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本心理学与人本占星学

(2008-06-28 16:31:46)
标签:

业力占星

人本心理学

整合心理学

教育

分类: 业力占星学

选自《生命四元素:占星与心理学》([美]史蒂芬·阿若优著,胡因梦译)

占星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证实人生的意义是可以诠释出来的。过往的数十年里面,占星学之所以会在科学和学术圈子里变得恶名昭彰,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占星家都着眼于事件的预测,而非个人的内在生活。

 

  在过往的十年里面,人们再度对人及其主观经验感兴趣起来。这种心理学途径被称为“第三势力”或“人本心理学”,它跟过去几个世代的心理学家所主张的机械化典范有明显的不同。虽然人本心理学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越来越影响到其它的研究领域,但仍旧有许多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不够科学的研究门径。人本心理学是从整合观点来看待人类的精神和情感生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途径,而且由于它强调的是主观性和完整性,所以自然不容易从客观和易于测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虽然如此,还是有一种心理学工具可以用在观察人格类型及其差异上面;这个工具就是占星学。
  但是人本心理学和其它研究人性的途径究竟有何不同?首先,所有的人本心理学家都相信人人皆有成长的潜力和完整的本质。如同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
  主观的个人具有一种根本价值和重要性:无论他被冠上何种标签或是以何种方式来评量,他永远是个人,而且是深不可测的。他不仅仅是一套机械装备,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的聚合体,也不仅仅是个对象或抵押品。

  另一位心理学家莫利斯·特默林(Maurice Termerlin)也写过人本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像科学目标那样是可以测量或控制的。事实上,越是成功的心理治疗,越难预测个案的发展,因为个案的僵固倾向会减轻,自发性和创造性则会增强。
    特默林的这段话似乎跟流行占星学强调的预测面向有冲突,因为人本占星学的重点是放在人而不是特定的事件上面,就这一点丹恩·鲁依尔这位人本占星学最杰出的代言人曾经写过:“事件是由人造成的,”此即人本占星学和其它类型的占星学最大的差异。同样的,强调人本的心理学途径对生理或心理疾病的诠释,也从辨认人会有什么问题,转向了辨认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人本心理学重视的另一个面向是人类的创造和自我实现潜力,这比他的局限、反常倾向以及适应社会的困难更重要。事实上,人本心理学是唯一可以让人发展出独特性及个人存在基调的途径,而占星学在这方面的研究一向是独到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把存在定义成个人的“潜力模式”,他说:“虽然人皆拥有这些潜力,但每个人身上仍然有其独特的模式。”这段引言也可以用在个人的本命盘上面,因为占星学的本命盘象征的就是在每个人独特的潜力模式。
  詹姆斯·布根绍尔(James. F.T. Bugenthal)是一位推广人本途径不遗余力的心理学家,他主编过《人本心理学的挑战》这本书。在一篇标题为“人这个难题”(The Challenge That is Man)的文章里,布根绍尔写道:
  阐述一个人如同阐述遥远的银河系一样困难。订定集体行为及其能量的律法,就等于提出一个有关人在世界的存在方式的假设。描述人类的经验,就好像试图描述采样片上的微生物一般…,人本心理学家…将这种经验的基本主观论点视为努力研究的方向,我指的是我们对外在世界做出的任何一种说明,不可避免地一定会牵涉到当下的自我,许多作者都描述过我们所谓的客观性最终的主观性……,人本心理学的复兴,意味着科学关注的焦点再度导向了主观性。

  在这段引言里面,布根绍尔概略地提出了他对宇宙完整本质的见解,此乃占星学最基本的哲学前提。布根绍尔进一步地阐述了他所认为的人本心理学的主要目标:
  人本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完整地描述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彻底达成的目标;但了解这项任务的本质仍然是很重要的事,而这样的论述势必得把人类的天份包括进来,也必须把他的感受、思想及行动的潜能包括进来,同时要考虑到他的成长、进化以及退化倾向,还有他跟各种外在制约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还得考虑他的经验范畴和种类,以及他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意义。

