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慨
(2012-08-25 21:05: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看碟 |
今天早上起来,感觉涌入窗口的风凉凉的,舒适度百分之百。显然秋老虎回家了。看窗外,天高云淡,虽然没有南飞雁,也很美。
一如既往地给老爸老妈打电话,一如既往地听到了他们的笑声。有时想,这就是幸福,拿起电话,父母总在电话的那端。真希望这样的幸福,永远在。
很多朋友看我的博客,觉得我一天到晚很开心,乐乐呵呵的,其实呢,我只是把开心的事写出来了而已。更多的不开心甚至郁闷心烦生气,都自己珍藏了。我曾经的签名是,“总是苦恼,努力微笑”。可见。
我知道不少女人心烦的时候,靠购物或者美食来消解,但我不行。我在这方面不太女人。我的方法是看喜欢的电视剧,跟打麻药似的,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了。比如最近这段时间,帮我解闷的就是日本推理剧。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东翻西翻,居然翻出一部十几年前的日本推理剧《古佃三郎》,一下子就看进去了。一集一个案子。很过瘾。
那个叫古佃三郎的警察,是个看上去很谦恭甚至吊儿郎当的家伙,但他总能从蛛丝马迹里找出犯罪踪迹,特别擅长心理分析,即使是很狡猾的罪犯,也经不住他的分析推理,最终露出马脚。
目前已看了16集,有几点感受,一个是,再缜密的犯罪计划,也会有疏漏,这个疏漏就是心态,甚至是一个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话;再有,日本的杀人犯罪里,女性竟然占了很大比例。就我看的16集里,女性杀人占了6集,三分之一啊。这在中国和欧美都是少见的,与日本女人平日里谦和贤惠的形象大相径庭。中国女性犯罪大多是被动的,比如遭遇家庭暴力,而日本女人却是主动的,好像很容易起杀心,然后冷静地谋划。是不是平时压抑太厉害了就爆发了?
当然他们也是有套路的,比如,全部案子都是故意杀人,预谋杀人;再有,全部罪犯都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古佃三郎面前,让他有机会观察他分析他。但还是蛮过瘾的。也许其他朋友也喜欢?给个链接吧:http://www.verycd.com/entries/510733/
上次我在博文里发了牢骚,说很多朋友抄了书单就走了,也不跟我互动一下。结果很有效(嘿嘿),不少朋友开始给我推荐书了,于是乎我又买了不少书。可是,一大堆新书放在那儿,却看得很慢。真的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最近重点在看三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是美国作家卡佛的《我在哪里打电话》,一本是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鳄鱼街》。一本是我上次说过的《俄亥俄.温斯堡》,也是美国作家。
卡佛的小说很多人推崇,可我怎么不喜欢呢?也不是说不好,但吸引不了我,也启发不了我。无论是结构还是叙述方式,都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是我买的他的第二本短篇集。第一本《大教堂》好歹看完了,这本打算搁置。《鳄鱼街》也是看到很多作家叫好的,我已经看了三篇,还打算看下去。就我看的前三篇,几乎不能叫小说,像是回忆自己生活的散文,但他的写法让我有兴趣,大段大段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很特别的氛围,许多细致的刻画极为传神。值得我学习。至于《俄亥俄.温斯堡》,前面说过了,准备继续看下去。
坦率的说,我每天最多看一篇,所以说是抽丝呢。
上周五狠狠生了一回气,因为家政公司。一年前经人介绍,跟三鼎家政签了合同,买了他们的卡。当时说的天花乱坠,态度好的让人感动,但钱一交到他们手上就完了。每次打电话约他们来做清洁都不守时,最好的情况迟到半小时,最多迟到一个半小时。反正没有不迟到的。因为我们住高层,其他卫生钟点工可以做,擦玻璃这样的事只能请他们。我上周五打电话约定本周,我想提前一周总该安排好了吧。到星期五上午我再次打电话确认,他们说没问题,已经派工了,1点到1点半之间来。我当时想,估计得两点。结果两点半都没来。我再打电话,她说要三点才能来。结果三点半都没来!我再打电话,说要四点半才能来。我只好取消。真真气死了。为了等他们来,我心神不定什么事都没做成。
但是后来我突然消气了,知道原因吗?说出来让大家乐乐吧:5点多时突然变天,天低云暗,大雨倾盆。我就想,哇,就算今天擦了玻璃也白擦了。气就消了。哈哈,有点儿阿Q精神吧?
其实更多生气的事,阿Q是派不是用场的。再说了,在当下,谁能无忧无虑无烦愁?
上周比较舒心的是,又完成了一个新短篇。很早就开始写了,总收不了尾,上周终于了结了它,感觉还不错,给了一个多次约稿的小美女。
上周比较欣慰的是,将早已整理好的旧衣物以及本子和笔,寄到了四川布拖县。我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这样的事,让自己不要忘了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
另外,最近这段时间,每个周末晚上看《中国好声音》,也是一件让我快乐的事,这些好声音,真是好声音,让人愉悦,有时甚至让人落泪。
今天下午出门,走在街上,看到前面一女子背着背囊在赶路,忽然就想起了去年在美国的日子。那时候我也是每天背着背包去学校上课。好怀念啊。
过去了的,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