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也会看A片
(2009-01-04 10:54:19)
标签:
a片大宝大熊猫看小电影沈宏菲高阳文化 |
看起来有些无聊的解释,分不清楚哪句是沈宏菲的创意,哪句是我的临场发挥。读沈宏菲的专栏随笔,虽然是无意得来的机缘,感觉读起来很解眼馋过嘴瘾。他的文字基本面很活泼,貌似随意顽皮,谁都能想到,却内存深刻大气智慧的功底,二般人使出吃牛奶的劲,也表达不出宏菲式的词意语境。沈宏菲幽默调侃起来十分到位,嬉笑怒骂皆为看点,意淫连连绝不直接贩黄。他善于发擦边话,钻汉语文字的空子,甚至连英文也不放过。他编排文字游戏的手段与技术,至少评个九段十段或十段以上。综合读他的文字印象,应该列入快当惬意的文字旅行。
打开《大熊猫看小电影》,我与沈宏菲近书接触,以“大熊猫看小电影”为代表的近80篇随笔,足够我热情奔放地耍活。沿着沈宏菲的文字轨迹,我练拳击打太极玩柔道,前后穿插,上下起伏,左右扭动,悦读的高潮一个接一个,真是快乐无穷。
读沈宏菲的书,听沈宏菲的话,并非因他经常去《三联生活周刊》作客,专写“思想工作”专栏。《三联生活周刊》名声名气名望再高大全,因为我没有涉猎过,距离太远够不上,无法做出相关的评判。书内大宝的推荐序,我走马观花式地一目几行,回过头细品一遍,其实并未当真。从序的语言风格与内容推断,大宝也是烧炒文字快餐的高级痞子,与沈宏菲关系钢钢的暧昧。热捧爆吹,大宝好像漫不经心地抖动几下炒勺,勺内文字材料佐料就有限的几句,但精当得很,实惠得很,目标得很。为有哥们多豪情,敢把牛皮吹上天。我杞人忧天地担心加祈祷,大宝别吹漏了,以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大宝同志教导读者:有道是有井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有专栏处有宏菲。将沈宏菲上升到与金庸、高阳并驾齐驱的高度,大宝真能忽悠真敢排位。细细咂摸,确实耐人寻味余音飘摇,觉得不顺眼又挑不出破,可谓出神入化用心良苦。前推二十月,有这种涉嫌吹痈舔痣式的序言挡路,我看几眼就够,不会太当真。此书早在2005年5月出版,为何两年后才流落到我的视野,也许这就是牵连,缘分哪!
我带着好笑不怀好意地向书内挺进,张大嘴品尝大宝爆炒的滋味,笑看沈宏菲用什么表现收场。按着我独有的验书方式,顺手掀开书中一页,进行以偏概全的化验扫描。来时一定没有摸过忌讳,手气真不错,我竟然翻出“本鸡”来。沈宏菲形容放养的本鸡是“行尸”,圈养的本鸡是“走肉”,这种奇怪的联想与歪解,出人意料却恰如其分。我继续信手翻阅几篇文章,色泽新鲜麻辣烫,真他兄弟的有几把刷子,半下就拉近彼此距离。宏菲是痛快性情的大老爷们。
按传统流行的说法,鸡如吉,我出手捉鸡,大有交好运走顺字的兆头。沿此思路想美事,开书见鸡,图了大吉利。爱鸡及书,忘掉先前的胡思乱想,我说服自己向前行,无论如何要拿下《大熊猫看小电影》。有鸡开路,什么样的文章都好说。意念大变天地新,我越翻越可心入眼,与沈宏菲的文字暂短交流,竟然相见恨晚,收获颇多,这才有了上边的观感。大宝也是活宝式的写手,寥寥几语,点评切中敏感点焦热点。宏菲的专栏文章时髦先锋,我连读不厌,一气读成,还想再来第二次。
都是那只“本鸡”惹了事,反过来我还要感谢那只鸡,没有鸡祥如意的开局。我怎么会如此顺畅地阅读完。此本鸡乃彼大吉,闲点几下不费事,关键老想着有哪些吉利事飞进我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