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问篇

(2006-10-14 23:25:11)
分类: 答问
(一)
电视 2006-10-04 21:36:37
照片真的拍得很美丽,除了看出自然的美好之外,我还看到了一颗干净而又孤独的心,这颗心是你的吗?过得好吗?在你的镜头下世界是干净的,希望这个世界在每一个眼中都是干净的。
  
回电视的留言:
这些照片是由我的一位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女性友人Lucy·罗拍摄的,她和这些小生命之间的确有一种奇妙的交感,所以拍出来的照片才会这么单纯而动人。这片雨林是她和几位朋友共同买下来的,目的是要在保育工作上尽一点力。这片雨林的芳名是Tanahrimba。
  
(二)  
[匿名] LY 2006-10-06 22:16:03
胡老师您好!一直从您的博客中汲取精神营养,先对您的辛勤耕作表示感谢!提到焦虑、没有安全感,我亦有深切感受。您说到饮食健康很重要,我现在有一个关于“鸡”和“蛋”的问题。以本人的感受,如果一个人可以做的理性地“吃”东西,她的症状便可得到控制。我的意思是每当感到焦虑时,“吃”是唯一可以起作用的行为,于我而言是这样。继而因为“吃”无节制,恶性循环出更多的焦虑。我曾自修相关心理课程,目前在海外准备转攻心理学硕士。我的童年经历与您极其相似,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指伴随的痛苦的内心体验)。现在的年龄正是你您初开悟的年龄。自我探索的过程真是一条艰苦的不归路,仅从心理领域入手显然不够。综合我的问题,灵性的探索从哪里开始?期待回复!
 
回LY的留言:
也许可以考虑在国外选修超个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因为有关灵性探索的问题,从科学研究上下手,我认为比从信仰上下手要清明一些,也比较能达到宏观及客观的效果。

(三) 
[匿名] 米老鼠 2006-10-13 15:40:30
人都有天使和魔鬼的双面性,我本来看见有批评您的评论,可您毫不犹豫删了,剩下的全是赞美。从这点来看您做的确实不好,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才有进步啊!我个人认为您还得加强自己品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这个评论也许不合您意,但请保留。
  
回米老鼠的留言:
真相是这样的,从大陆传给我的所有网上留言,我是照单全收、一字不动的,而且对所有批评的言论格外好奇。试想一个博客如果只有赞美而没有贬抑,那该多么无趣啊!所以别急着说教,不妨培养点耐性把真相弄清楚再说。

(四)  
titi 2006-09-22 14:12:41
我想称您为老师,因为您能解惑.我不喜欢工作,喜欢每天闲着,看闲书,可是这样又没有经济来原.我们的老板因为我是刚来并且以前没干过这样的工作所以不分给我活干,挣不到钱.我想我是不是应该找其它的企业做,前些时候有个算命先生说我不应该在这家公司工作,而且不应该在这个城市,我很烦脑,我刚刚看过您的自传我很喜欢您的生活态度跟不断追求的人生状态.我知道我不如您努力而且我是一个习惯于半途而费,不能坚持做一件事的人.我觉得我活了这么大没有做过一件成功的事情(我已经二十九了).像我这样的人活着究竟为什么?我也给自己设定过目标,可我现在刚迈出第一步就觉得不对劲,我想辞职.然后不知道干嘛.我想跟朋友们有一个自己的公司,每天见到的都是我喜欢的这可能吗?我很配服您能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挣够了您一辈子的开销,老师您真的是值得我学习.我想我跟您一定是有缘的.因为此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人活着很矛盾,有时高兴有时衰愁.您能看到我的问题吗?能给我回复吗?因为您很忙,给您添麻烦了?
 
回titi2006/9/22的留言:
人只要对现前的工作产生三心二意的拣择,很快就会制造出进退两难的困境。在还未理出别的可能性之前,最不伤害自己的方式就是把心安住在目前的工作上面;其实喜欢闲散生活的人多半能量不足,而专注于工作,安心地落实在当下,就不太容易消耗能量──三心二意是最耗神的。
不管眼前的工作你喜不喜欢,只要能试着付出自己的诚心,学习透过爱工作来爱自己,我想这就是在播下正向因果的种子了!

(五)  
[匿名] 微微 2006-09-22 14:21:30
我活了26年,在人际关系紧张的家庭关系中长大的,从小到大累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没有释放,成人后在人际关系互动上都有比较严重的障碍,我很想积极地爱自己、治疗自己、活出喜悦与安祥。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焦虑共处,看克氏的书总是无法全神贯注,老师.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吗!
 
