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沉父爱,永恒怀念》

(2024-07-29 05:54:47)
标签:

随笔

分类: 生命咏叹
《深沉父爱,永恒怀念》


年少时,父亲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依赖。那时的我,如同羽翼未丰的雏鸟,在父亲那宽阔而温暖的羽翼下寻求庇护。父亲坚实的臂膀,是我安心的依靠;他爽朗的笑声,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青年时期,对父亲的情感或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尚不能真正领悟那爱的深沉与厚重。
只有当生命的旅程步入夏秋的季节,当岁月的磨砺在心头刻下道道痕迹,我才开始对父亲有了深刻的理解,才真正懂得了那份深沉的父爱。当我不经意间触摸到父亲额头那一道道如沟壑般的皱纹,那皱纹犹如岁月的刻刀留下的印记,每一道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凝视着他那日渐增多的白发,那白发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银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我竟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的父亲,还是那匆匆流逝的岁月?我渴望留住的,究竟是那刻骨铭心的父爱,还是那充满酸甜苦辣、风雨兼程的岁月?
岁月的流逝总是悄然无声,当我开始对岁月有所感悟,我不禁陷入沉思。作为父亲,仅仅是给予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吗?倘若没有父亲那无私的付出,那博大深沉的爱,这个世界还会有温暖的阳光吗?还会有让我感动落泪的瞬间吗?“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父亲不正是这样,为了我们,默默地奉献着一切。
我终于从一个懵懂的男孩成长为一个肩负责任的男人,从一个幼稚的孩子变成了一位父亲。当我真切地感受到肩头挑起的责任和命运的重量,当我自以为可以笑傲人生时,却突然发现,我的父亲正用一种饱含着无限怜爱、关怀和牵挂的目光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我。在父亲的眼中,我永远都是那个未曾长大、不懂事的孩子。
在回首往事的瞬间,在即将远行的前夕,在离别的时刻,我惊觉自己从未曾离开过父亲的视线,从未摆脱过父亲的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常常自问,我究竟能回报父亲些什么呢?“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可我却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都难以报答父亲那如山海般深沉的爱。
父亲,他本身就是一段岁月。无论是我个人那或许平凡、或许单纯的人生经历,还是整个社会前行给予我的教诲和印证,在这充满崎岖坎坷、绝无平坦可言的人生旅途上,承受最多痛苦、背负最多压力、吞咽最多泪水,却依然以爱、以温情、以善良、以微笑面对我的,唯有父亲!我永远敬爱的父亲!
也许正因为我无法回报岁月所赐予我的一切,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怀念着我的父亲。生命,原本就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一生中曾经拥有的爱,都是无法忘怀的永恒,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熠熠生辉。
清晰地记得 1991 年农历 5 月 12 日的那个下午,那是一个无比残酷的日子。父亲不幸遭遇劫难,与世长辞。他的生命竟然如此匆匆地被夺走,那个一直健康、充满活力的父亲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人们都说他能活到 90 岁,可他远远没有活够啊,就这么匆匆地飘然而去。我悲痛欲绝,捶胸顿足,仰天长问:这究竟是为什么?那一刻,我的内心仿佛被撕裂,无尽的痛苦和绝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父亲怎么能就这样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发不出一丝声音。
那时,我正在单位忙碌地工作着,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晴天霹雳,让我难以置信。悲愤交加的痛苦瞬间将我吞噬,我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失去了色彩,心灵的剧痛把我那原本挺拔的灵魂压弯、压碎。好多日子过去了,然而悲痛并未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有丝毫的淡化。无数个夜里,我骤然从梦中惊醒,才发觉泪水早已湿透了枕头。枕头上那一大片湿漉漉的痕迹,仿佛是我心中无法言说的痛楚的具象。我一点点地回忆着往事,从儿时上学的点滴,到步入社会的种种经历,再到自己养育后代的艰辛与喜悦,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际,那漫长的人生长河中,每一片帆影、每一圈涟漪都与父亲紧密相连。直到此刻,我才真正明白,父亲究竟意味着什么。父亲,他是世上最善良、最伟大、最崇高、最憨厚、最无私的代名词。
