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种牙记(上)
(2012-05-20 20:24:59)
标签:
回国种植牙自体骨移植杂谈 |
分类: 乌鸦的八卦阵 |
本来不乐意提这段儿,看牙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事儿,种植牙听起来更加令人脊梁发麻。但是每个人早晚都得经历这段,干脆写出来大家共勉算了。
祸起萧墙啊,去年的某一天,因为吃了一卷寿司,导致我必须考虑种牙了。拔牙补牙镶牙,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种植牙因为问世时间相对较短,也许很多人还不清楚这个过程,写出来,或许对人有帮助呢。
在悉尼粗略地打听了一下价格,大概种植一颗牙齿起码大约需要4千至五千澳币,折合人民币两万五至三万多的样子,如果情况复杂费用更昂贵。回国治疗的价格大约是七千至一万多人民币每颗,我因为要种植两颗,回国做要便宜很多。很多身在国外的人也是这么做的,我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四年前在机场偶遇俺们那个城市电视台的前主持人,聊天得知这些信息。
于是借年底回国探亲之际,直接去了之前听说过得那家医院。
种牙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是必须至少拔牙三个月以上。但是种牙位置上缺牙太久也不成,牙骨萎缩,无法直接种植,要处理才行。怎么处理,这是后话。
话说我到了预约的医院,心里还是十分紧张的。毕竟没经历过,尽管环境整洁优雅,护士和蔼可亲。见到了主治大夫,她连嘴巴都没让我张,就直接打发我去做CT去了。花了六百块做了个CT,医生直接拿着片子给我讲,问我选什么价格的材料。产地有国产的,韩国的,美国的,价格六千到一万三不等。我选了个一万的,问种两颗能不能打打折,被断然拒绝。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然后我被领进手术室,护士给测了个血压就开始打开手术包往我的脸上蒙白布,遮住双眼只留下一个口方便手术。恐惧从那一刻开始袭来,她们居然没有问我任何病史过敏史!
其实顺利的话,种牙并不比拔牙多花费多少时间,但是我想二者在技术难度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毕竟有牙医资质的人很多,但是能种牙的人就很少。
第一颗牙的钛金牙根很快就植入牙骨了,我正在暗自庆幸原来种牙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时,麻烦来了。医生说我的第二颗牙骨已经发生吸收萎缩,不具备马上种牙根的条件。我被动地长着大嘴,不能说话,心想手术前你干嘛不说啊?又是X光又是CT的,其实你就是让我张开嘴看看或者多问我两个问题就能知道这个情况啊。
怎么办呢?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骨粉,一种是自体骨移植。骨粉一千块钱一克,我这情况需要一至两克,但是骨粉外面包的膜要两千,天,又四千块钱进去了。自体骨移植就是从颌骨取一小块用不到的骨头,移植到所需的位置。
你能想象出我当时有多痛苦吗?花多少钱是一个方面,就是再花一万也应该在术前提前告知,起码把这种可能性说出来。现在,让我在手术躺椅上蒙着布,张大着嘴,只能嗯啊地表示在两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作为一个消费者,何其屈辱。
两个方案,一个心痛,一个骨头痛,但是我必须迅速地选一个出来。想到术前医生给我展示的很多其他患者的病例,出现不少自体骨移植的例子,而骨粉一事她之前并没有提及,所以我直觉上认为骨移植是一种更大众的治疗方案。而且刚进手术室的时候,两个年轻的小护士之间的对话也让我十分担心,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转介?(我猜是这两个字),另一个答道:不是。我问她转介是什么意思,她说没什么含含混混地遮掩过去了。不过我心里在猜想,也许这是在看此患者是否有医院内部熟人介绍吧。基于这种心理在作怪,医生越跟我推荐骨粉,我心里越排斥。最后,我艰难地选了自体骨移植。
哎,连回忆都是痛苦的,明天再接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