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木空是老相识,也可以互称哥儿们。因为在我们不相识时,他主动为我的三部小说写书评,而且都能写到我的心坎上。那时木空以写书评为主,还没写过小说,作为回报,我开始追随木空的凤凰博客,最喜欢读他的酒场系列博文。什么“酒场上最周到的五种人”,什么“酒场上最讨厌的五种人”,凡此等等一百篇。后来结集出版博文随笔集《酒场乾坤》,据说比较受喝酒人的追捧,我也多次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忽然有一天,木空在博客里写开了小说,用他的话概括,叫做玩着写并写着玩。也别说,木空的文笔十分独特,涵盖了公文、散文、论文、网文的风格,属于“四不像”,却很小说。尤其幽默调侃的语言,以及出其不意的比拟,时常倒掉读者的大牙。
木空的第一本小说原名“酒场上那点事儿”,后来正式出版时,编辑改名为《小酒场》。我第一时间得书,读纸面的书与读博客连载的感觉差大发了,还是读纸面的小说爽。
如果用广告式的语句概括:《小酒场》即大剧场,《小酒场》里的小乡镇即大中国,《小酒场》是酒场哲学的全解析,原来如此好玩的事都和酒有关。
《小酒场》里的一号人物郑铁桥有句名言,“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酒风就是作风”。木空就是围绕郑铁桥的名言爆料,再现了酒场的形色人群,其内存的潜规则和暧昧堪比“日记门”。木空又不止于单纯的刺激读者感官,他把酒场上升到生存之道。
我认识不少乡镇干部,特意向他们推荐《小酒场》,他们一致认为《小酒场》形象逼真,好像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但又游离于他们的专利。
《小酒场》的余味尚在流窜,木空的《小酒场Ⅱ》悄然问世。虽然较第一本多一些暧昧成分,不过所涵盖的内容,似乎更敏感更焦点。小酒场目标锁定在拉资金、上项目以及干群关系层面,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酒场潜规则比明约定还具影响力,不服不行,酒杯之中藏尽世情。酒场又是男女暧昧的温床,郑铁桥徘徊在几个女人之间,婚姻始终处于摇摆状态,最后他看破酒场红尘,幡然醒悟,固定了自己的爱,可惜有点晚。
时下人们热议职场的不正之风,对吃喝宴请充满了敌意。木空在爆料酒场内幕的同时,其实也在挖掘酒场生态的客观原因。有些人身陷酒场,并非本人意愿,实属无奈之举。如果读出这点味道,对木空《小酒场Ⅱ》的评价,绝对要形成两大阵营。骂木空的大有人在,感谢他的理解的人也不在少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