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渐行渐近,这成为目前压制市场继续上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一旦IPO开启,股票的供给会大幅增加,而同时从信贷情况来看,4月份信贷增速显著回落,因此市场担忧供求面会发生转变。
谈到IPO对市场的影响,就有必要谈市场的功能和监管者的意志。A股市场失去融资功能已经多时,而失去融资功能的市场则是一个纯粹的投资者博弈市场。目前经济陷入低谷,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建设,除了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需要充分发挥作用以外,证券市场IPO这种直接融资,其功能也要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地方债筹集资金进行扩大投资,但受制于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以及政府赤字预算,面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要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刺激国内资金效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开启势在必行。IPO就是在这样一种逻辑框架下开始考虑重启的。
既然要重启IPO,那就要相应的资金进入股市参与市场活动。因此可以看到,目前监管机构对于新基金的审批是极其宽松的。据目前统计,至五一节后不到两周时间内获批新基金已经增加到了8只。同时,今年新基金发售持续升温,已结束募集的新基金募资总额达到了958.32亿元。
那整个社会的资金是否足够来支撑这个市场呢?尤其是在信贷增速4月份出现大幅减缓之后。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根据本人连续观察的货币情况而言,虽然信贷增幅开始放缓,但M1和M2的差距仍保持扩大,M2和M1的差额即企业的定期存款和居民存款。也就是说,目前有大量的资金囤积在银行体系内,信贷的大幅增加使得剩余资金仍未找到合适的去处,这是个很大的堰塞湖,是未来行情推进的后备资金。未来要观察市场是否存在继续上行的动力,则必须密切观察储蓄是否出现加速活期化的趋势。不过至少有一点,市场继续上行的后备弹药是充足的。
一方面是IPO重启工作的步步为营,一方面是资金的循循善诱,因此在IPO尚未开启之前,市场上有压,下有保,但最终目的就是促成市场的融资功能重启。
其实,市场的融资功能已经逐步恢复,并且带来了不小的财富效应。虽然IPO暂停至今,但增发方案的重新实施趋多,是反弹至今比较明显的一个现象。原本很多个股股价因市场的大幅下挫而低于先前制定的增发价格,因此增发方案被搁置。如今在反弹的春风下,相关个股的股价在上市公司和市场主力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超越了增发价格,增发方案也得已顺利实施。在这种模式下,上市公司融资成功,而做高股价的市场主力也赚得盆满钵满。
总的来看,这一波市场的反弹行情,其背后是有企业和政府的强烈主观意志在里面的。如果IPO一出台,就导致了市场的急转直下,势必造成融资功能无法启动。因此出于全局层面地考虑,为了顺利实施IPO,无论从参与IPO的资金考虑,还是从维持维护市场热度考虑,新资金将不断地被引入市场。充沛的流动性将给予目前的市场估值强有力的缓冲。基于此,只要目前的经济趋势,信贷环境,以及政策导向这三个因素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IPO出台引发的调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入场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