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操作提醒 |
一、缩量不是好现象
今天尽管指数没有惯性下跌,但继续缩量不是好现象。
今天两市成交2550亿,指数回稳的过程中,市场观望情绪更浓,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投资者对后市行情心有余悸。
投资者受政策利好激励冲动之后,在回调中修正思路。这轮政策喊话,没有量能配合,也没有看到有具体利好措施,市场陷入观望,等待政策新动向。
缩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让投资者重新回归过去的记忆。沪深两市,日均资金流量长时间在3000亿以下,这样的流金流量,也就维持上涨无力,下跌无量,时间久了,累计跌幅杀伤力惊人。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政策利好上。现在政策利好出来了,来的是喊话行情,市场冲动一把。超跌低价股超跌反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没有明显的增量资金,折腾来折腾去,以存量资金资金为主,左手到右手。这样的游戏,多属一时兴起,但缺乏新意。就像自己跟自己玩游戏,行情持续力比较差。
二、 后市动态,关键看政策动向
A股对政策长期依赖,就象巨婴不愿断奶一样。人们已习惯了看政策脸色,判断行情的演变方向。政策喊话,喊来了一波超跌反弹。很多投资者留言说:牛市不是喊出来,说的是实情。美国长达十年的大牛市,经济面并非决定性因素,美国的经济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好,但为刺激经济,美国推出史上少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这才是美国大牛市的主要推动力。以前人们评论A股牛市,常常说是“资金推动型”。其实美国股市也是资金推动型。资金不推动,光靠喊肯定不会有牛市。
现在的情况就在样,只要有流动性,行情就会起来,并能持续。仅仅是喊话,就有一波超跌反弹。如果没有资金量配合,大盘上行乏力,一段时间后,渐渐向下寻求支撑属合理预期。股市靠喊话,靠精神力量,会兴奋一时,但无法持续。
美国股市近期在历史高位震荡回调,成为近期A股不稳的诱因之一,对A股投资者的影响,多在心理层面。如果从A股熊市所经历的时间、下跌幅度,结合宏观经济考虑,政策利好刺激股市,走出一轮牛市行情,是一种客观需要,也合情合理。不确定的只是新一轮行情启动时机问题。
最近几年,投资者的习惯性投资目标——楼市、股市,随着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强化,双双进入抑制、压抑,甚至休眠状态。投资者的实际获得感与宏观经济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反差。资本市场缩水严重,投资者对后市心存疑虑,甚至恐慌。加之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借助政策利好,激励股市启动行情,提振市场信心,摆脱弱市心态,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都属合理期盼。正是这样的市场大背景,政策喊话行情来了。市场对政策利好引领行情的预期,超出常态。
人们苦等苦熬,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最希望盼来的,就是政策的阳光,重新照耀到A股这个似乎被遗忘的角落。这轮政策喊话,从宏观经济发展需要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政策需要股市发挥作用了。这是研判理解A股的政策市特点最直观的角度。
三、 是一波超跌反弹,还是行情转机出现,还是要看政策。
政策喊一嗓子,一波超跌反弹应运而生。喊的力量逐渐弱化,大盘边回调,边缩量,边观望。没有办法,A股市场对政策依赖是天生的。政策面也需要股市听话与顺从。回头看,那一轮牛市不是政策推动的?那一轮牛市的结束,不是政策调控促成的?聪明的投资者不需要过多选择,听政策招呼,是最重要的方向。
政策面保持平静,真空,没有新举措,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行情大概率会缩量调整,逐步回落,重新回到政策喊话前的区域,这是预期,也是预感。尽管A股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成长历程,也只是成长,没有成熟。没有政策指引,A股仍然无力选择自己的方向,更多时间是随意的、随机的、随风的。这样的市场,参与者重要的可能不是选择,而是适应。没有政策方向,投资者仍将无所适从。
今天两市成交只有2550亿,资金流量太小了。这种情况下,劳精费神去揣摩政策意图,不如观望与等待。不过,我倾向认为:政策引领,行情随时再起,明天反弹上涨概率较大,就性质来说仍是政策喊话行情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