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泽明的条件

(2006-08-17 22:57:25)
分类: 第一个工作,在基层

  黑泽明去世了。
  黑泽明当然也是个高手。
  他去世那天,我正好在东京,读到一段如此对他的论定:「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富士山、艺妓和樱花。从他开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黑泽明、新力和本田。」
  这段话说的真切,毫无溢美。
  以一人之力,可以抽刀断水,把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阶段予以区隔,这种身手,非同凡响。
  这一点令人感触良多。
  今天的台湾,仍然是一个以产业与经济发展挂帅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科技与管理,理所当然被视为最主要的课题;文化与艺术工作,上焉者被视为余事,下焉者被视为小事。然而,是否必然就当如此?我们可以拿日本和黑泽明的例子来比对一下。日本的产业与经济之强势,起码不会输过我们吧。强若日本,黑泽明的地位可以如此论定,文化、艺术之发展可以被视为要事、大事,我们的认知有多少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没有多久的时间,二十一世纪就要到来。二十一世纪究竟会是何种面貌,不免成为大家的话题。
  新的世纪,会有许多面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网络的发展。
  网络,是很科技的东西。所以,相对于科技的网络,二十一世纪也必定需要同等重要的人文内容。
  五十年前,黑泽明有个故事可以印证这一点。
  当年,黑泽明去电影剧组应征工作。这个时候,他没有任何和电影相关的工作经验。在电影还是一个相当新兴而且重要媒体的年代,他这点十分吃亏。
  然而,当时的导演还是录取了他。原因是:「他虽然没接触过电影,但是他接触过很多文学、艺术和音乐。」
  幸好有这位导演没有囿于一些技术层面的门槛,让我们目睹了一代电影大师的出现。(后知后觉的人,当然还可以发现黑泽明少年时代受过的剑道训练,在他日后电影中的作用。)
  五十年前,这位导演就电影时代而对人才所下的判断依据,和五十年后我们进入网络时代对人才的判断依据,没有什么差别。
  如同电影,网络也只是一种载具。没有内容,载具是空洞的。没有人文,科技的发展是单调而无意义的。
  送走黑泽明,文化工作者自勉。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199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财富的天王
后一篇:迟来的拳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