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上不喝酒会出现的几种后果
(2010-01-22 10:11:51)
标签:
杂谈 |
我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文字,也替他俩忧愁为难。这是带普遍性的职场问题,但解决起来并没特效方法,只能从实际出发撞大点。不过我还是列出不喝酒的几条后果,供两位小网友参考。
坐在酒场不喝酒,去酒场干嘛呢,这恐怕是参加酒场的首要问题。酒场是渴酒的平台,酒是串联关系情感的纽带,喝酒是对东道主的起码尊重,没有特别特殊的不宜喝酒情况,不喝酒肯定要惹得主人不高兴。职场酒的主人是上司,如果不听从上司指挥喝酒,当然上司要有意见有看法,上司的意见很重要,而上司的看法更可怕,会制约不喝酒人的提升之路。
一般人会在乎领导的看法,因而把不喝酒领导可能不高兴放在首位。说实在的,坐在酒场不喝酒,也失去参加酒场的意义。不喝酒就没话说,不能充分表达个人意愿,只看别人推杯换盏,眼红眼热没眼力,像个呆子傻子般坐在酒场,不知什么时候入定成和尚尼姑。如果不喝酒还抢话语权,惹得大家瞪白眼,轻者被人奚落,重者讨些没趣下不来台。
再分析些浅层面的后果。坐在酒场不喝酒,显得对人不热情也不看事。敬别人酒时,以水代酒情分浅,说起话来没底气,好像不欢迎不重视,客易被人误解为冷淡轻视。别人端杯敬酒,不喝酒只喝水,对方难免产生联想,职位不高架子不小,未免太小瞧人啦。酒是性情水,热情与豪爽全潜伏在液体内,端着水杯打全场,难以给场上人留下好的深刻印象。
酒场是以酒说话的地方,往往几杯酒干掉,就能找到知音找到朋友,彼此互相认可互相信任,一些棘手的问题,通过酒水的反复交流,会毫无悬念地融解在酒中。而不喝酒的人,难以进入这个层次。谁不喝酒,别人便对谁不以为然,不会主动地找上门进行交流。因为不喝酒便不值得交流,也无交流的渠道。浅浅地礼节性交流过后,不喝酒的人就被遗忘在旁边。既使有心追着别人交流,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喝酒的人,想办成必须通过酒交流才能办成的事,应该没多大希望。把交流的路堵死,解决问题的大门关闭,不喝酒的人成为酒场多余人,孤芳自赏也好,自寻烦恼也罢,反正会失去很多很多。
酒场上有些话,必须得到酒的支持才能脱口,否则难以启齿。比如近乎肉麻的恭维词吹捧话,平时没酒刺激都难以表达出来,即使心里有冲动,也会被理性压制。但因酒鼓动会拉下脸面,该说无顾忌,想说嘛顺嘴吐,谁听了心里都会舒服,舒服便是成功的前奏。反过来再论述,不喝酒往往失去说话主导权,有些话不能表达充分,或者表达起来不充分,想让别人听话中话,自己去猜测去领会,别自我多情啦,什么关系人家才那样做。
总结归纳不喝酒的后果,会出现花样百出的主题词,这里不妨简单的概括几句。不喝酒会让上司骂装逼,让同事说玩深沉,上司若发火,再努力也无效。不喝酒会给人不实在的感觉,影响别人的认可指数,不愿与之深入交流。不喝酒会被人看作不合群,长此下去被孤立在酒场外围。不喝酒也给人不食烟火的印象,对定力太强的人,人们都有所防范。不喝酒难以融入大酒场,使自己的社会关系面狭窄,遇到难题时发闷发怵。
罗列这些不喝酒产生的后果,绝非号召全中国人都喝起来,而是为不喝酒的人提供借鉴。不喝酒的好处多着呢,以后我会另加论述。至于最后喝不喝,那是个人的事,谁也不能左右。出于一份责任心,还是要提醒几下,不喝酒的后果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自己要实事求是地把握。小题大做不好,因小失大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