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顺看太行(下)

标签:
旅行视觉/图片杂谈 |
分类: 贴图作品 |
先给大家看一张图,有谁知道山腰上那个小洞是什么吗?
知道和不知道的,都听我一会儿分解哈。
我们每天在路上跑,目力所及全是绿色的山,植被出乎意料的好,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草是绿的,庄稼是绿的,漫山遍野的松树更是绿的。
但章县长告诉我,这绿色的山可不是天生的,来之非常不易。是靠平顺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滋养出来的。他让我仔细看路边的山崖。我从断裂处看到,那绿色的山,其实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下面全是石块,在这样的山坡上种树,所化的力气和心血是别处的数倍。
仔细看,每棵松树下都有石头垒的窝,以保持泥土和水分。
但更让我震惊的还不是种树,而是修路。
我从一晃而过的车上拍到的。
但这都不算险路。真正的险路还在后面。
这是车停下来拍的。我们就是从那天路爬上山的。
我们站在什么地方呢?看下图:
我们就是站在这里。
章县长给大家介绍说,这条路路曾被称为“三跳路”,即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现在虽然平整多了,还是很险。起初我还不以为然,暗想,本人西藏云南的险路都走过了,能有比那更险的吗?
哪知真的走上这路后,才知道它的厉害。我前所未有地感到了胆战心惊。路很窄,最多四米宽,且没有护栏,且一个急弯接一个急弯,且全部在崖壁上!我坐的位置比较靠前,眼见着开车的师傅左一盘子右一盘子,不停地打方向盘,感觉那盘子稍有不到位,车就可能冲下悬崖去!
而从下面往上看,我们走的路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刚才让大家猜的那个图,挂在山腰上的洞,就是我们走的路。
它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挂壁公路。它是平顺人民创造的奇迹。
为了修这条路,平顺人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直拼命到本世纪;为了修这条路,平顺人付出了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没有钱,他们变卖家畜,甚至还有老人卖掉了自己的寿木。修路的故事很长很长,在此无法复述,如果各位想详细了解,可以读一下《大道平顺》这本书。
仰视挂壁公路,让我感慨万端。从某个角度说,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一个生在贫瘠土地上的人,与一个生在富饶土地上的人,肯定有着与生俱来的巨大差异。可是,人的精神,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超越天命获得平等,获得尊严。平顺人的精神,早已站在了太行山上。
我们经过挂壁公路,来到了修路人的故乡之一,岳家寨。
在没有挂壁公路之前,这里的农民要走出大山,只能攀羊肠小道。不知有多少人在那样的路上丧命。他们称那个路为哈喽路,就是一边走一边大喘气的意思。
进村,山花开道。
村子里很安静。一共38户人家,97口人。全部姓岳。
全是石头盖的房子石头垒的台阶。原先叫石壕村。
别小看这个苹果,特别好吃,纯天然,不撒农药和化肥。
为了赞美小山村我就出个镜吧,我一手苹果一手煮玉米,两样都很好吃哦。
背后那个台子,是村里的娱乐中心,晚上我们在这里开了联欢会。
壁挂南瓜和壁挂葫芦瓜。
晚上住在农民客栈。第一次住这样插门的房子呢。
我跟徐坤同屋。两张大床,还有卫生间。
这是院子。干干净净的。我们住在里面那间。
早上收拾了东西去集合,徐坤童鞋小心翼翼地下台阶,雨后路滑。
葛水平和冯秋子住在另一家。在路的下面。
真正体验了一下山村生活。太安静了,跟月球似的,空气无比好,负氧离子超标。新鲜玉米新鲜土豆和土鸡蛋管够。人更是朴实无比。
要说缺点嘛,第一是手机信号不好,时有时无。第二是房间长久无人住,有些霉味;第三,烧开水用的是煮饭的锅,对我这种天天要泡茶的人来说,有些不习惯。山太高路太陡,不可能拉纯净水上去啊。
第二天早上离开岳家寨,再次回望,真像在仙境里。
最后来一张平顺县夜景。第一天吃过晚饭,县文联的申主席就说,走,我们去看……
对了,出一道题:平顺人叫夜景叫什么?
猜到依然有奖。这回估计没人能知道(如果有本地人看到了请保持沉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