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户佛教徒
(2010-06-05 14:13: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
禅七,正是透过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段密集的七天时间,来让人和自己的念头对话,认识念头,进而练习控制念头,让自己当念头的主人,而不是当念头的奴隶。
有了这个体悟之后,在那次禅七剩下的两天时间里,我就比较有了用功的方向。
到第七天,终于体会到《心经》里面为什么会有“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段文字。
下山后,我觉得人生大不相同。对佛法的体会也大不相同。再读《金刚经》,觉得可以上手了,最少从道理上也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怎么回事了。
那个当儿,我正好拿到一本精装的《金刚经》及其相关经文的合订本。合订本里有《金刚经》,有《六祖坛经》,还有六祖的《金刚经口诀》等。
这本书有点像是一本《金刚经》的小百科,从此跟我一路到现在。
这么多年,虽然我从不回答如果要我去荒岛带唯一的一本书,会选哪一本这种问题,但在我心底,答案早已经有了。事实上,后来我把自己曾经读过的其他佛经,都陆续打包送人或捐赠给图书馆了。
只有《金刚经》的合订本,始终伴着我。
打完第一次禅七之后,因为自己已经受用很大,我想不要占据别人亲近师父的机会,所以就有意地比较少上山去。十个月后,觉得需要再充一下电,去打了第二次禅七。再一年两个月后,打了第三次禅七。到第三次禅七打完之后,我就决心尽量少去打扰师父。
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是研究佛学的人。我是一个在社会中工作的人,有自己人生目标要探寻的人。我需要的是可以帮我在红尘之中踽踽独行,在探寻中不致迷失方向的指引。
我既然知道了认识自己念头的重要性,学了看管念头的基本方法,又在这段时间越来越领会到《金刚经》在这件事情上的根本意义,就觉得自己像是有了一枚指南针。未来发展如何不知,但是《金刚经》起码永远在指引一个方向: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惑,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制。
我爱读武侠小说。大有学成下山,从此要自行闯荡江湖的味道。想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句话,再翻翻《六祖坛经》,里面写着“迷时师渡,悟了自渡”,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坚持“自渡”,我刻意拉长自己去见师父的时间间隔,结果从一九九三年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见他了。
之前我也皈依了密宗的智敏、慧华师父。我从这两位师父处也受到很大的启发与指点。
但是从我开始要对治自己的“念头”之后,就逐渐不去参加法会了。我知道两位密宗师父的正见与传授法要之可贵,但密宗弟子毕竟要自己用功,勤于修法。
而我这个懒惰的弟子,只想在红尘中以工作为道场,和自己的念头周旋,挪不出特定的时间修法,也就不想只是参加法会,妄图灌顶加持,事实上只是浪费师父的时间。
我既然相信佛法是一条“自修自证”的路,连自己皈依的禅、密两宗的师父都不见了,当然更不会去其他的寺院参加法会等等。不去任何寺院走动,自己当然就不会以佛教徒的身分曝光,也不会与其他众多的佛教徒交流。
我不轻易和别人谈我的信仰。更绝不在衣饰、外观上留下任何和佛教徒产生联想的痕迹。
我成了一个黑户佛教徒。
有了这个体悟之后,在那次禅七剩下的两天时间里,我就比较有了用功的方向。
到第七天,终于体会到《心经》里面为什么会有“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段文字。
下山后,我觉得人生大不相同。对佛法的体会也大不相同。再读《金刚经》,觉得可以上手了,最少从道理上也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怎么回事了。
那个当儿,我正好拿到一本精装的《金刚经》及其相关经文的合订本。合订本里有《金刚经》,有《六祖坛经》,还有六祖的《金刚经口诀》等。
这本书有点像是一本《金刚经》的小百科,从此跟我一路到现在。
这么多年,虽然我从不回答如果要我去荒岛带唯一的一本书,会选哪一本这种问题,但在我心底,答案早已经有了。事实上,后来我把自己曾经读过的其他佛经,都陆续打包送人或捐赠给图书馆了。
只有《金刚经》的合订本,始终伴着我。
打完第一次禅七之后,因为自己已经受用很大,我想不要占据别人亲近师父的机会,所以就有意地比较少上山去。十个月后,觉得需要再充一下电,去打了第二次禅七。再一年两个月后,打了第三次禅七。到第三次禅七打完之后,我就决心尽量少去打扰师父。
我不是出家人,也不是研究佛学的人。我是一个在社会中工作的人,有自己人生目标要探寻的人。我需要的是可以帮我在红尘之中踽踽独行,在探寻中不致迷失方向的指引。
我既然知道了认识自己念头的重要性,学了看管念头的基本方法,又在这段时间越来越领会到《金刚经》在这件事情上的根本意义,就觉得自己像是有了一枚指南针。未来发展如何不知,但是《金刚经》起码永远在指引一个方向: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惑,不要被自己的念头所制。
我爱读武侠小说。大有学成下山,从此要自行闯荡江湖的味道。想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句话,再翻翻《六祖坛经》,里面写着“迷时师渡,悟了自渡”,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坚持“自渡”,我刻意拉长自己去见师父的时间间隔,结果从一九九三年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见他了。
之前我也皈依了密宗的智敏、慧华师父。我从这两位师父处也受到很大的启发与指点。
但是从我开始要对治自己的“念头”之后,就逐渐不去参加法会了。我知道两位密宗师父的正见与传授法要之可贵,但密宗弟子毕竟要自己用功,勤于修法。
而我这个懒惰的弟子,只想在红尘中以工作为道场,和自己的念头周旋,挪不出特定的时间修法,也就不想只是参加法会,妄图灌顶加持,事实上只是浪费师父的时间。
我既然相信佛法是一条“自修自证”的路,连自己皈依的禅、密两宗的师父都不见了,当然更不会去其他的寺院参加法会等等。不去任何寺院走动,自己当然就不会以佛教徒的身分曝光,也不会与其他众多的佛教徒交流。
我不轻易和别人谈我的信仰。更绝不在衣饰、外观上留下任何和佛教徒产生联想的痕迹。
我成了一个黑户佛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