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酒场的最基础是搞清基本面
(2011-12-06 08:25:10)
标签:
杂谈 |
无论酒场的主题是啥,最终要落实到人头,没有人参加的酒场,是虚拟的空想。因而要做足实这方面工作,显然是酒场基础之基础,又是重中之重,组织者要细心用心格外当心,别不小心把酒场从根子上搞杂。可能有的人说,这有啥基础不基础的,把人叫到一起就行了,哪有这么麻烦。我就要批评这种人的不是,光把人叫到一起怎么成,你知道有多少人吗?你知道他们的路数吗?你知道他们的喜好吗?你知道如何安顿他们吗?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听我讲几段,是否真是那个理。
一是人数决定酒场规模。组织酒场必须清楚有几人参加,三人有三人的安排法,十二人有十二人的安排法,至于团队和会议的人数多,也自有相当的安排。清楚了参加的人数,起码可以勾勒出大致的路线图,从容面对其他事项,这叫心中有数神不慌。即使个别时候人员不可确定,也要弄出大概,以便根据参加人数安排下面的流程。因为人是动态的,答应参加可能中途变卦,没答应参加也可能临时加塞,组织者应当掌握动态,主要是防止防止小驴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
二是搞清被请的姓名和身份。 许多时候组织酒场,都属于代办,组织者仅仅是组织者而已,或者只是传话筒,那就动手记下来,以免忘掉。如果幕后东道主交待清楚,此事很好办,怕就怕东道主当甩手掌柜,尤其是单位上司交办的酒场,组织者不便多问深问,就看自己的道行了。
三是提前预约客人并及时通知到位。请人参加酒场,提前预约,问人家是否有空参加,这是常识,也是礼貌。很简单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有的人缺乏预约意识,想什么时候邀请便什么时候通知,甚至快开场了,才想起通知相关人,纯粹拿请客当儿戏。往往有些人在乎通知的早晚,没有提前预约的酒场,人家宁可闲着无事,也不去捧场。好端端的酒场,就因为通知晚,没取得圆满的结果。
四是问清客人赴酒场方式。这是基础性的礼节,多掌握些被请人的动态,有利于组织者周到细致的安排酒场。当然喝闲酒闹着玩,可以忽略这个环节,如果是正式场合,必须要问清客人赴酒场的方式,是自驾车,还是坐公交或出租,还是坐专车,是否需要派车去接。
五是打听被请者的喜好。人们常说投其所好,用在酒场正当时。既然请人家喝酒吃饭了,就要把人家请得高高兴兴舒舒服服,当好人当到底。单纯的喝酒被请者未必多么在意,有些人酒满为患,酒场推都推不开,请人家喝酒等于给人家添麻烦,没有多少酒兴。这时候如果掌握被请者的喜好,有意或装成无意地往喜好上挂靠,肯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是弄明白被请者有没有特殊禁忌。 这里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组织者要弄清被请者有没有特殊禁忌。比如因宗教信仰的缘故,有的人禁忌吃某些食物,组织者弄明白后,安排酒场就应去专门酒店。比如有些少数民族特别讲究民俗民风,安排酒场时应当照顾他们的习惯。比如有些人受职业约束不能做什么,安排酒场要考虑他们的禁忌。当然有的人还有特殊禁忌,只要交待了就必须顺应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