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蔷薇迷林》——杰出怪物的神秘悬念

(2009-08-12 00:06:57)
标签:

莫争

林静宜

蔷薇迷林

悬念

福州

福建

东南

中国

张勇

文化

分类: 作品·碎的文

书评:杰出怪物的神秘悬念

/林静宜

该作家灵感如泉涌,导致分外高产。

莫争又有新小说出炉了,这一回被叫做《蔷薇迷林》。笔者之所以称他为“怪物”,并非指莫争的形状怪,而是他的思维跳跃模式非同常人。或许你能读懂他的书,但你永远读不懂他的人。是的,莫争是一个你永远也别想读懂的怪物。古怪的脾气,古怪的文。

可这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怪物,他喜欢在全世界的荒诞角落里找寻灵感,因此,他写的东西自然带着几许荒诞色彩。再荒诞的故事都有它的头、身、尾。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三分法,他把完整的故事分成开端、高潮、结局三个部份,后又有人把身子部份进行了细化,从而出现了四分法、五分法。主体结构的分化往往令故事的内容变得愈发丰富、复杂、离奇、传神。像《蔷薇迷林》这样的推理悬疑题材尤为如此。复杂的情节往往容易引人入胜,但复杂的情节往往也是最难把控的。但这点上,莫争做得很好。

莫争延续一贯的风格,将开端把控得游刃有余。他在《蔷薇迷林》的始端就开始折磨故事的女主人公。我想这应该是莫争先生的一大法宝,他总是善于用简短的文字勾住读者的魂魄,而这简短的文字往往是对故事人物的最大伤害,故事中的人物倒霉了,读者就乐了,因为有好戏在后头。

读者乐了,但还是心惊胆颤,原因是好奇心来了。好奇心是什么?好奇心就是悬念引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令人对剧情的结果充满期待,令人对故事的情景充满神往。在大部分影片或者小说中,故事引起人们的好奇心通常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譬如编剧黄百鸣仅花一夜时间构思而成的《搭错车》,那个名叫阿美的小女婴的不幸遭遇从影片一开始,也是她呱呱坠地那天起,就让观众们关注着她的命运。其二是心系未解之谜,疑团在心,人们即使仅仅为了揭秘,也心甘情愿静下心来把故事看完,像《尼罗河惨案》《巴斯克威尔的猎犬》,都是为了查明真相抑或找出凶手而展开剧情。

那么,《蔷薇迷林》属于前者还是后者?我说,前后两者,它都不属于。别忘了,《蔷薇迷林》是出自一个怪物之手,因此,它既继承了前者的特点,让人们对那个被不幸缠上的美丽女人的命运产生关注,又延续了后者的优点——直接让一位神秘男子缠上她——这位神秘男子是谁?是天使?是恶魔?这样的开篇,莫争没有告诉我们“他”究竟是谁,偏偏提示读者,“他”给“她”的吻,是“死亡之吻”。

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开端。小说里,读者们对死亡的认知,取决于当事人面对死亡的反应。莫争用了这样一个谜团式的开头,无形之中,提醒了人们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说亦不例外。

头一旦开得好,接下来的故事就精彩了。争妍斗艳的美女们从选美大赛上神秘失踪,接着主办酒店闹鬼,吸血鬼出现……吸血鬼,这是一场误会还是真有其鬼?如果是,人们将如何对应,如若不是,谁又是一手策划悲剧的主谋,这么做原因又是什么?吸血鬼、神怪、犯罪、死亡、密咒,无一不牵动着读者的心。

人们开始对莫争的作品产生好奇,他到底属于哪一种流派?在众多大师中间,他的风格更偏向于谁?我说,他更偏向于莫争。

莫争,他是一个怪物。一个博古通今的怪物,一个喜欢在中西边界上游走的怪物,一个能用英文跟你之乎者也的怪物。一个在赤道上穿羽绒服的怪物。一个一只手搭在键盘上敲字,却又可以用另一只手来打网球的怪物。不论如何,他是一个杰出的怪物,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漂亮又离奇的悬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