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问篇

(2006-10-17 14:08:48)
分类: 答问
[匿名] 心痛 2006-10-15 15:34:54
我的心很空虚.自己的曾定过婚的男友以和别的有钱的女人同居,或许已经蕴酿后代和合法婚姻关系.自己的有缘人并没有出现.工作处于失业.所有的理论说教都无法解脱我的痛苦的心情.为何得到时容易?失去时难?实践是真理.我怎样渡过苦海?请明鉴!
 
回答心痛的留言:
“分手”是人生非常关键的时刻,因为与我们分离的不仅仅是一个恋爱的对象,同时也是我们投射在这个人身上的所有期望、价值与安全保障。因此“分手”就是面对这些东西的落空,也是与内心最幽暗的深渊产生连结的时刻。如果能发挥理性,安下心来面对与觉知内在的那些扰动,而不试图向外求援或急于抓住一个救生圈,妳就能从这种深层的“剪断脐带”的婴儿式痛苦中,逐渐发展出内心的力量,然后才能真的长大,否则这种卡在早期负面能量的情况,会一直拖累着妳。我在年轻时每结束一个关系,感觉上都像扒了一层皮似的,那种痛苦是每一个善感的人都害怕面对的炼狱。不过一旦克服了恐惧,穿越了这种试炼,妳对自己、对别人、对生命的体认就大大不同了,因为情欲的真相妳已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最后妳会发现原来自己什么也没失去,失去的只是那些投射出来的需求罢了。
 
[匿名] judy 2006-10-02 21:28:38
你真是我眼中的奇女子,美貌和智慧并存。年轻时的你很美,但我喜欢你现在的这种美胜过你年轻时。前几天和朋友闲谈说起你,他说你现在没有以前好看,我还和他发生了争吵,他不懂!昨天在当当订了你的书,但好象假期后才能送到,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果可以,很想你能回复我的留言,可以吗?哪怕只是一个字也行,呵呵。
 
回答Judy的留言:
有一阵子我因为严重湿疹而几乎毁容,却同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再需要为容貌担忧的快感。人为了这付形体,真是担负了太多的压力,或者应该说是女人吧,因为没有人会在男人的外表上着墨那么多。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制约,但愿我们女性能及早看透这层制约。
 
[匿名] 南北 2006-10-02 21:31:41
胡老师,我想问个与此文无关,但是与心理有关的问题,留言在你最新的文章后面,希望你能看到.我是个大三的学生,正在准备考研.然而我很害怕考试,虽然从小到大考试过很多遍,也没有过很大的失误,但我仍然感到害怕,尤其在这种有可能决定人生的考试中.虽然我知道我考不上也可以去工作,但是这两年我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很低,而且我个人更希望继续深造,我就更害怕考不上了.
更麻烦的问题是,我这么害怕,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可能是由于大学懒散惯了,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去看电影,去听音乐,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反正超过了作为一个备考学生偶尔放松的时间.我明知道这样不对,但还是控制不了.
我这是不是心理病态啊?我觉得我小时候自控力还不错的,怎么会这样?而且好象越活越小,似乎这些问题是小孩子才会有的,而我都那么大了还会这样.
 
回答南北的留言:
控制不了自己,其实是丹田部位的能量中枢阻塞所导致的──这个部位就是意志力的中枢。因此要探究看看到底是肠胃道有太多的浊气,还是排便情况不佳,或者是长期压抑了过多的负面情绪。
 
