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济 |
在1月份的CPI和PPI出来之后,原本打算分析一下之前对央行将在3月份加息的预测的阶段判断,料不及今天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这样一个举动,让市场对3月份加息的预期减弱了不少,尽管笔者还是希望能够有一次加息。
早在去年,笔者对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就总结为重点在于信贷体制问题和银行体制问题,而不是货币市场问题。控制流动性过剩,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结症在于放款门槛,而不在于信贷成本。因此,06年以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在暂时无法对于商业银行信贷体制进行快速有效的改革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调控工具。加息,在当时的情况和调控目的下,是一个并非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06年第四季度开始,特别是12月份,CPI增速同比上涨2.8%,加息的迫切性犹然显现。如今加息的目的,并不是着重于调控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过热,而是考虑到关键的民生问题—生活成本。
06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已经显现,连续数月的CPI和PPI已经说明事实的确如此。对于普通民众,他们感受到的不是统计数据,而是牛肉面又涨一块钱了,这就关系到怎么吃和吃什么!
先来看两组1月份的数据: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6%,但同去年12月的2.8%相比有较大幅度回落。食品价格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7%.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9%,油脂价格上涨16.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3.5%,鲜蛋价格上涨21.4%.上涨的还有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衣着类价格,除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8%外,余者均在2%以下。
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上升0.4%,较上年同期上升4.6%。农产品价格较上月上涨0.9%,较上年同期上涨7.8%。原粮价格较上月上升0.9%,较上年同期上升9.2%;畜禽价格较上月上升3.4%,较上年同期上升18%。蛋类价格较上月上升0.8%,较上年同期上升13.7%。蔬菜价格较上月上升2.5%,较上年同期下降13.7%。有色金属价格较上月下降3%,较上年同期上升22.6%。铜价较上月下降7.5%,较上年同期上升27.4%;铝价较上月下降0.7%,较上年同期上升6.9%。黑色金属价格较上月上升1.8%,较上年同期上升5.4%,其中生铁价格较上月上升1.6%,较上年同期上升7.9%;钢材价格较上月上升2.2%,较上年同期上升7.7%;钢锭价格较上月下降1.1%,较上年同期下降3.6%。铁矿石价格较上月上升1.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8.1%。本月煤油电价格较上月上升1%,较上年同期上升7%。
原油价格较上月上升5.8%,较上年同期上升8.0%。成品油价格较上月下降1.1%,较上年同期上升11.5%。煤炭价格较上月上升1%,较上年同期上升5.6%。电价较上月上升0.2%,较上年同期上升5%。
哪部分涨的最厉害呢?以上这两段文字中红色字体部分,是百姓生活成本中比重最大的,也是上涨速度最快的。这部分的上涨速度同比均超过目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说,1年前百姓放银行的钱,购买力已经大大降低。同时,1月份物价上涨速度环比虽然大幅度降低,但仍然保持一个向上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今央行在进行货币政策决定的时候,已经不应该仅仅考虑货币流动性过剩,而应该把天平倾向到实际利率。以上海为例,06年9月1日起最低工资从690上升到750,上升幅度为8.696%。同期的累积物价指数上涨了多少呢?更何况,目前的国情是,大部分群体的银行资产,其购买力在不断的缩水。
诚然,加息会缩小人民币和其他外币之间的利差,会导致更多热资涌入中国,但是,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依然蓬勃的时候,0.27%的利息收入对于热资来说并不具有太高吸引力,而对百姓生活来说,在当前低收入的水平下,具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央行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前一篇:加息或许在三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