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策越开心》娱乐慈善:80后的真假慈善行动

(2010-12-16 17:21:46)
标签:

越策越开心

慈善

娱乐

林静宜

许多余

张志初

九所宾馆

文化

分类: 作品·碎的文

题目:《80后的精神理财:慈善非娱乐》

其实录制《越策越开心》对我的触动很大,尤其是对许多余长期进行的慈善工作,那也是我曾经一想再想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什么企业家没有大把大把的钞票,但慈善的意义不在于捐了多少,而是当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它变成一种需要承担的义务与社会责任之后,自己才会有种不白活的感觉。

多余他在打持久战,我举双手支持他,每一根头发都要竖立起来支持他!

从长沙回闽之后我就注册了施乐网,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默不留真名地让所捐出的数字积少成多,我相信,那句话:种善因结善果,因大果大。这半年多从校园停薪留职到企业实践的最大收获就是弄明白这句话,再付出行动!

但是曾经我看到过一个网友做慈善做得非常醒目,他写书、卖书,然后把卖书的钱统统用来捐献慈善公益。这本来是一桩好事吧,但他要把自己饿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而他的家似乎还需要别人来捐助,他是不是真的在捐卖书钱引起我的质疑。后来听说,他信用卡欠了不少,可他的博客就是喜欢隔三差五弄几张资助山区学生的照片,只要弄到那些照片贴上博客,他就高兴,这样的人,病态。就跟过度炫富一样的心态,都是虚荣心作祟。

其实捐多捐少不能说明问题。搞公益慈善这事,要根据个人能力。有的人,存折上有N个百万甚至更多,他捐个几十万对生活的影响也不大;有的人,每个月工资可能也就一两千,他捐个几十块可能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有这份心在是最重要的,有钱时多捐一些,没钱时少捐一些,不然会变成了慈善的奴隶。现在有卡奴、房奴、孩奴了,但知道“慈奴”的人并不多。正确做法应该是积少成多,积小流成江海,慈善说到底是积德,德在,慈善才能永恒。

可是现在做慈善但没慈德的人太多!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慈善工作的队伍里来。搞传媒的人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为慈善工作呼吁群众,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慈善意识。譬如像这一期《越策越开心》,意义远在娱乐之上。

在校生可以利用节假日搞支教,贫困地方除了需要长期执教的教师,也需要城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带去一丝新鲜空气,城市发展的节奏很快,偏僻山村要了解外界比较难,发达地区有什么新鲜事,只要你带过去,他们都会有所收益。所以说,做慈善不是只有出财力。而有的有钱人做慈善,目的大约是在自我包装自我炒作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们捐了大笔的钱,也许品德并不慈,但所发挥的作用我们不得不给予肯定,毕竟捐出的是一笔即将变成善事的款。

现在人,只要是工薪阶层,工资再高也不能说明你富有。真正实用的,应该是需要钱时就有足够的钱花,而不是看上去奔驰宝马再加一大金链架在脖子上,到了关键时刻就开始被信用卡腐蚀。如果每个人能有计划地为慈善做捐款,从有限的收入里,每个月取一小部分,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也是在为你的精神财富理财。人活到最后,物质财富都贬值了,唯有精神财富才是不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变质的财富。

灵魂得到了洗涤,你的心情就会不一样。我们对我们这一代热的自我期望是,不做标榜慈善的企业家,做个默默储蓄爱心的益类人群!

80后是一个符号,曾被标榜成异类人群,现在是益类人群,我们这个群,很好!

录制《越策越开心》之后,是越捐越开心,至于形式,80后有80后自己的主张。

http://s8/middle/4a26c226g97840b605d07&690

绿衣服的是许多余,多年来都是哥们,可我想现在才算真正的认识他

点击看该期《越策越开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6c2260100o6zy.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