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怒江走
标签:
旅行摄影杂谈 |
分类: 贴图作品 |
穿过六库镇(怒江州所在地)的怒江,显得平和,安宁。
出城的怒江,立即奔腾起来。
水流湍急,气势宏大,江边的三角梅为此倾倒。
路过月亮山,很远,用相机拉过来,颜色有点儿失真了。
回来时从另一个角度拍到月亮山,有了云雾缠绕,更加美丽。

看到白云缭绕的农田总是感慨,在那样的地方干活儿,该有多累,该有多美。

这块飞来石可是真的飞来石,不是传说。白房子是所小学。
1983年的某一天夜里,住校老师听到外面轰的一声响,出来就看到院子里立着这么大一块石头。关键是,周围山上都没有那么大石头,都是树。很神奇。

途中小憩,见到两个女人一边做事一边聊天,很和谐。忍不住偷拍一张。
看服装应该是傈僳族。
实在是路太难走了。
到了贡山县,我们抽了半天时间去大名鼎鼎的丙中洛。据说是人 神共居的地方。
一路看到的山村果然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丙中洛,终于见到了怒江第一湾。
据说江水在一二月份是碧绿的,其他时候有些浑浊。
在山路边修座房子多么不易,感觉下面的水泥柱比房子造价还高。
石门关。两边巨石太高了,很不好拍。
这一带的百姓多信 奉天 主 教,我们一路上看到好几座天 主 教 堂。
教 堂内外有不少藏文,想来也受一些藏
传佛 教的影响吧。

村子里的一条狗,趴在墙头悠闲地看风景。
这只小鸭子一定渴坏了,喝个不停,根本不在乎我们冲它拍照。
这块是我自己捡的,一点儿不比他们的差吧?有个“上”字呢。
捡的那天正好是我们家长生日,我就当生日礼物送给他了,又省钱又有意义,嘿嘿。
从贡山回来我们去了片马。本来有点儿打退堂鼓,因为跑贡山跑得太辛苦了。
但片马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不去不甘心。
片马是怒江州泸水县下面的一个镇。这里不仅是抗英战场,也是抗日战场。
我们参观了片马抗英纪念馆。
在明代,片马属我茶山土司地,江心坡属我里麻土司地。因此国 民 政府将这一块命名为茶里。1911年英军强占了片马,之后又占了古浪和岗房。我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孝臣、千总杨体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
片马人民抗英纪念碑。由三把剑组成。
英军自1911年强占片马后,片马各族人民一直在进行抗争。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领土。但依然不肯撤兵。1942年冬,国民党谢晋生部,趁日军打跑了英军,带一支游击队潜入收复了此地。但密支那日军一来又再次失守。1944年我大反攻,此处为战场最北翼,由谢晋生部攻击据守在此丫口的日军猪濑大队,非常艰难。6月中旬日军弃守南下龙陵,我方占据了片马,又想乘机西进收复江心坡,与英军发生交火。在英国逼迫下,蒋
介 石下令撤出片马。当时我政 府在片马和江心坡设了茶里军政特派员公署。英国卷土重来后杀死了留守的工作人员。
片、古、岗的收回是1961年中缅谈判才实现的。但南部的一块土地被置换给缅方了。新中国采用务实外交,仅要回茶山之"茶"。而面积大得多的里麻之"里"永远不复!
我们应了解这段历史。没有实力守不住国土,乘乱偷占也会被驱逐。我边防部队一定要比日军、英缅军、国 民 党 远征军更强大!当时周恩来之所以坚持要片马,宁肯置换南边边境的平原土地,是因为守着高黎贡西麓这一面,可以向西俯瞰缅甸,任何势力想借缅甸生事,先要过我片马丫口这一关。边防军,要雄起!
(以上资料是著名作家也是军史专家余戈在我微信上的评论,我整理在此)
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西南部,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开辟了一条被称为“驼峰航线”的国际战略空运通道,投入飞机2000余架,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80余万吨军用物质,其间,共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行员牺牲。至今仍有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一带。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三十块纪念碑的六十面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这些年轻的美国 飞行员,把他们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中国人民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这是飞虎队的飞机。
其实飞机头是鳄鱼嘴,但当时的云南百姓不认识鳄鱼,便称其为飞虎。

年轻的美国
飞行员,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远离家乡来到中国。
1996年,在片马镇高黎贡山下,发现了为执行驼峰航线运输任务而不幸坠毁的
一飞机残骸。
这是复制的那架坠毁的飞机。由当时的中国航空公司提供。
三名飞行员一名是美国人,一名是中国香港人,一名是中国广东人。

片马口岸。对面的大门是缅甸口岸。我们到时,往来人很少。据说是早晚人多。
从口岸看对面国度的山坡,与这边如此相像。安宁祥和。
愿边境永远无战事。
贴了一晚上图片,加解说,相当累。
最后还是要留个问题。这张图片上的东东是干什么用的?
提示:怒江边特有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