我从未曾想到,一生忠诚老实的父亲,最后的离去竟会如此突然,更未曾料到父亲会死于非难。那天中午,我还在家中与父亲一同享用午餐,温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父亲夹菜的手有些颤抖,却还是努力把我爱吃的菜放到我碗里,他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慈祥。谁能料到,仅仅几个小时后的电话铃声,却给我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打击。当我心急火燎地赶回家里时,父亲已静静地安睡在灵床上,双目紧闭,再也没有了以往听见脚步声便从屋里走出来迎接我的熟悉身影。
我守在灵床旁,陪伴父亲度过这最后一个长夜。人生的短促和悲苦,从大义上来说,我是明白的,可面对父亲的离去,我却无法超脱。因为我们作为儿女,还未来得及给父亲尽一点孝道,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按照村中的规矩,请来哭祭的乐队在吹吹打打,满屋的人来人往,喧闹而又嘈杂。透过那昏暗的灯光,我呆呆地望着门前那棵梨树,那是父亲前几年亲手栽种的。往年,它总是满树挂果,硕果累累,唯独今年,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果实孤零零地挂在枝头,显得那样的凄凉与孤寂。我的心也如同这梨树一般,失去了生机与温暖。
父亲的脚步太过匆忙了,就像他平日里的性格一样,从不麻烦他人,舍不得给儿女添乱,甚至都不给儿女和老伴一个在病榻前长时间守候的机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只留下一长串勤劳、俭朴、踏实、温馨的脚印。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去掂量那几十个春秋里父爱的分量是何等的深重。
父亲的幼年,家境贫寒,一贫如洗。兄妹六人,两个伯父先后被国民党抓去壮丁,至今杳无音信,祖父母因悲伤过度、疾病缠身早早离世。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父亲稚嫩的肩上,全靠父亲支撑着这个苦难深重的家庭。由于过去的宗族地域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居姓小房弱,父亲及其弟妹受尽了村中恶人的欺凌,那些屈辱深深地埋藏在父亲的心中。父亲成家立业后,叔叔也另立了家室,姑姑则外嫁他乡。父亲发誓,再苦再累也要供儿女读书,让我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能够出人头地。我们兄妹四人上学的费用,全靠父亲冒着严寒、顶着烈日上山砍柴换来的那一点点血汗钱。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父亲为了能把柴卖个好价钱,披星戴月地用箩筐一头挑着我,一头挑着柴,翻山越岭前往兴宁市的情景。那时的我,在摇晃的箩筐里,仰望着夜空的星星,星星总是在移动,让我怎么也数不清。山路崎岖不平,父亲的脚步却坚定有力。他的喘息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当时只觉得好玩,却未曾体会到父亲的艰辛,现在想来,心中满是愧疚和心疼。
“文化大革命”期间,家乡连年遭遇大旱,生活极度艰难拮据。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父亲与人一起背井离乡去搞建筑,每天起早贪黑,汗流浃背。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本就单薄的他,长期超负荷的劳累让他变得又黑又瘦。为了儿女们的生活和未来,父亲随着岁月的无情流逝,一年又一年地艰难奔波,日日在田间辛勤劳作,夜夜在床榻辗转难眠。他饱尝了人间的冷暖,看尽了世态的炎凉。然而,为了不让儿女们伤心担忧,父亲常常故作轻松的样子。其实,父亲早已患上哮喘病多年,却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医治,又常年带病做苦力,心中流着血,却以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承受着种种的苦楚,脸上早已刻下了许多与年龄极不相符的皱纹。每当我想起这段往事,父亲那沉重的咳嗽声就仿佛在我耳边回响,让我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痛楚久久无法平息。
在人民公社以队管理的年代,我们兄妹皆年幼,仅靠父亲和母亲两个劳力挣取的工分来分配“口粮”。生产队个别居心不良的头头,见我家老小无依,便想尽办法压低父母的劳动工分,致使我家年年超支,粮食分配无望。记得有一次生产队分粮时,我天真地把箩筐排在分粮的队伍里,满心期待着能分得一些粮食。谁知队头见到我,厉声呵斥道:“你家超支,没有粮分。”说完,用力把我家的箩筐踢到一边。当时的我,根本不明白超支意味着什么,只是胆怯地缩到仓库旁边,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应得户”担着稻谷回家,心里一阵酸楚,默默地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家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自留地里的玉米还未成熟也被掰了回来充饥,甚至要挖些野菜来填补肚子。全家唯一的指望就是那头猪,可是待猪养大又要送到公社食品站。交猪的农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眼看轮到我们了,收购员却喊了一声“下班了!”然后关门去吃饭,我们叫苦不迭,没钱去吃饭,又不能离开。无奈之下,只能忍饥挨饿等到下午上班。收购员过来看了一眼我家的猪,头也没抬地说:“不够等级收不了。”父亲着急了,忙陪着苦笑求情说:“按最低的等级收了吧。”收购员却翻着眼训道:“白给我也不收了!”父亲在那里站了好大一会儿,又过来蹲在猪的旁边,再也没有说话。那一刻,我们兄弟似乎一下子都长大了,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改变这一切,让父亲不再受苦。
