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去冬今春看的书和电影

(2011-02-23 21:17:00)
标签:

读书

影视

分类: 读书看碟

上次年终总结时,我说买了几十本书,但没提书名更没谈感受,立即受到一位朋友的批评,问我为什么不写出来?她买书时本想借鉴的,结果很失望。我连连表示悔改。今天下午就抓紧时间写。但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东西,写起来还怪麻烦的,因为时间长了,有些忘了,还得去翻找。做个不让人失望的好人,很辛苦啊。盘点去冬今春看的书和电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还是逼迫我养成好习惯,读了书,过下脑,打个结。

先谈谈看过的书:

1.《IQ84》(第一,第二,第三)村上春树

刚开始看时非常喜欢,多次向人推荐。有悬念,有人物,有叙述韵味,但读完第一本读第二本时,好感开始减弱。至今还停留在第二本的中间的某一页。作者设计的悬念并未解开,但已经不再诱惑我。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写东西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写满,跟养孩子要七分饱一样,让读者感觉不过瘾是最好的。

所以,4星级推荐。

2,《1988,我想和这个时间谈谈》韩寒

买这个书完全是跟风,加上好奇。看了以后感觉还可以,至少好读,没有什么假装深邃的很各色的表达。但感觉还不够好,没有他的杂文那么精彩。

所以,3星级推荐

3,刘瑜的两本书:《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是70后女生,绝对的牛人,哈佛博士后,剑桥讲师,虽然我跟她六竿子打不着(还是打着了两杆子:中国人,女人),还是要自豪一把。

先说《民主的细节》,很喜欢这本书,倒不是因为她的身份,是书本身。也许是因为即将去美国,真是中获益匪浅。各位即使不去美国,也该读读,可以拓宽眼界,启发思维。而且作者的行文也很朴实,好读。5星级推荐。

《送你一颗子弹》是因为喜欢上本书而买的,读来依然不失望。一篇篇短文充满了智慧,思考,还有作者独特的经历,可爱的个性,机智诙谐的表达。

继续5星级推荐。

4,两本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钱德勒和《衣柜里的贼》布洛克

有人推荐说,《漫长的告别》既有侦探小说的可读性,又有描写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的文学性,便毫不犹豫地买了。其序言还是大名鼎鼎的阿城写的。可是,看到七分之一处,我还没有入佳境。是节奏太慢,还是我变浮躁了?不知继续读下去会不会改变。

第二本尚未看。所以两本都暂不推荐。

5,《读库(201101)》

一直就看到人们夸《读库》,想以前没看过的就不补了,买了一本今年第一本。该书很像期刊,一年出六本,但想通过邮局订阅是不行的,必须买。果然名不虚传,好看。里面的几篇文章都值得看,最好看的要数萨苏写的《毒斗天南》了,那比前面说的两本侦探小说精彩多了。

看来以后还要买来看。

五星级推荐。

6,三本翻译小说:

《十一种孤独》美,查理斯.耶茨

这是一网友推荐。买来看了,短篇小说集,看了数篇,谈不上喜欢。我觉得我们中国作家短篇小说写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啊,不知为何,更多的人迷信西方作家。当然,我不是说他写得不好,只是谈不上特别好。

《德语课》德国,西格弗里德.伦茨

这本书也是被广告诱惑的,说什么当年余华借此书回来看,因为太喜欢没有还。余华早期作品我是很喜欢的,便将它买回。但迄今为止,拿起来两次,都没有读下去。也许它不是我喜欢的风格?还是我变浅薄了?(每遇看不进去的书,都要自省一番)

《天黑前的夏天》英国,多丽丝.莱辛

这位英国女作家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广告上是这么介绍的,最好读的诺贝尔获奖作品。也就是说,大多诺贝尔获奖作品都不太好读了?我就是被这句话打动买来的。好读还是好读的,但还是没读出什么特别的感觉。

