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金也度茶诗再谈品茗审美的层次——漫步在品茗美学与艺术之间(五)

(2009-01-16 07:20:57)
分类: 漫步在品茗美学与艺术之间
                        读金也度茶诗再谈品茗审美的层次
 
  金也度是我的好朋友,不少圈子里的朋友茶友也都认识他。他喜欢写诗、喝茶、喝红酒、抽雪茄,以前还经常充当“背包客”到处漫游。我跟他认识有两年了吧,来来往往跟他在一起喝了多少次茶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有一点是记得很清楚的:他在我面前从来只说“喝茶”没有说过“品茶”。然而,在喝茶之间他却做了不少品茶之后的事,写了不少高质量的茶诗。在他的第二本诗集结集出版之际,我重读了他的一部分茶诗,觉得他的品茗审美行为是可以作为范例推荐给茶友们的。
    诗人不是神仙,诗人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生活在我们中间,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油盐酱醋。但同时,诗人又不同于一般人,他是一个非常擅长把“形式”带入“意蕴”、从“静观”进入“对话”的人。过去了的两年是世界金融经济风云急剧变幻的两年。外部世界或多或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震憾着人们的内心、涤荡着人们的灵魂。诗人在品茶之中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艺术敏感和艺术想象力,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意识、性格气质和审美情感等,在他的茶诗中借茶完成了自己的情感渲泄。
  在征得也度兄的同意之后,我把他这两年间的主要茶诗罗列于后,供茶友们集中赏析。这些茶诗中既有商旅得意以茶助兴,也有劝慰朋友以茶明理,更有直视人生以茶喻志。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不方便对每一首诗作出详尽的点评,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有意识地了解,诗人是如何摆脱形式层面上升到意蕴层面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以后有机会时可以当面向金先生请教求证。大家也可以结合诗人的其他诗作作进一步的赏析:野渡无人 
 

七律·示紫藤庐周渝茶家(2008.11.14)

一日眼前壶共倾,闲身几处待泉鸣。

新枝意气老成韵,旧器精神不辱名。

容易淡烟尘里去,难为高士鉴中行。

得如茶酽非凡品,便觉余香别有情。

 

北京露雨茗苑喝茶(2008.10.25)
祖庭高塔赵州老,瑞相清凉眼界开。
佛性从前因狗起,禅心今日吃茶来。
缘何茗舍坐清静,随喜人间说善哉。
草木有情能解意,自然真味入胸怀。
 
七律·酒茶后书事(2008.8.30)

眼底夏花好时节,良宵自古敌千金。

春尖应慰有闲意,佳酿莫酬烦恼心。

疑是山重空秀色,忽如路转又佳音。

人间岁月等闲去,碍事今无醉且吟。

 

七律·露雨茗苑吃茶(三)(2008.7.10)

人事总随年月转,茶浑雅舍且从容。

半瓯响彻冷泉水,满座快哉佳茗风。

不便声名分韵味,只从气色辨雌雄。

布衣今是题诗客,赋得闲情三界中。

 

七律·茶后书事(2008.7.5)

古来草木有枯荣,谁遣新枝逐利名。

人可洁身独其善,世无泉水出山清。

莫嫌苦涩茶滋味,况乃炎凉客俗情。

天下壮心原寂寞,中宵月色觉和平。

 

七律·茶事(2008.1.10)

清风最爱识新叶,岁月不嫌存老枝。 
才作行云千里外,又如流水早春时。 
静听瓯底一湖海,虚坐堂东几布衣。 
待到香无犹有味,茶师前世是禅师。
 
七绝·露雨茗苑喝茶(2007.11.5)
茶事纷纷尽人事,功名千古有人痴。 
秋来最解无为意,漫待香无题小诗。
 
七律·品普洱老茶(2007.8.8)
殷勤昨夜识陈香,驾韵神游临大荒。 
高馆情怀空寂寂,边城草木莽茫茫。 
物幽谁起江湖意,事胜更怀山水乡。 
七碗豁然禅味永,机心一点早相忘。
 
七律·露雨茗苑吃茶 (二)(2007.7.27) 
闲来幽馆远桑麻,瓯试春尖犹带花。 
浓淡千杯识枝叶,抑扬几度怨琵琶。 
秋声不忍宜相忘,清气堪容莫俗夸。 
醒觉人间何所事,为酬佳茗醉京华。
 
七律·露雨茗苑吃茶(2007.7.2)
不辞佛国归来晚,又趁清凉倚小轩。 
炉火为煎朝露气,春芽与醉野山泉。
席间莫问稻粱事,壶里独生青紫烟。 
岂必普陀致千里,京城夜雨正宜眠。 
 
七绝.夜饮漫兴(2007.6.21) 
人生风味原相似,朝市山林事不关。
三十余年荣辱里,一壶春茗最开颜。
 
七绝·品题八八青饼(2007.6.15)
十余年事紫瓯鸣,落落风尘神气清。 
七碗翻腾香不去,犹闻古道马蹄轻。
 
七绝.红丝带品后题(2007.4.3)
茶多意味待人识,最爱清真云外天。
莫问红绦谁记挂,且将青涩入华年。
 
七律.春饮(2007.2.11)
鹏城日暖泛春华,又是年丰颜色佳。
最爱酒浓知岁月,不嫌茶淡信桑麻。
贩夫零落犹生计,志者踌躇似种瓜。
从此功夫为费尽,应无草盛过篱笆。
 
七绝·露雨茗苑夜饮有赋二首(次韵如壹君《清风壶赞》)(2007.2.3)
禅心一向识清风,佛说原来色是空。 
若得一时三界外,泉鸣石上月明中。 
 
老枝带露语天风,几载浮华眼底空。 
岁月沧桑多往事,一壶气韵五行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