    除非布根绍尔对占星学的运用和精确性很熟悉,否则他势必无法了解要达成这个目标是很容易的事。只要采用占星学做为心理治疗的工具,很容易就能达成上面这段引言提出的目标,也能保有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个人成长、潜能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开放性。布根绍尔同时触及了预测性的问题:
  ……人本心理学试图描述人及其经验,以便让人更能预知和掌握自己的经验(这会使人拒绝被人操控)。
  丹恩·鲁依尔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人本占星学所追求的相同目标,这种预知性和个人自由是不冲突的,因为人最终的自由乃是要选定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情境,如同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描述的:
  我的观察一向侧重于内在的、主观的、存在性的自由,这份自由意味着为自己选择的存在方式负责,并且认清自己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产物,而是不断在显化的过程……再来要诠释的就是这份自由与内心的因果关系并不冲突、甚至是互补的。自由应该被看成是个人生命秩序的达成,如同马丁·布博(Martin Buber)所言:“自由人…既相信命运,也相信命运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他在世间自由地、自发地、负责任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让命定的事件穿越自己,也穿越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让我再引用布博的一句话,“一个能够忘却因果、从内心深处做出决定的人…就是自由人,这样他所遭遇的命运就会变成他自由的对应物。命运不再是他的界线,而是他自我实现的契机。”
  我们所提到的这份自由是存在于人这个主体身上的。个人透过这份自由去选择圆满自己,方式是在命定的事件里扮演自发及负责任的角色。这种对自由的体认才是我的个案最具有意义的发展方向,因为它能帮助他们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变成一个完整的人。
  今日的人本心理学途径的缺点之一,就在于它虽然试图维持一种对个人经验的开放性和理解的态度,但却缺乏与个人相关的、不断在蜕变的分类法。若想发展成符合人本心理学终极目标的明确理论,就必须拥有这样的分类法。但我们却发现人本心理学仍然固守在一般性的诠释法则和既定的态度上面,而并没有发展出一种有用又明确的描述人格及人的成长的理论。许多人本心理学家迟迟不愿接受任何一种区分人格类型的法则,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样的理论在过往的历史里一向被用在支持社会伦理上面,而且逐渐倒退成严重的心理治疗的障碍。同时许多人本心理学家现在都积极投入于超个人、超验或神秘经验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让他们面临了某些形上问题及现实;面对那些层面的经验,让这些科学家意识到老旧的人格理论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我强烈地感觉带有足够的宇宙性又能提供现代人本心理学良好基础的,只有宇宙本身及其稳定不变的模式、周期循环和韵律。
   过往的四十年里,丹恩·鲁依尔一直在发展这种不是以事件为主的人本占星学。这种占星学是运用天体的周期活动做为象征语言,来表达个人和集体的生命基本模式。此种占星学主要是在处理整体性的形式和结构,为研究个人经验内涵的心理学提供意旨深远的基础。在这样的宇宙性背景之内,正常生活的每日经验以及带来成长的偶发危机,往往会变得更有意义,也更能被我们理解,如同鲁依尔所描述的:
  重点是要认清任何一个时刻发生的真相,而且要将其调和到你存在结构的整个模式里。
  那些从存在主义观点看待生命的人,很容易把一切事物都当成是荒谬的,据维克多·法兰可的实验显示,这样的观点会摧毁人的活力和健康。生命的意义比其它任何东西都能为人带来健康。生命的意义可以定义成穿越一连串彼此相关的人生阶段,每个阶段都能够为发生的事件带来一种参考架构。占星学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把生命的意义彰显出来……。
    占星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证实人生的意义是可以诠释出来的。
  过往的数十年里面,占星学之所以会在科学和学术圈子里变得恶名昭彰,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占星家都着眼于事件的预测,而非个人的内在生活。鲁依尔的人本心理学跨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重点从外在世界转向了个人经验及成长过程的内在世界。虽然推进法和移位法之类的预测技巧,仍然在人本导向的占星学里占有一席地位,但这些方法已经不再是指出一些无意义的命运,而是从生命经验中看出成长的机会,然后把新的面向整合到存在的模式之中。换句话说,那些关键性的人生阶段,现在已经被看成是自我实现及成长的模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即使是困难的经验,也可以是正向和促进成长的。鲁依尔用以下这段文字解释了人本占星学所强调的这个新面向:
  如果你希望占星学能展露它的精髓,就必须把焦点集中在它真正的特性上面──它能够阐明生命最完整的价值,而且是依个人情况而定的。
  我们试图了解的就是整个情况背后的意义。行星的位置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如果你明白宇宙本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个能够整合一切的系统,那么在这个系统里面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地位和作用力。如果你想了解这个系统在时空之中的某个特定的焦点,你就必须把它看成是这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虽然个人似乎已经从这个系统中脱离出来变成一个自全的小我,一个小小的有机体,但这整个系统仍然不断地和个人进行和谐的交流。每个时刻的任何一个个体,看似已经从这个整体脱离了出来,但仍然是整体的一部分。占星学就是把人的所有运作活动和十个基本行星相连,每个行星都代表某种活动的明确特质。简而言之,它们代表的就是这个人的生命蓝图。
  鲁依尔在他的《给新人类的占星学》(The Astrology for New Mind)中指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之中有许多依照先天模式在活跃互动的势力,而这会建立一种人生目的以及和整体宇宙相连的基本关系。这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根本上和更大的整体宇宙是没有差异的,个人的确是整体宇宙的一个特殊的面向,而且是集中于空间里面的某个焦点的。当他诞生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存有时,是带有特定需求的。当婴儿吸进第一口大气的那一刻,他的基本生命韵律会在特定的环境里建立起来。
  如同鲁依尔所描述的,“每一个存在的系统都有其基本驱力或实质性元素,”而且地球上的人类就像行星在太阳系里的地位一样,是整体宇宙中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建构出一种宇宙性语言,来贴切地描述人的存在方式及其运作模式。在美国占星家年会里鲁依尔藉由演讲总结了占星家们最重要的功用:
  占星家要活出更有觉知、更有体悟的人生,亦即更客观地去了解你存在结构的基本要素的相对意义和特质,同时要了解你周围的人的存在……,这便是一种智慧之道。
  今日有许多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创造出一种强调正向要素的心理学,这些要素包括自我实现、发挥创造力、发展高层意识,以及当下体悟自己的核心本体。不论是人本心理学家、教育家、谘商师或是一般人,都可能在占星学里发现最有效、最强而有力的工具,因为占星学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语言,能精确地描述在我们之内运作的宇宙元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