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沿着怒江走

(2013-11-08 22:45:50)
标签:

旅行

摄影

杂谈

分类: 贴图作品

    又去了云南。在连日雾霾的深秋来到彩云之南,可真是享受。每天阳光朗朗,蓝天耀眼。离开电脑屏幕,离开都市嘈杂,走进大自然,真能忘却一切烦恼。虽然山路弯弯,把我晕的差点儿倒粮食,虽然连续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虽然干燥上火身体不适,心情依然很好。这次去了怒江和腾冲。以怒江为主。在怒江走了两条线,都是沿着怒江走的,当然,即使如此,我们也只是走了怒江的一小段。而且与怒江并流的那条在江湖上名声很大的独龙江,还是没有去。

    22年前(1991年4月)我曾到过怒江,参加《昆仑》杂志社笔会,同行的都是当时在军队已经很火的作家,比如叶楠,朱苏进,周涛,王中才,李晓桦等。我那时才发表几篇作品,毫无自信,诚惶诚恐。所以并没有留下太多快乐的记忆。只记得当地人喝酒厉害,拿竹筒灌。22年后再走进怒江军 分 区,发现招待所依然是当年那栋楼,只是装修了一下。从窗口望出去,对面依然是那两座山,山形依然朴实浑圆。

    当年我参加完笔会写了篇随笔,《我们一起看山》。其中写到:“山在远处。隔着薄薄的雾,还隔着一条江做怒江的其实却很温柔的河流,显出苍黛色。河被重重树影隔着,只能隐约见到几缕水影,不闻水声。当然,山也在近处。阳台的正前方,就有两座并肩站立的山,一如我的名字。山上几乎无树,草也很浅。看上去既不险峻挺拔,也不葱茏秀丽,仅仅只是,隆起的大土堆而已。”今天再看,它们依然如我的名字,既不险峻也不挺拔,就像我这个人。

    老同志感慨不能太多,多了更显老,呵呵,就此打住吧。

    先贴一些怒江沿途的照片给大家看,下次再贴腾冲和其他。

 沿着怒江走

穿过六库镇(怒江州所在地)的怒江,显得平和,安宁。


沿着怒江走

出城的怒江,立即奔腾起来。

这是去贡山县途中。

沿着怒江走

水流湍急,气势宏大,江边的三角梅为此倾倒。 

沿着怒江走

路过月亮山,很远,用相机拉过来,颜色有点儿失真了。

 

沿着怒江走

回来时从另一个角度拍到月亮山,有了云雾缠绕,更加美丽。

沿着怒江走
看到白云缭绕的农田总是感慨,在那样的地方干活儿,该有多累,该有多美。

沿着怒江走
这块飞来石可是真的飞来石,不是传说。白房子是所小学。

1983年的某一天夜里,住校老师听到外面轰的一声响,出来就看到院子里立着这么大一块石头。关键是,周围山上都没有那么大石头,都是树。很神奇。


沿着怒江走
途中小憩,见到两个女人一边做事一边聊天,很和谐。忍不住偷拍一张。

看服装应该是傈僳族。

 

沿着怒江走
从六库到贡山县248公里,我们却跑了七个多小时。

实在是路太难走了。

 

沿着怒江走

到了贡山县,我们抽了半天时间去大名鼎鼎的丙中洛。据说是人 神共居的地方。

 

沿着怒江走

一路看到的山村果然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沿着怒江走
在丙中洛,终于见到了怒江第一湾。

据说江水在一二月份是碧绿的,其他时候有些浑浊。

 

沿着怒江走

在山路边修座房子多么不易,感觉下面的水泥柱比房子造价还高。


沿着怒江走
丙中洛的山村


沿着怒江走
茶马古道。

 

沿着怒江走

石门关。两边巨石太高了,很不好拍。

沿着怒江走

来到秋那桶村。这个村庄已靠近西 藏察隅,很安静很安静。

沿着怒江走

这一带的百姓多信 奉天 主 教,我们一路上看到好几座天 主 教 堂。

教 堂内外有不少藏文,想来也受一些藏 传佛 教的影响吧。

沿着怒江走
村子里的一条狗,趴在墙头悠闲地看风景。

 

沿着怒江走

这只小鸭子一定渴坏了,喝个不停,根本不在乎我们冲它拍照。

 

