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方法》与阅读

(2007-11-02 18:24:12)
分类: 网络与书
  有关《谈谈方法》,另有一点虽然不在笛卡儿写作《谈谈方法》的本意之内,我还是想在这里提一下。
  那和阅读有关。
  
  谈到阅读,大家不免会想到“开卷有益”、“多多益善”。只是在考试教育主导的社会里,由于“阅读”跟“读书”跟“考试”跟“学历”等等划上了等号,所以这些鼓励阅读的话也都很容易变质,有所扭曲。
  
  其中最严重的一个,是我们把阅读应有的方法、速度和习惯,都制式化了。──因应考试教育而有的制式化。这种制式化,就是不论任何书,我们都容易养成非要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甚至还非得记下来不可的习惯。在考试的压力下,任何一题的分数都可能影响升学如此巨大的时候,当然课本里任何段落,都不该轻易放过。
  
  大约形成于中学六年的这种制式阅读习惯,会跟随我们很长的时间,有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阅读不应该如此。对于书,我们要注意多读一些的时候,又必须不能不注意要少读一点。对于不同的书,则更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书固然要多读,但也不能不注意少读一点的说法,中外皆有。清朝的李光地说:“如领兵十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兵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是这个意思。
  叔本华说:“读书时,作者在代我们思想,我们不过在追寻着他的思绪,好像一个习字的学生在依着先生的笔迹描画。”因此,“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读书的人,虽然可藉此养精蓄锐,休养精神,”但是却会“渐渐丧失自行思想的能力,犹如时常骑马的人终于会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也是类似的意思。
  
  如果我们要提醒自己如何获得少读书之妙、之要,《谈谈方法》正是最好的一个代表。《谈谈方法》就是李光地所谓那“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的书之一。《谈谈方法》也是叔本华所谓读了而不致“渐渐丧失自行思想的能力”的书之一。(笛卡儿本身就是从放下书本之后,才整理出这些方法的。)
  所以,我曾经说“这本书告诉我们少读书或不读书也能追求智慧的方法,但也告诉我们阅读的终极方法。”
  
  然而,如此有关阅读终极方法的这么一本书,却有一章是我们可能不需要读的。这一章就是“第五部份”。
  在这一章,笛卡儿主要谈的是心脏的结构与作用,而今天我们知道,要了解心脏的结构与作用,有远较更方便的图文书,以及影像解说。
  
  对于不同的书,本来就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有些书,只需要读其中的一章。
  有些书,就是其中的某一章不需要读。
  有些书,需要跳过开头的两章从第三章读。
  有些书,需要先读最后一章。
  有些书,需要从第一章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
  而一本可以称之为阅读终极方法的书,竟然也有“其中的某一章不需要读”,可以给我们一些提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