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生活茶之--绿昌泰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家的生活茶 |
前两年当面跟太俊林先生请教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款茶的原料应该是来自于景谷。当初在拿同样是景谷料为主的红色易武云雾圆茶前,我从市场上收到了一些外包装印有“绿茶”字样、产自景谷的92年老生散,泡出来已经转化很好,苦涩基本消退。没想到的是,才六七年时间,这款C饼就已经转化得这么好,苦也消退得这么快了,剩下的一点点苦底基本是在暗示我未来会有的厚重感与层次感了。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因为仓储的原因,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表现,我觉得自己还是蛮幸运的。以后,这款茶我会随身携带,只要有机会都会跟各地茶友分享一下发现的愉快。
三年前朋友送了我一片,喝下来感觉一般但还是碍于面子拿了几件扔在了广东。
今年三月份,在茶馆里搞“天天练”的时候,一位员工随手出了一泡,“滋味甜润,没有一点苦涩,连泡十五泡都是香甜。叶底有较好的活性。没想到这款本不怎么看好的生茶变化如此之好,第一个转化的“山头”爬过去了。八泡以后,茶汤中的甜以及愉悦感让人难以割舍。”
前一阵子,还将该茶与99易昌、红色云雾圆茶分别作了对冲,在昆明时还与海湾茶业的03年茶作了比较。看到朋友海浪对这款茶赞不绝口,我当场就把剩下的半片茶留给了他。呵呵。
在与99易昌的宋体精品对冲比较时,我提醒在场的员工注意:“南方自然仓储与南方传统仓储的分岔就在这里。C饼继续这样存放下去就是所谓干仓88青饼的路子,而99易昌如果继续那样放下去就是另一条路子。”哪条路子更好,不是绝对的,关键是看在什么时间点(转化阶段)、由什么样口味的人来喝什么样的茶,这是普洱茶精妙之处!--这是这款绿昌泰给予我的最大的启示。
颠沛流离,外包装不怎么好看了。
尽管是在楼上存放,但毕竟在南方,小票上也多少留下一点环境的痕迹。但事实上这点潮湿是十分必要的,而尺度的拿捏则十分不容易。
一个家族中最出类拔萃的未必是大儿子。早期不被人重视甚至不被看好,经过时间与环境的洗礼,在后来的岁月中脱颖而出的事例却比比皆是。
此时此刻,我能听到自己的心在跳。
茶饼很松,根本不用锥子,顺着干茶的走向,轻轻拨开就行了。
没有进入镜头的第十五、十六泡茶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