沿着怒江走

村民们也有些旅游意识了,捡了怒江石卖。

沿着怒江走

这块是我自己捡的,一点儿不比他们的差吧?有个“上”字呢。

捡的那天正好是我们家长生日,我就当生日礼物送给他了,又省钱又有意义,嘿嘿。

 

沿着怒江走

从贡山回来我们去了片马。本来有点儿打退堂鼓,因为跑贡山跑得太辛苦了。

但片马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不去不甘心。


沿着怒江走
来到著名的片马风雪丫口。

片马是怒江州泸水县下面的一个镇。这里不仅是抗英战场,也是抗日战场。

 

沿着怒江走

我们参观了片马抗英纪念馆。

在明代,片马属我茶山土司地,江心坡属我里麻土司地。因此国 民 政府将这一块命名为茶里。1911年英军强占了片马,之后又占了古浪和岗房。我边防军民在土把总左孝臣、千总杨体荣率领下奋起反抗,打击入侵英军,土把总左孝臣在抗英斗争中牺牲。片马管事勒墨杜扒率领景颇、傈僳、独龙、怒、汉、白等各族人民会同泸水土司,与英军进行了多次搏斗,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中国领土,但英军拒不撤兵,仍然强占片马。


沿着怒江走

片马人民抗英纪念碑。由三把剑组成。


英军自1911年强占片马后,片马各族人民一直在进行抗争。英国于1926年被迫承认片马是中国领土。但依然不肯撤兵。1942年冬,国民党谢晋生部,趁日军打跑了英军,带一支游击队潜入收复了此地。但密支那日军一来又再次失守。1944年我大反攻,此处为战场最北翼,由谢晋生部攻击据守在此丫口的日军猪濑大队,非常艰难。6月中旬日军弃守南下龙陵,我方占据了片马,又想乘机西进收复江心坡,与英军发生交火。在英国逼迫下,蒋 介 石下令撤出片马。当时我政 府在片马和江心坡设了茶里军政特派员公署。英国卷土重来后杀死了留守的工作人员。

片、古、岗的收回是1961年中缅谈判才实现的。但南部的一块土地被置换给缅方了。新中国采用务实外交,仅要回茶山之"茶"。而面积大得多的里麻之"里"永远不复!

我们应了解这段历史。没有实力守不住国土,乘乱偷占也会被驱逐。我边防部队一定要比日军、英缅军、国 民 党 远征军更强大!当时周恩来之所以坚持要片马,宁肯置换南边边境的平原土地,是因为守着高黎贡西麓这一面,可以向西俯瞰缅甸,任何势力想借缅甸生事,先要过我片马丫口这一关。边防军,要雄起!

(以上资料是著名作家也是军史专家余戈在我微信上的评论,我整理在此)


沿着怒江走
片马也是滇西抗战之战场.我们又参观了著名的驼峰航线纪念馆。

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在中国西南部,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开辟了一条被称为“驼峰航线”的国际战略空运通道,投入飞机2000余架,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80余万吨军用物质,其间,共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行员牺牲。至今仍有许多坠机残骸散落在高黎贡山一带。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的三十块纪念碑的六十面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这些年轻的美国 飞行员,把他们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的天空。中国人民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沿着怒江走

这是飞虎队的飞机。

其实飞机头是鳄鱼嘴,但当时的云南百姓不认识鳄鱼,便称其为飞虎。

沿着怒江走
年轻的美国 飞行员,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远离家乡来到中国。


沿着怒江走

飞虎队创建者陈纳德将军

沿着怒江走

1996年,在片马镇高黎贡山下,发现了为执行驼峰航线运输任务而不幸坠毁的

一飞机残骸。

 

 沿着怒江走

这是复制的那架坠毁的飞机。由当时的中国航空公司提供。

三名飞行员一名是美国人,一名是中国香港人,一名是中国广东人。

 

沿着怒江走
片马口岸。对面的大门是缅甸口岸。我们到时,往来人很少。据说是早晚人多。

 沿着怒江走

从口岸看对面国度的山坡,与这边如此相像。安宁祥和。

愿边境永远无战事。

 

 沿着怒江走

贴了一晚上图片,加解说,相当累。

最后还是要留个问题。这张图片上的东东是干什么用的?

提示:怒江边特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街拍
后一篇:一路奇花异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