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还要有耐心
(2012-03-04 21:56: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代表手记 |
到北京已经第三天了,在各位过周末的时候,我们已经开了两天会了。记得去年来北京写的第一篇博客,因为发了些牢骚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居然被删了。虽然交涉后恢复了,但还是觉得郁闷。今年就不想写了,一写难免发牢骚。可是看到朋友们的期待,完全不写又过意不去,那就写写具体的事情吧。咱把各种郁闷各种烦,各种委屈各种气,都按下不表。
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我提交了一个《关于搜寻远征军抗战烈士遗骸,迎接八万亡灵回国的建议》,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反响挺大。建议交上去后我一直期盼着有一个鼓舞人心的答复。不光是我盼着,一些从事这一公益事业的朋友也盼着,希望国家能马上出台相关举措,将此事落实。在我们大家看来,这是一件很正确的事啊,不仅仅关系到军队关系到老兵,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
但建议案上交后却一直没有回复。我去美国那三个月,还特意叮嘱办公室帮我查收,却一直没有,回国也没有。直到年底都没收到。我想是不是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所以不好回复?哪知到今年2月我终于收到了回复,拖了那么久,得到的回复却只有一百个字而已。也没具体措施。这让我非常失望。于是我在“代表建议办理意见表”上明确填写了“不满意”,然后寄回给了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今天上午我接到通知,要我下午参加一个建议案讨论会,说有民政部的同志来参加。我虽然对他们很失望,但还是去了。毕竟要履行代表职责嘛。再说还从来没有过政府部门在我们提交建议前就来征求意见的。
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个会和我填写的那个“不满意”有直接关系呢(另一位代表也填写了不满意)。这次我们小组的代表又提出了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陵园保护的建议》,其中第三条,就是关于境外烈士陵园的管理和寻找烈士遗骸问题。民政部两位处长到会,听取了我们的意见,然后给我们介绍了他们近一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解释了他们之所以回复晚的原因。我的气自然消了,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嘛。
听了他们的介绍和解释,我才知道做这项工作真没那么简单,其中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复杂情况和困难。其他不说,光是人手就不够,全国需要修缮保护的烈士陵园就有4千多个,纪念设施也有2万多。但做这项工作的人只有一两个。而且资金也不够,原先每年只有一百多万,现在有几千万了,但比起所需还差得很远。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也很具体。比如去年民政部已经成立了境外烈士陵园管理小组,却没有编制,人员由各部门组成,效率不高;(故我们将在建议里增加一条关于编制的);还有,他们已经开展了对境外烈士墓地的普查,很多境外墓地的凄凉也令他们感到心痛。现在已开始着手治理,但因为数量大面积广(涉及到18个国家20多万名烈士),只能分期分批一步步去做,目前先进行的是朝鲜战场部分;再有,寻找远征军烈士遗骸这部分难度尤其大,其原因还不好说,只能说是历史形成的,反正还需要耐心做工作。他们还说,中央领导对此事是很重视的,有具体批示。但也许积压太久了,真正实施完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看得出他们也很着急,也在努力。
我借此机会把民间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在寻找远征军烈士遗骸和帮助抗战老兵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希望他们能与之联系。人手不够就更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了。我希望我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这个会开下来我有两个感受,第一,想做成一件好事是很难的,并不是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可以了。提出一个好想法是容易的,把好想法变成现实,则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有希望还要有耐心;第二,努力做好事的人,应该互相体谅,都不容易。做好事再慢也总是做好事。比之那些成天只顾自己享乐的人,这些慢慢努力的人我还是尊重的。
明天大会将正式开幕了。虽然北京的天灰蒙蒙的,虽然总看到网民们对俺们冷嘲热讽攻击谩骂,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用一句高调的话说,站好最后一班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