回微微的留言:
从小到大累积的负面情绪,絶不是一时半时能释放完的,如果要细腻一点地回答你的问题,可能得写一本书才行。也许自我治疗可以从闻、思、修一歩歩地进行,先选一些家族治疗的书阅读,慢慢去了解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是什么,然后对自己26年的人生做一些回顾与自省,并开始学习爱自己──按时运动,随时提醒自己深呼吸,饮食方面的营养也要注意,将来有因缘或许可以参加一些释放负面情绪的工作坊。简而言之,气脉不通,身体与情绪就会焦虑,而疏通气脉必须靠充足的营养素及大量的氧气。最省钱的方式或许是先从运动(每天要按时去做)下手。

(六)  
[匿名] 宁默 2006-09-22 17:30:44
胡老师:绝对的臣服对于瓦解“自我”是否有意义?绝对的臣服所达到的状态,是否类似与绝对的否定所达到的状态?理性本身是否是自我最大的保护伞?自我感本身能否体悟觉性?
 
回宁默2006/9/22的留言:
我认为绝对的臣服在个人主义的时代里很难行得通,而且也鲜少有人可以让我们放心地把自己交出来。绝对的臣服与否定之道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否定的往往是自我的价值,而后者否定的却是会障碍住自性的人类共业,但历史上还是出现过具有真知卓见的老师,可以帮助弟子瓦解自我,不过我到现在还没亲眼看见过一个。
理性本身有可能是自我最大的保护伞,但若是失去了理性,就只剩下暗无天日的浑沌了。所以克氏的教诲一再强调觉性就是一种“清明的理性”。

(七)  
[匿名] 渺如清风 2006-08-27 18:28:32
以下是我在新浪聊天室提出的问题,可是未被采用,现摘录到这里,可否请您予以解答?谢谢!
胡女士,您好!1。很多克里希那穆提的读者,没有接触过传统的宗教。他们从克的书中得到了一种信息:克明确反对所有的宗教和传统灵修体系。他们认为任何企图融合克与传统宗教的行为,就是一种调和主义。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2。我非常渴望看到您译着的其它灵修书籍,包括克的传记。请问这些书在大陆的出版是否有一个时间表?
3。我们看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中充满着许多非常精密的逻辑理性分析。我想问,我们在实践当中,是以当时刻以这种理性分析和反省为主呢?还是先实践所谓的觉察和观照?然后基于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再做理性分析?这其中是否有一个先后顺序以防走偏?
4。直接面对当下的每一个现实而不逃避,是您多次提到的一种理念。那么这种当下的直面。然而我们如何面对肤浅意识层面的“想成为”的状态呢?比如您对北京的环境污染很敏感和忧虑,希望努力改善环境——这显然是一种想要达成的欲望和对当下的不满。然而您却告诉自己心灵要安忍于当下的污染状态——这是否是一个前后矛盾?自身心灵不为当下的污染所动,却在实践中努力奔走企图改善环境——请问这两种层面的分歧如何消解?
换句话说:我们如何既活在很深的悟境当中又能在生活中意识的浅层粗糙的运作?
5。胡女士您好国内比较熟悉的新时代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克里希那穆提就是奥修了。我们看到很多材料,奥修在西方很多国家被政府通缉甚至入狱,连宗教容忍度较高的美国都不例外。他的个人生活似乎是颇为骄奢淫逸。而在您的博克中却认为克与奥修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可是我们又看到材料。克对奥修的行为很不认同,认为他在灵性的旗帜之下所作所为是一种:criminal(犯罪)我想请教您如何看待奥修与克的异同?为何您热衷于翻译的是克的作品,而不是奥修的作品?另外,新时代运动自上世纪在西方兴起至今方兴未艾,可是也是良莠不齐。如果您个人推荐,除了克里希那穆提,还有那一些体系比较适合引进到国内?可否请您对此作一个大致的介绍跟概括?谢谢!!

  
回渺如清风2006/8/27的留言:
1、克的作风很像是一名禅师,他并不是在反对其它的宗教或传统灵修体系,而是要藉由洞察这些体系的束缚,来帮助人直接觑见当下的真相。

2、其他译著新华立品应该会陆续出版,目前正在向国外申请版权。

3、其实觉察观照是先发生的,然后才会产生理性分析,但很少有人能达到只觉而不分析的程度,因此有分析的活动出现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打压,因为这也是一种“参”的方式。

4、《钻石途径》对这一点提出了比克氏更圆融的解说:自我实践与回归空寂本体是可以同时并存的,关键就在于一边觉察自我想成功的那些念头、情绪与行动,一边看透这些造作活动的真相。也就是说,既不打压欲望,也不打压自我实践的驱力,可同时要“借境观心”,久而久之就会对内化的人类集体共业产生清明的了透,如此方能达成“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境地。依此推演,污染的空气还是要努力改善,但新鲜空气未出现之前,必须学会安住在染着中,才不至于造成内心的焦虑。

5、有关奥修的问题,我已经藉由回答另一位网友的问题而表态了。有人说他是Divine Madness的代表人物之一,我觉得他早期也许有过Divine的经验,但是到后期只剩下了Madness。

(八)  
回菲儿2006/8/26的留言:
你的描述不够具体,似乎很难帮得上忙,可否详细说明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