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山山
山山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7,150
  • 关注人气:2,3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不出那个五月

(2009-05-06 21:30:06)
标签:

地震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将这篇十年前的文章提上来,纪念这个特殊的难忘的日子。


走不出那个五月

完成这本书,已经是2009年的春天。

但我似乎仍未走出那个5月。也许永远也走不出了。

也许永远也走不出来的不仅是我。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如何遭遇到这个5月,经历了这个5月,承担以及继续承担这个5月?不是我这部书能够表述清楚的,我只是吃惊于这个5月,它让我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灾难带给我的恐惧、伤痛、绝望,同时目睹了如此巨大的生的勇气、希望和温暖,增强了对人的信心,思考了很多平日里忽略的问题。

太多的收获。

我感动。有几个群体让我特别感动:

志愿者。这是一支如此庞大的队伍,一支如此充满力量的队伍,

一支如此向善的队伍,一支如此勇敢坚强的队伍;他们来自工厂,农村,学校,商场,医院,他们来自海外,来自五大洲,他们让人欣慰,给人力量和信心!他们是一个一个的个体人,但不知为什么,他们给我的感觉是整个人类。

   教师。在灾难来临的刹那,有那么多的老师为了学生而奋不顾身,在灾后的救援中,那么多的老师为了营救学生而顾不上自己和家人,还有几位优秀校长,在灾难来临前排除万难为学生们提供了坚固的校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擦亮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这个职业从来没有这么集中地突破了职业赋予他们的教书育人的范畴,成为大难中孩子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再生恩人……

幸存者。他们坚强,勇敢,意志非凡。他们在大难来临时,坚持着要活下去,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他,这是对人性的信仰,善的信仰;当他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内心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悲痛、绝望、懊悔、内疚时,他们依然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坚强的生活。正是他们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的生命力量,激发了整个人类的大善和大爱。看看那些幸存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经历如此深重的灾难,却表现得如此坚强,镇静,友爱,让许许多多的成年人汗颜。

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这次受伤的人如此之多,受灾面积如此之大,令救死扶伤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战斗,也令防疫工作变得异常庞大艰巨,这些平日里在安静干净的环境里工作的医护人员,一个个都变成了战士。尤其是做防疫工作的,必须仔细的、认真的、一点一滴的去消毒去检查,不放过任何疑点。可以说,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灾后的平静。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的军队。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又一次在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承担住了泰山般的责任。他们在危如累卵的建筑物下搜救幸存者,在巨石不时滚落的山道上打通“孤岛”之路,在滚滚泥石流中筑起人墙护送群众转移,在简陋的野外帐篷里救死扶伤;后来的日子,他们拆除危房、消毒防疫,心理救援,建学校,种庄稼,修路,搭桥,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事,他们无所不做,无所不能。直到岁末,他们还在一趟趟的大规模的帮灾区群众运砖修房,他们的确是人民的子弟兵。

在灾区长达20余天的采访里,每每我心里发怵胆怯时,每每遇到危险感觉过不去时,都是那些在废墟上奋战的人忙碌的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使我不至于承受不住,一直坚持下来。我想我没有理由胆怯,因为我和那么多勇敢者在一起。

他们让我深深感动,他们让我充满感激。

感动之外,最让我难过悲痛的是,莫过于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那些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在一瞬间命归黄泉,葬身于废墟之中,不仅令千千万万个父亲母亲心碎,也令我们所有的成年人心如刀绞。我们对不起孩子。幼儿园,小学,中学……几乎每一个重灾区的重灾点,都是学校。学校无疑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场所,这样的场所,理应修建得最为坚固结实。可是……

须知并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更多的时候,坏事正孳生出更多的坏事,这取决于我们对于坏事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的忏悔和反省,取决于我们产生于良知的行动。

我祈求,今后的每一间教室,都坚如磐石。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灾后的避难所。我很想说,当我们的教室还是危房的时候,政府有什么资格盖高楼大厦?有什么资格修豪华住所?甚至,我们有什么脸面繁衍后代?