也许放一段时间,我会再拿起来看。如果有新感受了,再推荐。

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了,为什么很多人,尤其很多中国作家无比喜欢的西方作家,我却喜欢不起来?曾看到有人分析说,中国作家写的小说更关注现实矛盾,现实冲突,而西方作家关注的是人内心的冲突,所以西方作家比我们深刻。看到此言论我一方面感觉是那么回事,另一方面又觉得郁闷。后来看到作家何立伟说了一段话,一下子释然了。他说,“中国作家更关注外在冲突是有现实基础的,因为现实中国外在的社会冲突跟人性冲突实在强烈,内心的响动远不及外部世界的崩塌声大。再者,中国小说的传统,也是比较忽略内心挖掘的。这种差异一直在,很难说好还是不好。”

估计这个因素,也影响了我的阅读。你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每天都在发生惊心动魄的事,我哪能静下心来去关注一个外国女人或者外国男人心里那点儿事儿啊,除非作者写的无比精彩(终于为自己找到开脱的理由了,嘿嘿盘点去冬今春看的书和电影。)

不过作为一个写作者,肯定是应该意识到这种差异、并尽力弥补的。

最后推出的是一本纪实文学:《异域,1945》,孙春龙

此书的由来需要说说。

作者孙春龙不知大家还有印象没有?三年前我曾经在博客上转发过他的一封信,向他致敬: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0c9310100azzd.html

孙春龙是《东方瞭望周刊》的记者,是个很有正义感的记者。这几年,他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和帮助抗战老兵的工作。我在微薄上看到他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抗战老兵,很感动。于是与他联系,希望也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我的介入方式,就是搞一个人大建议案,建议政府出面,帮助那些曾经报效祖国、如今却没能有一个好归宿的抗战老兵。孙春龙很高兴,给我发来了相关材料,很翔实。我已就此写出了建议案。等开人大时提交。为了让我更多地了解那些老兵,孙春龙给我寄了这本书。这本书完全是他的亲历,我看了,又感动,又感慨。

70年前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保护滇缅公路的畅通,确保国际援华抗战物资的顺利供给,中国成立了远征军,数十万青年怀着驱逐日寇、保卫家园的满腔热血,先后两次入缅甸作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胜利了,却有约10万名中国远征军战士为国捐躯后,长眠于异域,没有得到应有的安葬和纪念。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建议大家都读一读此书。五星级推荐。

汇报一下看的电影吧:

《狗镇》(丹麦),试验电影,话剧风格,有点儿意思。但过于沉闷,也过于阴暗,谈不上喜欢。可以看。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典型的韩剧,失忆的爱情。据传有位我认识的诗人,看这部电影看得眼泪鼻涕一大把,我很好奇,就找来看。可一点儿没动感情。远不如《母亲》《和声》这两部。故不推荐。

《畅销书》(韩),女作家抄袭,惊悚故事。可消遣。

《志明与春娇》(香港),清淡的爱情片,还挺有意思。推荐。

《无人驾驶》(香港),几个原本不相干人的命运,被一系列事件勾连在一起,玩儿结构的,还可以。可看。

《影子写手》(美),一出版社找枪手给退下来的总统写传,由此牵扯到政治事件中,还行。里面有几个人物个性鲜明。可看。

《神迹疑云》(意大利),一群身体有残疾,有病的人,在修女们的帮助照顾下去朝圣,渴望发生奇迹,果然发生了,一个坐轮椅的年轻女孩儿站起来了。虽然太过戏剧化,但还是受到教育,庆幸自己健康,正常,感谢命运感谢老天爷。可看。

《特工绍特》(美)女主角绍特很漂亮,并且武艺高强,所向披靡,尽管很耍了女人威风,但戏过了,反倒让我喜欢不起来。估计男士会喜欢。

另外看了国产电影:《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夜店》《非诚勿扰2》,最喜欢第一部,最不喜欢最后一部。原因略(谈的人太多了)。

还看了国产电视剧若干,一多半没看完,可推荐的只有两部,《黎明之前》和《借枪》。其他都不行。就不点名批评了哈。

其实我对电视剧的要求一点儿不高,生活片不要矫情,谍战片不要故弄玄虚。好好讲故事就成。

汇报完毕。最后还是请各位看到好的书和电影,也推荐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