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澳洲小学校如何敛财

标签:
澳洲生活小学捐款教育育儿 |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女儿上的是一所公立小学。政策上孩子们是享受义务教育的,没有什么学费要交,但是每个学期会有几块钱至几十块钱不等的杂费要交(多少取决于一个学期的活动安排情况)。学校的财政来源主要是靠政府拨款,但是政府拨款总是不够的,所以每年学校都会有几次捐款活动。今天的SPRING FAIR 就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
地点就是学校的校园,和其他所有的FAIR一样,无外是游艺,抽奖,食品摊位,买各种零碎的摊位。但是,因为这个活动的宗旨是为学校筹措经费,所以很多被销售的商品是学生们捐献的,所有参加义卖的人都是无偿提供人力的。学校总共只有大约600名学生,能搞到这个规模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今年是我第一次参与义卖,感觉能为孩子的学校做点什么,很开心。
早些时候,学校给每名学生发了一个纸盒,鼓励大家捐献各种糕点。我因为没有时间亲自做,就到超市买了一盒,花了三块钱。那些RAFFLE也是学校早早就每个学生发了40张,鼓励大家兜售,2块钱一张。我卖掉几张自己又买了十张,此项筹款32元。
我捐献出去的糕点被简单包装了一下以6元钱的高价出售。蛋糕摊上出售的很多糕点都是家长们亲手制作的,我花三块钱买了一碗好像RICE PUDDING 的东西,那家长十分高兴,告诉我是她自己做的,味道真的不错。下午,正担心自己捐的点心卖不出去呢,女儿跑过来兴奋地大声告诉我:妈妈,咱家的点心被别人买走啦!“是半价吗?”“不是,我看到他付六块钱啦。”
本想偷拍一下那个抱着BABY做义工的妈妈,可是被她发现了。我不好意思地冲她笑笑,她大方地跟我打招呼。这就是整个FAIR里最美的风景。后来得知,闯入镜头的这个小女孩,就是当天RAFFLE头奖的得主呢。
学校礼堂当天开放,买了点心和饮品的人可以坐下小憩。桌椅就是学生们上课用的,家长们吃着自己捐献又花钱买回来的糕点,看着大屏幕上不停播放学生在学校各种活动的照片,努力在为自己的社区做着贡献。
女儿舞蹈班受邀前来助兴,这支舞蹈跳了一年了,孩子们像四处走穴的小演员,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当然都是免费的。
和中国舞的含蓄比起来,西人舞蹈班带来的舞蹈热情奔放吸引了更多人驻足观赏。
这就是我做义工帮忙的马来西亚风味食品摊。摊主曾经开过咖啡店,有着全套的食品制作经验。我其实没帮上什么忙,主要就是站那儿使劲儿吆喝。
俺们摊位卖的PUFF PASTRY。 刚开始两块钱一个,后来越卖越便宜,一块钱一个了。
摊主烤了很多很多各式甜点,从三块钱一盒卖到五块钱三盒,宗旨就是不要剩下,能筹多少款就筹多少款。还有一个家长把自己家树上结的金钱桔摘下来装袋来买,居然全部卖光,那感觉,老好了。
这个卖饮料的摊位出售的所有饮料都是家长们捐献的,俺家捐了一箱可乐,希望全部卖掉哦。
俺的午餐是从韩国家长组织的食品摊位买来的味道超级好的拌面, 6元一盒,实惠好吃,早早就都买光了。
邀请这些大型娱乐设施来助兴是必须的,没有它们哪能吸引孩子们光临消费呢?
这个蓝色的WRIST BAND价值18元,只有做义工的家长子女才有资格购买,它的妙处是可以不限次地玩各种大型游艺。
二手玩具摊一向是最忙碌最受欢迎的摊位。当然,所有的二手玩具都是社区的家长们捐献的
这个叫LUCKY WHEEL 的幸运抽奖的游艺所设的所有奖品都是家长们捐献的,从文具到毛毯到花园工具,再由义工们花了一个上午给它们包装好,等着幸运的人中奖将它领走。
学校的食堂也出动了,主要是卖咖啡等热饮。那个穿绿衣服的年轻女孩曾经在这个学校教过一年书,已经转到别的学校工作了,但是她还是热心回来帮忙。她到我们摊位买了好几次东西,我们想算她便宜些,那坚决拒绝,说“That's for school." 回来做义工的还有很多孩子已经毕业多年的家长,为学校做点事已经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
这是印度人的植物摊位,还有二手家具家电的, 二手图书的, 总之争取变废为宝,多多筹款,捐给学校,孩子受益。
活动结束之后,学校会在统计之后在学校简报上公布所有的收入,由家长委员会统一管理,这个钱怎么花,也是十分透明的,所以作为家长,我十分放心也十分乐意想方设法把钱捐给学校,因为最后受益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为了办好这个FAIR,她们可没少开会,四处拉赞助,委员会领导的组织能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好像那个四个孩子妈妈美国反对党副总统的竞选人,当年就是家长委员会成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