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关于房地产的一些思考

(2009-07-06 22:01:17)
标签:

房产

人口红利

房价

建安成本

中国

财经

最近思考了一些地产问题。在上海地区,目前土地成本和税收占商品房成本大约60%,这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瓜分的,政府是地产繁荣的最受益者,这是阳光下的秘密。加上建安成本,余留给开发商的利润,大概只有10%。可怜的万科08年净利70亿,缴税上百亿。

 

于是这里就涉及了一个中国房产的盈利模式问题。开发商靠什么赚钱?在覆盖的成本中,税收是按比例浮动的,建安成本基本是固定的,地价也是拍下的那一刻就固定的。然而,其中能最大程度影响房价的,还是地价。

 

虽说我国的楼市名曰商品房,其实除了以商品的形式卖以外,一点都不商品,至少没有市场经济特色。因为目前有以下几个原因限制了住房的真正商品化:

1.       城乡差距大。

2.       贫富差距大。

3.       东西部差距大。

4.       户籍制度。

5.       人多地少。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中国的住房不具备普遍的同质化。发达地区的人不愿意去欠发达地区,能住好地段不愿意住差的地段,户籍制度也限制了很多人口的迁移。不过财富的诱惑是巨大的,于是很多人都涌入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这20年来的趋势就是,农村人往城里跑,地方人往省会跑,全国人往京沪穗跑。于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就出现了。

 

一个城市的房价,不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而取决于能消费这些住房的最高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富人越多的地区房价越是贵,市和市之间如此,区和区之间也是如此。

 

土地越是少,商品房库存越是少,房价就越贵,因为楼市有意无意的陷入竞买之中。更何况房产代理商出色的销控手段。回到地价这个问题上,一个区域的土地是既定的,不会多也不会少。一旦开发商拍下这块地,这块地的价值就因为地的减少而提升了。越是在高档的地区,这种情况就越明显。于是深谙此道的开发商,往往卖楼卖的越慢越好。稀缺性导致了未拍卖的土地价值升值较快,而周围地块再次被拍走,完建商品房的70年地租(也就是土地成本)水涨船高,房价自然上涨,开发商利润自然提高。

 

中国这种扭曲的土地和商品房市场,注定了中短期内房价大趋势是上涨。房价要跌,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大规模的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可惜,中国楼市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银行为了不让开发商倒闭,自己用竭尽所能维持开发商的生存。另外,占据60%收入的政府,可能让开发商大规模倒闭么?

 

第二是人口红利的退去加上物业税的开征。届时目前的7080后独生子女们,因为老人过世而每个家庭拥有三四套房子。房子怎么办?出租么?出售么?现在中国的租金收益率之低毋庸置疑,投资房产的收益主要来自低价上涨。但是,人口红利消逝,另外城乡差距开始减小(这是必然的,弹性大小的问题),迫使房价上涨的空间不断缩小,随着供给增加,抛售开始。另外,如果物业税一征收,现在的租金够交税的么?当然,具体的征收方式现在谁都不知道,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思考了这么多,我得到一个结论,人口红利消逝之前(7080后的父母开始给遗产),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08年是一个压力测试之年,没想到房价坚挺了,而且更贵了。笔者所居住的上海浦东某地块房价就是这样。但是,一旦人口红利消逝,以及叠加物业税的影响,中国楼市恐怕就要逆转了。只是这还比较遥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