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经济学笔记之六——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2011-01-16 11:23:23)
标签:

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

比较优势

财经

分类: 经济管理

外部规模经济: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相反,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就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勾结(个厂商相互勾结)和战略行为(表面上降低利润水平,实际排斥竞争者)的存在使得对寡头垄断的分析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能生产的产品种类及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但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能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该世界市场当然比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都要大。

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

1、行业间贸易反映出比较优势

2、行业内贸易部反映比较优势

3、行业内的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

4、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相似性。若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劳动比率非常相似,那么行业间贸易会很少,而基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内贸易则会占据统计地位。

那些具有高额行业内贸易的制造品一般比较精密复杂,行业内贸易额低的多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1、由于行业内贸易能让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因此,从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取额外的收益,且比从比较优势种获取的要多。

 

倾销:厂商指定价格占领市场。

价格歧视:正对不同消费者指定不同价格。

倾销成立的条件:1、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2、市场必须被分割(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

相互倾销:由于倾销导致的同种产品的双向贸易情形。

相互倾销的出现会消除起初的纯粹垄断并导致某种程度的竞争,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利益有可能会抵消运输途中的资源浪费,因此,这种独特贸易形势的社会福利影响是不确定的。

 

外部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的经济。

马歇尔解释的集中在一起厂商比单个厂商效率高的原因:1厂商的地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2、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3、有助于知识外溢。

专业化供应商:拥有专门的设备和服务供应商。

劳动市场共享: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知识外溢:个人之间信息与构想的非正式交流。

外部经济理论表明:在外部经济的作用很重要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大的国家将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国家在该行业中更有效率。换言之,外部经济可以引起国家产业水平上的规模收益递增。

历史因素决定的一国的生产模式中外部经济发挥了多么大的潜在作用,而且它可以使得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得以持续下去,即使这些国家已不再拥有比较优势。

 

贸易基于:1、比较优势;2、内部规模经济;3、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经济下的贸易及社会福利:1、世界经济或许能从某些行业为实现外部经济而进行的集中生产中获益;2、谁也无法保证哪个国家应该生产带有外部经济规模的产品,以外部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有可能会使得一国的福利水平比没有贸易是下降。

动态收益递增:成本随着累积产量而非当前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