感动之余,悲痛之余,也有很多让我生气甚至愤怒的事。我生气一些官员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不承担。我生气一些人在这样的灾难面前还忘不了作秀,忘不了出风头;更生气一些人为了争功而造假,更生气一些人的贪婪竟动到了救灾物资上。难道大自然的警醒还不够吗?人类因贪婪而导致的种种灾难还没能给这些人足够的教训吗?

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对脚下的大地实在是知之甚少,我们对所处的世界实在还有太多的谜。可我们与自然的不和谐音却越来越多。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生物,作为对自然索取最多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比其他物种更多一份虔诚,多一份敬畏,多一份谦恭,而不是自以为是,盲目自大。我们承认人是万物之首,但人的出色不应该体现在主宰其他物种上,而应该体现在保护其他物种上。

我欣慰。通过这次救灾,亲眼目睹了我们国家越来越强的综合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救灾上都是以市场为主,80%由保险公司承担,而我们国家还是以行政为主,80%由政府承担。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救助(即以行政主导,然后市场参与、社会补充加个人努力),就需要我们具有强大的国力。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大量救灾物资的发放,大到电视、桌椅、被褥,小到牙刷牙膏。一位在北川都坝乡呆了一个多月的军官告诉我,那些日子,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帮助镇政府发放物资,不及时发放的话就没地方堆放。此次救灾,中央财政投入543、13亿,并建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基金700亿。还有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18个省市对口支持18个重灾区重建。

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徐显明教授说的那样:这次地震,对我们党和国家有五个方面的检验:第一个是对党执政理念的检验,以人为本;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检验,合力办大事;第三,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军队的战斗力;第四,对我们民族道德的检验,此次中华民族展现给世人的最优秀的品质,空前的团结,升华,心灵重塑。第五,对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检验。

我愿意相信,这次大地震,虽然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灾民,但不会有难民,虽然有无数的房屋倒塌,但不会有流离失所的人,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失去了父母,但不会有孤儿。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有深深的担忧。

对自然灾害的担忧。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近一年,表面上看来,我们的日子似乎已经平静如昨。但这种平静来得太快,快到我甚至怀疑许多人的记忆中是否还有那个5月的位置?在我看来,地震带来的灾难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灾区人民的伤口还远远没有愈合。而且,新的灾害仍在发生,如给北川人民雪上加霜的“9、24”大暴雨造成的泥石流灾害,其恐怖和磨难几乎不亚于地震;还有青川依然频繁发生的余震,也让我们无法轻松。

对人性本身的担忧。曾经热情万丈的大爱能否延续?曾经的勇敢忠诚能否依然?曾经的铁肩担道义、曾经的亲如一家,曾经的慷慨奉献,能否永远在?

我看到钱理群教授在《当今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一文中写到:“我的忧虑正在于,回到原来固有的生活里,我们会不会固态复萌,又恢复了那个自私的,颓废的自我,那种冷漠的,互不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一种僵硬的,官僚化的,非人性,反人道的权力运作?——我相信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我们体制的弊端依然存在,我们国民性的弱点依然存在。”

钱理群先生恐惧的,也正是我所担忧的。此次灾难,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力量,看到了“全民大爱”,也看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可是,这一切会不会转瞬即逝? 我们该怎样把灾难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在改变不了他人和社会的时候,我们是否努力做好了自己?是不是清醒地知道我们自己也无时不刻地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灾难中,很可能下一分钟就成了灾民中的一员?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关注,需要我们思索,更需要我们承担。

我祈望人类在上苍面前心怀谦卑。

我祈求上苍给我们安宁。

给灾区,给四川,给中国,给世界——

安宁。

 

                                    初稿完成于2008年12月25日

                                    修改于2009年2月28日

                     于成都北较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访灾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