有体感,叶底匀齐有弹性有活力。用料经典,转化适度,仓储标准,一款适合现喝、继续存放料想会更有前途的中生代大树茶。
又是两年过去了,特别是2013年春天以来,我们发现这款茶又有了很大的变化,转化更好更圆润了,头几泡居然出现了一般在品质优良的勐海茶厂7542中才有的“味最酽”的感觉,猛了不少。在某种程度上增添了我们的猜测与想象:易武茶是不是真的要到转化的第二阶段后期才会体现出其茶气刚猛的特征?
一款存放标准偏干47分的茶(大于50分为标准偏湿,小于50分为标准偏干)。
此茶当下品饮价值:
(四星半)
当年转道越南去的台湾,又从台湾转回了内地。
大渡岗茶厂当年既不懂做也还真不讲究。

既有8片一筒的,也有7片一筒的。我们在同一箱里居然还发现了同时有8片一筒有7片一筒的。

一片茶的重量大概在三百克到三百一十几克之间。
外包装纸也是按数量另配后茶商自己包上的。
没有内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