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不必是文字与书

(2008-03-19 18:13:30)
标签:

文化

分类: 越读者
  那两位女士的发言,表面看来像是两个极端,但事实上是同一个出发点。
 
  第一位母亲的发言,太过重视书的作用了。
  那位当姊姊的发言,表面看来虽然显示了她对“网络”与“书”的平等对待,但是她引用今天之前的人曾经自己找到出路,而对下一代的人主张平常心看待,则又忽视了今天面对的变局,是人类过去所从未有过的。一个阅读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如果只是援用过去几十年、几百年的经验,远远不够。只是主张以平常心来看待“网络”与“书”,同样也只是延续书籍时代的思维而已。
 
  今天大家都在谈网络带来的阅读革命,但是这场革命的真实面貌,很容易隐没在烽火的烟雾之中。像那位母亲,许多人担心网络挟带着大量影像、声音,会不会彻底破坏(尤其是以书籍来呈现的)文字的阅读。
  要思考这个问题,不妨问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字与书籍,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类发明文字,不论中西,大约都是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事。懂得利用文字,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上,当然是极为震动的一件事。人类的思想,从此便于同辈人交流,前后代流传。古人说仓颉发明文字后,“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可以说明这个事件的震撼性。近代科学研究指出,阅读及使用文字对大脑及智力的重要性,则更有许多书籍与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书籍这件事情,就是更近的事情了。人类有纸张,是大约二千年的事;有印刷术,中国大约一千三百年,西方大约五百年的事。而中文世界里,习惯以目前我们常见的书籍形式来阅读,则不过一百多年的事情。
 
  总之,在人类演化的四百万年历史中,从五千年前学会阅读文字、一千年前懂得使用书籍之后,虽然给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发展,都带来远非其前所拟的推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文字与书籍的重要性再大,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这顶多五、六千年的一个过程,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在这个短暂的过程里,文字出现的好处是,多了一个可以极为抽象又方便地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坏处是,我们原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逐渐退化。书籍出现的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柏拉图讲过一个文字刚发明时候的故事。
  埃及的一个古神……名字是图提。他首先发明了数目、算术、几何和天文……尤其重要的是他发明了文字。当时全埃及都受塔穆斯的统治……图提晋见了塔穆斯,把他的各种发明献给他看,向他建议要把它们推广到全埃及。那国王便问他每一种发明的用处……轮到文字,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
 
  听了图提的说明,埃及国王回答了下面这么一段话:
  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用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
 
  对于图提认为文字可以对教育产生的功能,塔穆斯也有不同的看法:
  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的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像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如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柏拉图《斐德若篇》/朱光潜译)
  站在文字发明到今天的五千年历史的中间点上,柏拉图二千五百年前的这段话,把文字阅读可能发生的问题,做了归纳,也做了预言。
 
  1920年代的时候,一位先生说:“书只是供给知识的一种工具,供给知识其实并不一定要靠书。”他又说:“太古时代没有书,将来也可不必有书,书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
 
  说话的人,是民国初年的教育家夏丏尊。他没来得及看到网络时代的来临,但是他所归纳的,也在预言今天网络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先是有观察,再用图像、肢体表达、音乐、语言,之后再发展出文字来表达。在文字的出现之前,人类的“阅读”并不是不存在的──只是以声音、图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而存在的。
  人类演化了几百万年终于在最后的五千年出现文字,以及其后更近的时间出现书籍来方便文字的传达,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人类在使用了文字与书籍一段路程之后,又透过科技发明了一种新的形式,企图摆脱文字与书籍阅读的限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们的基因中,许多感官作用需要重新被唤醒与恢复的必然。
 
  从某个角度而言,我们的确是进入一个和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时代。
  网络出现的本意,虽然是为了方便文字的交换与传播,但却注定要提供一个文字以外的阅读与沟通的过程。网络终将结合文字以外的声音、影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提供一种全新的认知经验,让人类重归全观的认知经验。
 
  种种全新的发展,难免令我们忐忑不安。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能不过是回到过去,恢复一些被压抑了许久的需求。
 
  所以我对伴随网络时代而来的图像阅读、影音阅读、多媒体阅读等等,没有那么多担心。
  因为这不是人类没有过的经验,更不是人类不需要的经验,只是过去几千年被压抑后的释放而已。
  我们需要担心的,与其说是这些发展会不会破坏文字阅读、书籍阅读,不如说是如何让文字阅读与书籍阅读,配合这些既古老又新兴的多媒体阅读形式,一起产生更新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