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日本赢德国是以技术实力为基石
(2022-11-25 12:29:48)
标签:
观看世界杯心得随笔感悟 |
11月23日的晚上,德国男足迎来了和日本亚洲球队的挑战,或许因为日本男足是来自于亚洲,加上有阿根廷被沙特队爆冷输球的前车之鉴,这场比赛备受关注。我抽时间看完日本对阵德国的比赛,日本以2:1赢得了这场比赛,这一场并非爆冷。
第一,他们具有庞大的海外高水平欧美职业联赛的人才储备库
从本场比赛第46分钟到第71分钟,日本主教练森保一连续派上五名替补球员,各自都分别效力于英超的阿森纳和布莱顿、德甲的波鸿、弗莱堡以及法甲的摩纳哥。第75、83分钟,堂安律和浅野拓磨打进两球。而进球的浅野拓磨效力德国波鸿队;日本的后卫线的支撑来自于具有丰富国际大赛经验的球员,富安健洋就是英超阿森纳队的主力后卫。竞技场上需要相当的技术实力,但要把希望变成现实,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才是产生质变的根本。这些海外在欧美高水平职业联赛的球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就决定了这支亚洲球队今天的整体战术段位。
记得2002年日韩世界杯,日本只有4名队员在国外踢球。
日本足球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矢志不渝的足球改革后,某种程度上,日本足球其实已经站在了一个具有高水准国际视野联赛的高度上。本届世界杯,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仅保留6名参加过俄罗斯世界杯的球员,就是因为日本足球已经为他提供了一个足够巨大的人才库。截止2022年,日本旅欧球员已经达到了451人,其中250人来自德国联赛。日本足协可以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上,同时征召两支纯旅欧球员组成的国家队,自己的联赛完全可以从欧洲俱乐部联赛中输送大批的球员,所以说,日本足球绝不是昙花一现。对于与德国的这场比赛,日本这支国家队拥有有史以来最深厚的人才储备。比如数据显示,吕迪格全场6次对抗成功率达到了100%,我们能否做到?人家每个位置上都有具有国际高水平职业联赛的球员。
第二,从青训少训抓起,在海外建立训练营,有潜力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与技术历练与欧美足球训练营一起成长
日本除了不断将球员输出到海外,足协为了继续加大力度,还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建立了一个训练营。集结约300名少年球员,与欧洲青少年球员一起成长,同时便于和欧洲各俱乐部进行联系。而我们为了急功近利,这些年一直持续减少青训与少训的队伍发展与规模数量,导致我们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后备力量断崖式下降。
第三,从技术基础抓起,夯实技术功底,扎扎实实,这是日本足球坚韧的利器。20多年前,日本队定下了以巴萨风格为基调,整整20多年,日本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他们在20多年里面,不断的分析和总结,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足球之路。
我仅举一例,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日本队已经让世界感到震惊,他们2比3惜败于比利时,只差一步迈入四强。当时日本队以2-0的优势领先比利时队,被对手在6分钟连扳两球,伤停补时阶段,被比利时队反杀。整个过程仅仅用了14秒,为了探寻这14秒背后的秘密,为了那次遗憾的失利,2019年日本NHK特意做了一部纪录片《罗斯托夫的14秒,日本与比利时比赛背后的故事》,用长达5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比赛中被比利时队14秒闪击的故事。日本队用28台摄像机采集来的视频进行分析,并且邀请高水平职业球员和专家进行探讨。客观冷静地分析,哪些是技战术问题,哪些是心态问题,哪些是可以避免的,进行全方位的复盘和重演计算,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它付诸的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韧劲和坚持就是日本队的赢球利器,这是日本足球勇于自省的一个证明。
纵观这场比赛,日本队的足球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我们需要的不是外教,也不是归化,而是坚持技术功底要扎扎实实,坚持青训少训良性发展,规模化,坚持校园足球,坚持在海外建立训练营,将有潜力的青少年不断输送到欧洲职业球队,我们才会有未来。目前我们的职业球员,技术功底根本上就不扎实,停球都要三米外,运球从来不是一脚传接,都得停下盘两下再传出来,运球带球过不了人,盘带技术处于低层次,训练不刻苦·····这种技术水平,怎能与东亚强队相提并论。我们一直都在反思,但反思过后,还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