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场串场喝酒的五大好处

(2010-08-20 17:17:15)
标签:

文化

http://s13/middle/4a23d06dt8e3dcd934ddc&690

前些日子应群里网友们的提问,总结概括了赶场串场的五大坏处。网友们阅读后,评价木空大师算计到微积分里去了,又叫嚣着让我说说五大好处。我本不想从正面解读,但经不住网友们的强烈要求,手痒痒不听使唤,选在风清云淡的早晨,一不小心列出十大好处。

按照家庭的潜规则,此类文章的提纲要经老婆审阅,没有老婆的认可,不能随地解读喝酒现象。家有不幸惨得很,十条好处硬被老婆修理成五条,也正好成全了“木五条”的写作风格。今把全文呈现出来,请酒道高人们举砖评说。

第一大好处:可以用赶场串场作掩护,借口已喝过或将要喝,多头都应付却能少喝好些酒。赶场有先有后,如果提前已经预定,也是无奈中的无奈。既然赶场成为事实,就应正确冷静的面对,首先考虑自己的承受力,否则容易喝多喝高喝成醉鬼。

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赶场人以要赶场为幌子,强烈坚持少喝点,免得下场被人拿个整的。一般情况下,酒场人看在赶场人赶场的份上,就宽宏大量了。但赶场人到了下一场,便以在上场喝多了为由,百般抵赖场上的酒。善良仁厚的场上人,也看在赶场人已经喝过的面子,再次原谅赶场子人的少喝行为。

即少喝了若干酒,还赶了几个场,对赶场人来讲绝对是件便宜事。因而有些喝酒人不时采用此战术,多头应付或唬弄,闹得赶场酒不累,甚至以赶场当道具躲避酒,其实他根本没赶场。

第二大好处:同时兼顾多方关系,显得热情周到全面,谁都重要谁也不想放弃。不爱串场的人能不串就不串,串场是对他们的生死考验,宁可推掉部分应酬,也要专心致志地喝一场酒,况且串场容易喝多喝醉。

爱串场的人挡也挡不住,因为这种人具备性格的支持,喜欢串场基本形成种习惯。在这种人看来,谁的酒场都重要,谁的人情都至上,谁的酒都必须喝。因为外人叫喝酒,本身就是看得起人。他们不好意思拒绝,也不会委婉地后推,只要有酒场合,他们保准参加,宁可多串几场,也不能忽视每场酒的存在。

这么串场虽然很忙活,但显得待人热情做事全面喝酒周到,请客人以为串场人重视而欣慰。串场人带着酒气辛苦地串场,能够感动久等的朋友们,增加朋友间的感情幅度。

第三大好处:证明自身社会关系多人脉指数高,吸引更多的人主动示好。赶场串场的人都特别活跃也活泛,堪称八面玲珑四面见线。他们认识的人多,互相有交往有酒场的人多,社交能力属于超强,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有些人反感串场者用酒不专一,喝着杯里的想着瓶里箱里的,都想讨好弄不好都讨不了好。但多数时候人们佩服他们的人缘优势,羡慕他们能够交往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人,很想通过串场人也串到其它场合,与与新朋友们结识成老朋友。

串场人的酒场朋友数也数不清,这就是串场人混世处事的资本。因而只要串场人把握好节奏,处理好各场间的关系,把串场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人们还是愿意主动交往他们,在他们的带动下,能更好地融入酒圈子。

第四大好处:锻炼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认识交结更多的朋友。串场赶场也是门很深的学问,同样的是赶场串场,有的人表现得差强人意,让外人感觉没正经很乱腾,好像不是本分人。

但这丝毫不影响赶场串场的正面形象,赶场串场在不同人群之间,要接触不同类型的人,首先要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至少赶场串场能锻炼适应力和应变力,变得见人说人话,遇鬼喝鬼酒。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串场的风度翩翩,使与之打交道的人都产生好感。有些人赶场串场孜孜不倦,肯定赶出了乐趣串出了实惠。

赶次场串次场说易也不易,赶场串场能交结一些新朋友,固定并加深与老朋友的情谊。

第五大好处:通过察言观色加深交流,能够发现新的机遇,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赶场串场的过程,其实是增加信息量的过程,信息量并没写在桌面也没写在脑门,而是写在酒词中酒杯里。或许说者喝者无心,但串场赶场者有心有意,收集到对己有用的信息情报,是超越酒的最大收获。

酒场是社会交往的特殊平台,有些信息情报只能在酒场上获得,这是喝酒人之间不言小秘密。毕竟酒后吐真言,酒后才能拉近人与人间距离,哪怕是暂时的,收获到的信息准有用处。

酒场得来不费工夫,赶场串场越多,收获信息的工夫越深,有些信息情报就是机遇,就是职机就是商机。围绕信息做文章,当场解决问题成本最低。即使现场不能解决或不便于解决,顺着线索追下去,课外活动做到位,没有解决不了的大小问题。

内蒙的“下马酒”成了“下马威”(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