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养老 沉重的话题

(2012-08-25 21:49:18)
标签:

海外

澳洲

养老

移民生活

杂谈

分类: 澳洲草根生活

这个标题有点大,我所能看到的海外,无外乎是我生活的澳洲,甚至更准确地说,就是我生活的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欧洲的,印度的,中国的。不论你心怀什么样的梦想,不论你来的时候芳龄几何,不论你怎样挣扎怎样奋斗,最后都不能回避一个养老的问题。

 

今天只说跟随子女团聚移民的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也分两类,一类是动手较早,不用付钱,排队等到名额的老人。 这些老人在经过十年甚至更多时间的排队等待之后,终于可以飞赴澳洲,跟子女团聚。 但是政府现在每年给的这类名额非常少,很多人等不起那么久,就干脆付费移民,大大缩短等待期,目前的情况只要一两年就可以拿到永居,当然银子是要花一笔的,目前行情是一对夫妇七万多澳币的样子,折合人民币四十至五十万。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过来的父母团聚移民,落地即有医疗保险,这大大解决了很多老人的后顾之忧。虽然澳洲看病慢腾腾,又预约又排队的,但是性命攸关的时刻,那还是不含糊的。

 

我身边有些早在九十年代就跟随子女移民到澳州定居的老年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刚刚来澳州时租住的房子房主的父母。 当时他们都是近八十的高龄,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公寓房里,只需象征性地付点租金。 他们的房子我去过一次,地点很好,离一个大商场很近,宽敞整洁的两室一厅,就老两口独住。当时给我羡慕得呀,我们那时刚来一家三口share 人家儿子的一间房而已。如今两个人都将近九十岁高龄仍然身体健康,每周领着政府发放的五百多澳币(三千多人民币每周)的养老金,安然地住在政府提供的房子里安享晚年。

 

当然我接触的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新移民的父母。准确地说我们也不是新移民了,快八年了,不过和人家来了十几二十年的比还算新吧。父母岳父母移过来的不在少数,这些人大都是花了大价钱付费移民和子女团聚的,十年之内不能领养老金,也不能申请上面提到的令人羡慕的廉租房,不能。。总之就是除了医疗之外十年之内不能用其他纳税人一分钱。

 

这个人群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A 的岳父母,岳父刚来澳州就突发脑溢血,幸得及时抢救,但还是不幸落下不能行动的后遗症,余生要在轮椅上度过。 坚强能干的岳母大人为了老伴不用整天闷在家里,以六十岁高龄学会了开车,每天精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和年幼的外孙。

 

B的父母,父亲在国内从事美术工作,身体健康,有想法有干劲,我们聚会的时候感兴趣的话题是讨论能做点什么自谋职业的营生。想学车,被女儿拦住了,担心年龄太大万一出事就麻烦了。最近听说在一家华人开的家具厂打工呢,虽然辛苦些,但是在异乡能自给自足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C的公婆,本来和C小两口同住,这两年分开了,住在C的一套投资房里。 C夫妇俩人没有生育小孩,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在加拿大住,有一个孙子已经九岁。令人遗憾的是,这对老人几次给在加拿大的儿子儿媳写信,委婉地表示想过去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被对方以儿媳不上班,不需要帮忙拒绝。时至今日,七十来岁的老两口还没见过自己的亲孙子。而C的婆婆,这两年被诊断患上了癌症。 这件事,有点令人发指。

 

D的公婆,曾是我们楼下的邻居。他们的女儿曾经是当年的高考状元,如今在美国某大学当教授。 老太太说起自己的女儿一脸骄傲。老人家在美国女儿的资助下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单独居住,正好在我们的楼下。每次从他们门前过,都能听到响亮的中央电台的广播或者老两口分不清是聊天还是吵架的高音分贝。老太太拄一根拐杖,自己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在澳洲算残疾人,享受很多待遇的,有时候赶上有教会活动,免费发放点吃的喝的,老人家会不辞辛苦地上午跑去领一趟,下午再去跑一趟,遇到我还招呼我也一起去。老爷子脾气好,每天风雨无阻地跑到儿子家给儿子一家四口做饭,送孩子上学,这都坚持多少年了,老爷子今年八十四了吧。

 

E, 来澳多年,没有生育小孩,但是买了好几栋房子,自己说:房子就是我的孩子。他们夫妻两个只住一栋不大的联排别墅,剩下的都出租出去,以房养老,看来比养儿防老靠谱得多。双方老人都移民了,住在他们隔壁另一栋联排别墅里。两对亲家四个老人住在一套房子里长期生活,这个组合有点怪怪的,但是比较省银子。

 

F, 四十多岁,婆婆办了移民,但是突然之间四十多岁的老公被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已转移。晴天霹雳,F的妈妈赶紧从中国赶来帮助女儿共度难关。谁想F的妈妈刚到一个月,突发脑出血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没有保险,一天几千块澳币的医疗费,医生说抢救最好结果是植物人。无奈含泪拔管。神奇的是,丈母娘似乎是万里迢迢赶来替女婿当了一灾,经过化疗治疗,F的老公恢复得很好,还能踢足球呢,当初被医生说只有几个月的命。

 

一代移民不易,一代移民的父母也不易,不是和子女分隔两地作空巢老人,就是在该叶落归根的时候连根拔起移植到完全陌生的土壤。他们既不能和国内的老伙伴们比,也不能和当地的老人比,海外养老,真是个沉重的话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