改革开放初期,家乡与全国各地一样,实行了分田落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成为了农民兄弟的生命和希望。那年我正上高一。元宵过后,村民们纷纷开始了春耕。那天,我正准备回学校,父亲叫我帮他把牛牵到田里去。父亲肩上扛着木犁,背上还背着锄具,我牵着牛走在前面。由于我很少在家,也很少照看家中的耕牛,所以耕牛也有点跟我过不去,老是停停走走,它那圆鼓鼓的眼睛直瞪得我有点发怵。就在快到田边时,这家伙突然一蹦,把我甩在路旁的水沟里。父亲见状一急,肩上的木犁滑落,锋利的犁头划破了他的小腿,鲜血直流。那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裤腿,顺着小腿滴落在地上,形成了一小片殷红。父亲却似乎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伤痛,连忙过来把我拉起来,完全忘记了自己正在流血的伤口。父亲叫我赶快回家换衣服,趁早去上学,不能耽误了课时。而后,父亲采了点山药揉烂,熟练地敷在伤口上。我呆在一旁,心里乱成了一团麻。父亲像是明白我的心意,笑笑说:“这点皮外伤算不了什么,几十年都习惯了,血和汗都撒在了泥土里,我们农民和土地的血脉是相连的。”说完示意我快回家换衣服。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转身回望父亲时,父亲已下田犁地了,远远望着父亲那弯曲的背影,我的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那一刻,我深知父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而我却无能为力,心中满是自责和无奈。
父亲、耕牛、稻田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动人的春耕图,这幅画面至今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父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百姓,一位清清贫贫的农民,又被家庭的生计所累,既没有高官显禄的朋友,也没有腰缠万贯的伙伴。当我们兄弟姐妹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上开始有了一点小小的名声后,他曾经感到无比的得意和自豪。村里的人们免不了向他恭贺,当然也少不了向他讨酒喝,父亲这时候总是极其的慷慨大方。父亲在村中也算是德望较高的人,平生乐意去主持公道,但脾气又很倔,既忠厚又严厉,胆小却又嫉恶如仇,以此建立起了他的人品和德行。也正因为他的这副秉性,吃了不少苦头,经历了许多的坎坷与磨难。当他在世的时候,这个家庭和邻舍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父亲的种种好处,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大家才猛然间意识到他存在的重要性。守孝时,有不少村民都放声大哭来向父亲告别。由此让我深深感受到父亲的低微却崇高,平凡而伟大。也正是他平生处世的人格品质,一直都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兄妹,让我们学会了做人,并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父亲只活了 65 岁,对于父亲的过早离去,我们兄妹悲痛欲绝,那种伤痛如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每触及,都让人心痛不已。
父亲虽然已经去世 30 多年了,但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兄妹都会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去父亲的坟墓拜祭。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始终遵循着父亲生前的教导,俭朴持家,正直做人,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一生清苦的父亲,并不需要什么奢华的物质享受,在我的心中,他却给予了我整个世界。成长的滋味,往往只有在生离死别的那一刻才开始真正品尝,但这却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太过沉重,太过惨痛。
无数次午夜梦回,父亲只是用那慈爱的目光无语地凝望着我,而我所渴望的答案,他却从未曾给过我。也许,父亲自己也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父亲的所有情感,都化作了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我。我拥有着这么多年父亲给予的富有和骄傲,那是一份无人能及的珍贵财富。
一生中这段深沉的慈爱,从此告别了;悠悠的人生路上,从此少了一个艰辛的旅人。但我知道,我还得继续走下去,哪怕前方的征途上千难万难。
我会倍加珍惜我的生命,珍惜我所拥有的爱!
父亲虽然走了,但他老人家的气息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我的生命历程融入了父亲生命的每一句叮咛,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足印。可以说,父亲没有走,他随时随地都在儿女身边,他对儿女的关注从地上来,从天上来,从山上来,从彩霞和月光中来,直达儿孙亲人所在的每一个地方,像太阳一样照亮儿孙的千秋长路。
父亲,您是我生命中永恒的灯塔,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风雨如何侵袭,您的爱将永远在我心中,永不磨灭。我会带着您的期望和祝福,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定地走下去,让您在天堂为我感到骄傲和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