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遇上这么一张地图--给宝比的六封信之六

(2008-02-25 13:52: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有关教育

宝比:
  最近,有位年轻人在网站上问了我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照着学校填鸭的方式被教育,照着学校安排的课程念书而能顺利考上好学校、出社会能找到好工作、可以结婚,成家,过着虽然平凡但却踏实安逸的日子,有属于自己的小小幸福。那……读其它的书是为了什么呢?有什么真理是那么切身的吗?是为了做为一种消遣,一种心灵调剂吗?还是纯粹为了喜欢而读书呢?”
  我想告诉你,我是怎么回答的,以及,后来我还想多说一点的事情。
 
  ●
  这么说吧,阅读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件事情。在我来看,如何看待阅读,要先看你怎么看待人生。
  很多人都会说,人生是个旅程。可是,不同的人,对旅程有不同的期待。有人认为人生这个旅程的范围,像是台北的捷运系统,北去淡水,南到南势角,也就够了。有人不这样想,他觉得不骑单车绕台湾一圈不算。又有人觉得还不只如此,总要往欧洲或是沙漠或是南极出发。总之,大家用的“旅程”两个字是相同的,但是对旅程所想象与期待的,却因人而异。
  那阅读是什么呢?阅读,就是阅读人生这个旅程所需要的地图。你对阅读有什么想象与期待,就看你对人生这个旅程有什么想象与期待。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人生旅程就是台北市捷运所及的范围,并且有信心永远不会有什么外来的变动会逼使你离开这个范围,那你当然就会很满足于有一张台北市的地图,知道如何使用这一张地图就好。你不需要再思考阅读这件事情。
  然而,如果不是呢?如果你把人生想成一个遥远的旅程,不常有人去的旅程,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呢?如果你相信人生这个旅程总是意外连连,随时都可能被逼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状况和环境呢?
  你就需要拥有随时寻找新的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了。阅读,就是在培养我们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
  这样比喻之后,你应该可以知道阅读和人生的关系了。
  有时候,我们是先想到一个目的地了,但不知道怎么去,所以要倚赖阅读地图所寻找到的途径。
  有时候,我们是觉察到自己迷路了,所以要找份地图来了解一下状况,看如何找出下一个出口。
  又有时候,我们是看了地图,发现了一个自己从没有想象过的目的地,因而开始决心踏上一个新的旅程。
 
  ●
  寻找新的地图,阅读新的地图这些事情,又和你的心态有关。
  如果你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学校教育应该告诉你的,那么,最晚到大学毕业之后,你也就觉得手边的地图足够了,阅读地图的能力也足够了。
  然而,如果不是呢?如果你认为,即使活到七老八十,活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我们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旅程下一步就有个新奇的未知可以探索的话呢?
  我们的学校教育,从没有教我们如何寻找地图,阅读地图,而只是让我们不断地背某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地图上、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标而已。
  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学校教育认为这些地图上重要的地标,不见得是你阅读这些地图时候所需要参考的地标。第二,学校教育里认为重要的地图,不见得是你的人生旅程所需要的地图。第三,习惯了学校提供你的地图和地图上所强调的那些地标之外,你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寻找一些什么样的地图,拿到之后又可以如何阅读地图。
  所以,我认为不论任何教育,任何阅读,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教我们如何具备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透过书,透过网络──而不是只教我们把住现有的几张地图,把地图上的地标背了个滚瓜烂熟。
  而阅读既然是和人生这个旅程相结合的,那就可以知道,阅读一定是多重功能的。旅程总有目的地,所以,阅读是有目的性的。但同时,旅程中会看到大自然的风景,会遭遇意想到及意想外的人,会有奇异的叉路引进一个梦想之外的新天地,所以,阅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消遣,一种心灵调剂,一种不为什么,纯粹为了喜欢而有的喜欢。都可能。并且可能混合在一起。
  我从第一封信起,就希望你最迟从中学开始,要自己开始探索人生的旅程,并且寻找地图,阅读地图。而中学之前,你还没真正开始自己的探索之前,我能做的就是帮你先有些使用地图的基本认识,加上一些基本配备,以及基本的觅食能力和品味。
 
  ●
  对于阅读地图,我最后要提醒你的是,不要“迷信”地图。
  “迷信”,就是“迷而不信”。
  简单地说,就是表面看起来很重视寻找地图的能力,阅读地图的能力,然而真正在心底,却并没有使用地图的决心。
  人生既然是旅程,最重要的,还是旅人的本身,以及旅程的达成。你拥有再好寻找地图,阅读地图的能力,如果无法有助于你实践一段特别的旅程,那也是没有意义的。你拥有亚玛逊密林和西伯利亚的地图,但是终其一生却只在台北市忠孝东路的二段到四段之间活动,有什么意义,或者乐趣?相信地图,却不实践于自己的人生旅程,这就是没有使用地图的决心。
  你和你老哥的身材都挺好的,不像我,很为“减肥”苦恼。“减肥”是人生旅程上很热门的景点,因此各种书籍所提供的减肥地图也满坑满谷。然而,对于这么多“减肥”的地图,我们也最容易“迷信” ──“迷而不信”。于是,这种减肥方法试试,那种减肥秘诀试试,什么人说是减肥有效的书出版了都买来读一读,但是最后,就是自己的肚子瘦不下来。
  光是“减肥”的景点如此吗?你将来还会看到“理财”、“英语学习”等等许许多多其它景点也是。事实上,说严重点,不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迷信”,并且往往对他越是重视的东西就越“迷信”——“迷而不信”。
  那要怎么才能不“迷信”呢?你要问了。
  实践。自己真正踏上人生的旅程。只有真正开始探索自己的人生旅程了,你才会体会到寻找地图,使用地图的重要。只有透过实际踏上旅程,你才会对地图有深入的认识,知道这份地图精细在哪里,误差在哪里。如此,你对地图的眼力就会逐渐越来越好,一些抄袭模仿的地图,你看得出来了,一些讲得似是而非的地图,你也看得出来了。你挑得越精,你对人生旅程的体会就会越细,可以走得越省力,又越有意思。
  然后,你会碰上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慢慢地,不用你去找地图,地图,会找上你。你真正相信地图了之后,你的下一张地图,在你要开始下一段旅程开始的时候,就会自己找上你。这是你真正相信了地图之后,可以享有的一点回报。难以形容的快乐的回报。但也是心安理得的回报。
  第二件事情,你会遇上一张需要你用生命去验证的地图。对地图越使用越顺手,越有心得之后,有一天,你会在某种艰困的状况下,遇上一张你先是拍案叫绝,然后,又狐疑不定的地图。譬如,你走到了一个万丈绝壁,前无可去。然而你手上这张地图,却告诉你只要拾起地上的一条树藤,紧紧地抓牢,荡到对面山崖上就是。你是相信地图,但可能一不小心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打算慢慢退后下山,另外再找一张其它比较安全,但也可能再也跨越不了这个鸿沟的地图?
  你会遇上这么一张地图的。你必须决定是否要以你的生命和生命里的一切,来实践,来验证这张地图的指引。
  当你的人生旅程走到遇上这张地图的时候,你会知道,世界,原来如此。
  宝比,我祝你遇上这张地图。我希望在你遇上这张地图的时候,我能够在你找得到我的地方。我爱你。
 
(本文原刊登于《中国时报》E7版人间副刊2008/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