茗剑 2006-10-14 17:33:28
克氏阅读印象(一) 云山风 发表于 2006-10-8 12:05:00
二00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星期五
今天读完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我已经读过两岸已经出版过的近二十本克氏作品,本来不想再购买克氏的书了;但这本《最初和最后的自由》则是我一直想要读的书,因为奥修曾经提到过,这是克氏最好的作品,他所有的书其实都是这本书的重复。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在大陆出版时,我即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此书。
克氏的书不但重复,就是同一本书里的内容,也是重复的。他谈论的风格一成不变,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总是同样,虽然谈论的对象不断地变化,针对的问题不断地变化。克氏极其敏锐,极其聪明,他对问题的剖析是很彻底的,毫不妥协,扫除所有的不究竟的方便说法,而回归到那个根本的般若观照。这样一来,他就不是随机说法、建立广大教门的大宗师,他只是直接讲他自己的真理,他并没有考虑他的听众能否接受。不是我向你妥协,而是你必须向着我的高度走来!他的风格可以说近于禅,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跟随他,进入他的世界。真正得到了克氏的心法,随时随地都能保持无选择的觉察,那么确实不再需要任何其它的方便法门了;但问题在于这个一刻接一刻的觉知,是“最初和最后的自由”,是因果一如的“果位”上的教法,它本身是悟道的成果,而不是一般人所能契入的解脱之因。在这一点上,这是顿悟的法门,而克氏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到顿悟式的觉知,然而克氏又没有其它的方便,反而是一味地否定所有的修道法门,这只能使他的听众陷入无可奈何的迷茫之中。事实上,般若是在已有的万法之中融通淘汰一切法,真正的圆教是即一切法而为圆教,不取不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而不是寡头地突出一个圆满法而与次第法门相对立。因众生的根机无量,他所处的位置和面对的问题无量,所以相应的修道方法也就有无量,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种种教法的施设,都是有必要的。有为不能直接契入无为,但有为可以是消除业力习气的对治法门,用相反方向的业相来抵消已有的业相,最后显现那个无为。在这一点是美赫巴巴的教法要圆融得多,克氏是一门深入,巴巴是广大圆通。
克氏的书,可以每天读几段,作为一个经常的敲打、一种头脑的清洗和一个觉知的提醒,但不必多读,读多了就会陷入机械性,就会麻木。《最初和最终的自由》确实代表了克氏教导的精华,这也是我完整阅读的最后的一本克氏之书。
http://ks.cqttg.net/ShowPost.asp?id=3697
 
茗剑 2006-10-14 17:35:22
克氏阅读印象(二) 云山风 发表于 2006-10-8 12:10:00
二00六年十月八日,星期日
那天我从社科院图书馆借了几本克里希那穆提的新书,但翻读之下竟索然无味,我对克氏算是彻底厌倦了。克氏自己是否真正得道,我现在是有怀疑的。他的智慧不圆满,不通透,可以说是偏执一边的。他只有一个思路,一种模式,他无法带给人圆满的正见。他的无路、无模式正成为他的新模式,他不懂有为与无为的统一,更不了传统与非传统的统一。他现在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而从克氏的追随者身上,我更看到了克氏风格的无效甚至对灵修者的误导与危害!某些追随克氏的人,一知半解,执着于克氏的风格,自身又不能进入纯粹觉察的状态,却借用克氏模式来扩张自我,他们盲目批判传统,自大地否定一切修行的方法,陷入了极端无知无畏的妄想状态而不自知,甚是可悲!此与禅宗的末流所犯之口头禅病略相仿佛也。
Re:克氏阅读印象(二)
无知(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0-14 11:16:00
而克氏的跟随者往往落入两大截然对立的阵营:一个是伪自信或缺乏自信的泛体系爱好者,包括新时代追随者;另一个是反对一切体系的极端排他者。前者是对克氏一贯教导的极大讽刺;后者暴露了克氏教导的内在矛盾:克的表面的反体系反模式,无异于被掩盖着的原教旨主义,这让人想起后现代主义的自我陷阱。Re:克氏阅读印象(二)
无知(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0-14 10:56:00
深有同感。综观克氏的生平和教言——他的修道和灵性觉醒过程,教法,性格里的矛盾等,他似乎是见道的,但不是得道者。这多少解释了为什么他的修为没有摆脱自我,他的教导是不平衡的和不完整的。
http://ks.cqttg.net/ShowPost.asp?id=3696
 
回答茗剑的留言:
你所刊登的几篇有关克氏教诲的文章,以及你过去发表过的见解,都十分地鞭辟入里。其实克式的教诲只能在见地上帮助我们建构一种“破执”的能力,接下来就得靠自己在日常生活里洞察身心、关系、起居饮食,以及种种复杂的因果网络的内涵。我后来发现生命中的定业轨则实在太奇妙、太复杂了,光是靠这种“普世性”的精神教诲,是不足以厘清“个人”因果的奥秘的,所以我才开始研究起业力占星学与心理占星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